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5)
2023(4152)
2022(3622)
2021(3477)
2020(3109)
2019(7229)
2018(7491)
2017(13104)
2016(6874)
2015(7718)
2014(7550)
2013(7703)
2012(7515)
2011(7153)
2010(7404)
2009(7088)
2008(7179)
2007(6695)
2006(6620)
2005(6353)
作者
(19585)
(16087)
(16072)
(15756)
(10599)
(7805)
(7635)
(6423)
(6136)
(6104)
(5664)
(5558)
(5398)
(5292)
(5178)
(5016)
(4950)
(4918)
(4767)
(4696)
(4582)
(3978)
(3878)
(3876)
(3822)
(3733)
(3656)
(3643)
(3433)
(3235)
学科
(27992)
经济(27851)
管理(17280)
(13682)
(12704)
企业(12704)
(11056)
图书(10499)
中国(10421)
书馆(9968)
图书馆(9968)
方法(8899)
理论(8272)
工作(7733)
(7487)
(7325)
业经(6956)
(6559)
(6437)
教育(6425)
地方(6229)
数学(5088)
关系(4985)
数学方法(4925)
(4626)
银行(4617)
(4528)
社会(4372)
农业(4287)
(4214)
机构
大学(103472)
学院(93967)
(36045)
经济(35026)
研究(34606)
管理(34285)
中国(27189)
理学(27181)
理学院(26790)
管理学(26216)
管理学院(25961)
(22932)
图书(21955)
书馆(21349)
图书馆(21347)
(20071)
科学(19611)
(18329)
(17260)
(17245)
师范(17152)
中心(16482)
北京(15145)
(15075)
研究所(15014)
财经(14511)
师范大学(13751)
(13200)
(12932)
(12031)
基金
项目(53346)
研究(43824)
科学(41147)
基金(37608)
(31381)
国家(31046)
社会(28843)
科学基金(26199)
社会科(25927)
社会科学(25915)
成果(21261)
编号(20648)
教育(20471)
(19385)
基金项目(18648)
(16367)
资助(15088)
自然(14113)
(14101)
项目编号(14023)
自然科(13809)
自然科学(13805)
自然科学基金(13569)
课题(12988)
(11853)
研究成果(11742)
重点(11570)
国家社会(11482)
(11474)
大学(11018)
期刊
(47738)
经济(47738)
研究(34986)
图书(30372)
中国(26744)
书馆(24576)
图书馆(24576)
教育(18477)
学报(17227)
(16588)
管理(13276)
大学(12951)
(12346)
科学(11983)
(10807)
金融(10807)
学学(9261)
(8958)
论坛(8958)
情报(8523)
财经(8124)
技术(7598)
经济研究(7444)
农业(7341)
(7098)
业经(6184)
问题(5979)
(5522)
理论(5285)
图书馆学(5148)
共检索到182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高贤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开放办馆的意义,认为开放办馆有利于推进个人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道德水准;有利于促进图书馆员自身社会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伟  
文章论述了人的社会化程度对社会的影响 ,图书馆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具有的作用 ,以及发挥好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宏军   江若尘  
综观学术界对广告学的研究动态,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从广告学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及研究广告活动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则是从广告与市场的关系中去研究广告的外在因素。迄今为止,二者都没有把广告放在整个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加以考察、分析和研究,以便从全新的角度(人、社会、广告)去进行系统的研究。换而言之,也就是通过变动着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系统地研究广告与社会和谐运作的机制及其条件。因此,笔者在这篇不成熟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凌一鸣  
知识社会学以研究知识与社会及其相关要素的互动关系为旨归,这一目标与图书馆的历史发展进程关系密切。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重新考察现有的图书馆史研究范式,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近代图书馆的出现与发展路线不但直观反映社会知识体系的解构与重构,更依靠自身职能的发挥与改进参与其中。作为从业人员,图书馆员也随着社会知识体系对图书馆的需求展现出了二元化的行业变革倾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琬如  田中豪  黎俊杰  张朵朵  
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向读者的人性化服务环境建设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作为读者感受最直接的阅览座位,它的设计和排布方法也应贴近各类型读者的需求。文章通过社会学研究中的参与式观察法、设计学研究中的参与式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长沙图书馆为例,对读者的座位需求进行研究。公共图书馆应进行读者分类,找到每一类读者的座位需求,匹配相应的座位排布方法和座位设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歌  
图书馆社会学是图书馆学与社会学在研究交叉与延伸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分支学科。国内学者对图书馆社会学的研究可划分为3个阶段:(1)1920至1950年,学界对图书馆社会性认识和对芝加哥学派的引介奠定了研究基础;(2)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图书馆社会学研究兴起,以介绍西方思想以及架构基础理论为主;(3)新世纪以来,学者通过移植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图书馆加以研究。国内图书馆社会学发展至今,形成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交叉领域,但特定概念、逻辑体系的匮乏使其尚不足以成为一门完善的交叉学科,需要在发展原生学科、培养跨学科人才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晓农  
文章在概述知识社会学基础上,分析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知识、社会与图书馆的互动和信息交流机制,探讨知识社会学对图书馆学若干理论问题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白素屏  
从社会学视野来看,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发生的冲突有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两种形式。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疏导不满情绪的渠道不足或疏导效果不佳、图书馆员(读者)的相对剥夺感与不公正感上升。图书馆员与读者冲突具有正功能,即冲突能使图书馆员和读者反思和重新组织其行为,能激发和促进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能创新图书馆服务机制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吉明  阳巧英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是现象级的图书馆叙事案例,文章以故事社会学为理论框架,结合文本分析法,探究这一案例的生产、传播及其意义再生产,为后疫情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的爆发、农民工的身份建构、东莞图书馆的职能定位是故事生产的关键所在;图书馆界、社会公众在故事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通过专业研讨、转发、评论与回复等形式进行故事意义再生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凌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学生身份"问题。首先对"身份"概念作了社会学上的阐释,指出它凸现主体行动者在社会学中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化概念的延伸和深化。随后探讨了"学生身份"所包含的学生作为主体的历时性特征及其在学校当下环境中的共时性过程中所具有的发展性,并对其简要进行了层次分析和相关研究介绍。最后指出对"学生身份"进行社会学思考的意义所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葛延风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根源 腐败现象,按照最一般的理解,是指社会中掌握一定经济与社会生活权力的公职人员,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而抛弃甚至践踏国家利益以及各种公众利益,违反各种法定或公认社会规范的行为。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任何社会都未能彻底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但在不同社会及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规模,则往往有较大差异。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中,也存在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但作为一种引起社会各界充分关注的社会问题,众多腐败行为的出现以及普遍社会不满情绪的出现,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珲  
图书馆知识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要求知识论和社会学在图书馆学中的结合,并形成两种基于不同中心的结合模式。谢拉的"社会知识论"以社会学为中心,知识论在其中尽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却局限于传统立场。他的理论因此在实质上接近于"知识社会学"。引入个体知识论或社会学的规范性不能使之转变为社会知识论,应采取以知识论为中心,在其规范性中包含社会学因素的结合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蕾蕾  王凤娟  
"裸婚"作为一种新兴的婚姻形式,它的出现既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有关,也受到个人选择的影响,是伴随着社会转型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考量着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本文试从"裸婚"现象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影响入手,以社会学的视角解读"裸婚"的全貌,并做出相关思考,以期让人们对于"裸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