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9)
- 2023(14049)
- 2022(12229)
- 2021(11652)
- 2020(9696)
- 2019(22479)
- 2018(22653)
- 2017(42705)
- 2016(23237)
- 2015(26180)
- 2014(26044)
- 2013(25268)
- 2012(22982)
- 2011(20600)
- 2010(20470)
- 2009(19055)
- 2008(18493)
- 2007(15987)
- 2006(14026)
- 2005(12447)
- 学科
- 济(82972)
- 经济(82860)
- 管理(65651)
- 业(58898)
- 企(50153)
- 企业(50153)
- 方法(37442)
- 数学(31780)
- 数学方法(31404)
- 制(24964)
- 银(24544)
- 银行(24397)
- 中国(23326)
- 行(22969)
- 财(22550)
- 农(21579)
- 学(20124)
- 业经(19108)
- 融(18100)
- 金融(18091)
- 地方(16715)
- 理论(16289)
- 贸(15127)
- 贸易(15113)
- 体(14689)
- 易(14547)
- 务(14507)
- 财务(14431)
- 财务管理(14398)
- 和(14184)
- 机构
- 大学(314139)
- 学院(312901)
- 管理(122889)
- 济(117191)
- 经济(114292)
- 理学(105062)
- 研究(104617)
- 理学院(103892)
- 管理学(102004)
- 管理学院(101453)
- 中国(85255)
- 京(67796)
- 科学(65890)
- 财(57263)
- 所(52541)
- 农(52435)
- 中心(48977)
- 研究所(47868)
- 业大(47203)
- 江(46964)
- 财经(45339)
- 北京(42730)
- 范(41577)
- 农业(41378)
- 经(41197)
- 师范(41132)
- 州(38709)
- 院(38603)
- 技术(34841)
- 经济学(34267)
- 基金
- 项目(215348)
- 科学(167635)
- 研究(158406)
- 基金(154090)
- 家(134478)
- 国家(133328)
- 科学基金(113792)
- 社会(96623)
- 社会科(91276)
- 社会科学(91255)
- 省(84543)
- 基金项目(81856)
- 自然(74799)
- 教育(73239)
- 自然科(73020)
- 自然科学(73000)
- 自然科学基金(71663)
- 划(71550)
- 编号(66394)
- 资助(63608)
- 成果(54260)
- 重点(47907)
- 部(46671)
- 课题(45790)
- 发(45014)
- 创(44717)
- 创新(41602)
- 项目编号(41529)
- 科研(41253)
- 大学(40234)
共检索到471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大贤
近年来,商业银行外汇业务不断发展、业务品种不断创新,对外汇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的外汇业务管理还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针对当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开放条件下银行外汇业务监管的目标应以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并重,着力构建包括业务管理、统计监测、评估预警和风险防控四个方面的银行外汇业务监管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志远
确立对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有效监管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前提,也是当前遏制涉外金融犯罪的紧迫要求。对银行外汇业务的监管以往不是没有,现在也不是没有加强和改进,但问题的关键是要摆脱传统外管体制的束缚,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真正有效的银行业务监管体系。本文首先分析我国银行外汇业务的变化、产生的问题和现行体制的缺陷,提出改革的建议,然后阐述现代银行监管的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闫长满
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范围涉及到众多实体经济客户以及个人储蓄客户,对整体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敏感度高,历来都作为监管机构的重要领域。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各方都积极分析原因和提出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巴塞尔协议III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审计师如何评估重点风险领域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俊 刘爽
国外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压力测试的研究已较为系统,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压力测试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作用。为加强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增强金融稳健性,美国和欧盟相继开展了银行体系的压力测试工作,在压力测试范围、压力情景设置、测试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比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压力测试情况,我国应从加强应用研究、完善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数据库、提高压力测试效率和透明度、强化测试结果应用等方面改进压力测试工作。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稳健 压力测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本轮金融危机促使金融监管逐渐从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监管过渡。在金融危机中表外业务监管存在微观审慎监管偏差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缺位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改进监管目标、分析、工具以及政策安排等方面来完善表外业务的监管。同时,微观审慎监管者应将表外业务的微观信息传递给宏观审慎监管者,而宏观审慎监管者通过对表外业务系统性风险的评估来进行风险预警,并将风险信息传递给微观审慎监管者。对此,要结合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来构建表外业务的监管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丹滕 刘丙来 张浩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真 彭建刚 黎灵芝
本文借鉴"公地悲剧模型"论证了银行业实施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协调监管的必要性,并运用面板VAR模型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宏观审慎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给定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银行业集中度"和"广义信贷/GDP偏离度"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从负向反应逐步转为正向反应;给定微观审慎监管工具"流动性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呈现正向反应。这表明单一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效应并不完全协调,因此,应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种类和操作方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倩倩 范宏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银行系统实行审慎监管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及相关监管机构的共识。但目前银行系统的监管研究多为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缺乏,尤其是对中国银行网络系统进行动态建模并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定量研究未见。本文首先利用中国2008至2015年16家上市银行的实际数据构建动态的中国银行网络系统模型,然后使用Component VaR、Incremental VaR、Shapley value EL以及ΔCoVaR四种风险分配机制研究中国银行网络系统的宏观审慎监管方法。研究表明:对中国银行网络系统进行宏观审慎监管能够有效提升其稳定性,并且四种机制相比之下,ΔCoVaR的监管效果最为显著,而Incremental VaR则相对较差。此外,通过宏观审慎资本与银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Incremental VaR、Shapley value EL以及Component VaR机制下的宏观审慎资本与银行的总资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时宏观审慎资本可以根据银行的总资产来设置;而ΔCoVaR机制下则不相关,因此宏观审慎资本可以依据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大小来设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继志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等主要国家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步伐。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监管地位明显加强。实际上,中央银行在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实施货币政策、开展宏观审慎监管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运行中都扮演着金融稳定的重要角色。因此,强化中央银行监管权限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责,在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应进一步明确其监管地位,赋予其应有的监管权限。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宏观审慎 金融稳定 监管权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泓
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主要国家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并严重影响了其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我国银行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小,基本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回顾危机中西方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暴露的问题,结合我国的银行业实际,我们认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经验之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小杨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旋律。本文在介绍宏观审慎监管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监管对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影响:资本质量要求提高,发展表外业务受限;动态拨备制度建立,挑战传统盈利模式;流动性要求提高,调整结构势在必行。据此提出应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构建资本节约型发展模式;实现综合化经营,推动业务转型;实施跨国经营,加快国际化进程。中国银行业还要特别关注监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引进的工具方法与转变风险管理理念相统一,监管与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璟怡 翟玮
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推出,国际金融监管界逐渐确立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理念,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情况,研究了我国完善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和关注点,而后在借鉴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 金融监管 政策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李海平
本文以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为研究视角,梳理回顾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历史,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在机理,研究了在构建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角色,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银行业监管 中央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占硕
当前我国外汇业务的管理,实际上奉行的是银监局对外汇银行进行机构性管理,外管局对外汇银行进行外汇业务合规性管理,监管当局依托外汇银行对居民外汇业务进行监管的“双线三元”监管体系。这里,“双线”指的是外汇银行对居民进行“一线监管”和监管当局(银监局和外管局)对外汇银行进行“二线监管”;“三元”指的是出现银监局、外管局和外汇银行三个监管主体。而这“双线三元”监管体系必然带来两个问题。问题一,银监局和外管局对外汇银行的双重监管过程中,可能出现因权力的划分不清而导致监管的真空,因权力的交叠而导致监管效率的丧失和监管成本的上升;问题二,外汇指定银行对居民外汇业务的监管,可能带来外汇银行作为企业与作为监管者...
关键词:
双线 三元 监管 外汇业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程羚 刘爽
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可以用投入产出比进行衡量,而且投入与产出之间往往是非线性的关系。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非银行金融业的规模迅速扩张,再加上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增长速度在下降;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业的扩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在累积。为了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普遍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其核心内容是审慎监管的原则和相关指标。审慎监管措施的实施短期内对商业银行的效率必然会产生影响。所以审慎性宏观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研究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
关键词:
审慎性 商业银行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