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2)
2023(6980)
2022(5698)
2021(4981)
2020(3746)
2019(8907)
2018(8659)
2017(16054)
2016(8482)
2015(9570)
2014(9617)
2013(9717)
2012(9313)
2011(8897)
2010(8922)
2009(8226)
2008(8294)
2007(7512)
2006(6911)
2005(6794)
作者
(25903)
(21712)
(21705)
(20384)
(13945)
(10340)
(9727)
(8482)
(8407)
(7807)
(7622)
(7315)
(7167)
(7047)
(6832)
(6693)
(6409)
(6368)
(6348)
(5982)
(5680)
(5299)
(5268)
(5080)
(4998)
(4954)
(4884)
(4588)
(4447)
(4296)
学科
(47166)
经济(47134)
(20380)
管理(18920)
中国(16892)
地方(15846)
(14094)
企业(14094)
方法(13102)
(12863)
数学(11285)
数学方法(11223)
业经(11020)
(10388)
金融(10387)
(9818)
银行(9812)
(9663)
地方经济(9052)
(8855)
贸易(8841)
农业(8552)
(8484)
(8431)
(8320)
(8186)
环境(6980)
(6830)
发展(6585)
(6564)
机构
学院(129315)
大学(128510)
(59480)
经济(58288)
研究(52101)
管理(46119)
中国(41639)
理学(37990)
理学院(37492)
管理学(36916)
管理学院(36667)
科学(29215)
(28653)
(27621)
(26636)
研究所(23702)
中心(23311)
财经(21185)
(20981)
(20295)
(19139)
北京(18985)
(18953)
经济学(18922)
(18815)
师范(18810)
(16977)
经济学院(16897)
业大(15798)
财经大学(15532)
基金
项目(78499)
科学(62870)
研究(60111)
基金(56576)
(48997)
国家(48567)
科学基金(41294)
社会(38882)
社会科(36908)
社会科学(36900)
(30246)
基金项目(29426)
教育(26367)
(25707)
自然(24732)
编号(24582)
自然科(24155)
自然科学(24152)
自然科学基金(23703)
资助(22762)
(22581)
成果(20630)
发展(19350)
(19061)
重点(18385)
课题(17740)
(17233)
国家社会(16171)
(16105)
(15147)
期刊
(75699)
经济(75699)
研究(47213)
中国(31201)
(19728)
(19164)
金融(19164)
(18964)
管理(18658)
科学(17585)
学报(16580)
教育(15909)
农业(13493)
业经(13284)
大学(13054)
经济研究(12762)
学学(12070)
财经(11031)
技术(10649)
问题(9876)
(9544)
(8343)
国际(8031)
商业(7513)
世界(7411)
(7066)
理论(6628)
技术经济(6452)
现代(6405)
经济问题(6324)
共检索到218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琳  
近代中国市场在鸦片战争后出现了被迫的开放和扩大,市场的急剧变化呈现出与传统经济下的不同。市场的扩大不仅仅是传统经济的内在诉求,更是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必然。在近代市场开放和扩展中,阻碍商品流通及市场融合的因素日益明显,市场分割成为近代国内市场的显著特征。近代中国市场在被迫开放与扩展中逐步形成,并逐渐实现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及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希伟  金祥荣  罗德明  
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和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反向关系引入Melitz(2003)的模型,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模型。文章证明了国内市场分割导致不同生产技术的企业都首选进入国外市场。这似乎解释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强劲增长其实是严重的国内市场分割导致企业无法依托巨大的国内需求、发挥规模经济而被迫出口的扭曲现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志成  张二震  吕凯波  
本文利用1996年-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财政分权和市场分割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省对下财政收入分权具有加强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内在激励,财政收入分权度越高的地区也是市场分割越严重的地区;与财政收入分权激励不同,省对下财政支出分权可能通过改善交通设施等渠道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贸易开放与国内市场分割呈现出非线性关系,并与财政分权交互作用于国内市场分割,即在贸易开放度小于75.5%时,财政收入分权对市场分割度有正面影响;而当贸易开放度超过75.5%后,财政收入分权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开始为负。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一次外部冲击,2004年出台的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调整了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宏楠  刘伟丽  章建方  杨景院  
准确掌握国内市场分割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进趋势,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国内大循环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冰川成本”模型,以相对价格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份1996—2019年商品市场分割指数、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资本品市场分割指数及总体市场分割指数,并从时间、空间角度全面描绘中国整体及区域市场分割格局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分割水平呈现先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变化动态,整体向不断整合的趋势发展;同地区的不同类型市场分割指数以及同一市场分割指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表现均有所不同;国内市场分割指数在部分年份呈现极化现象,且存在右拖尾现象;空间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国内市场分割指数未来的空间分布,地区间的协同促进作用有助于中国市场趋于整合,有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加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庆义  
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传统的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通过降低地方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时,应注意大幅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作用。另外,缩小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并不总是能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卿陶  黄先海  
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因素纳入企业创新的分析框架,研究开放条件下国内市场分割如何影响企业受到的"双重市场激励效应"。理论分析发现:企业出口会同时存在"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替代效应",当市场分割较小时,出口的"市场扩张效应"更大,企业受到的"双重市场激励效应"更强;而当市场分割较高时,出口的"市场替代效应"明显,企业受到的"双重市场激励效应"较弱。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开放条件下,企业创新受到"双重市场激励"的影响,内销规模和出口规模都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2)市场分割对"双重市场激励效应"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会降低内销规模和出口规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3)市场分割会加剧企业出口倾向,但会降低内销规模,产生"市场替代"现象,从而降低"双重市场激励效应";(4)"双重市场激励"能显著提升企业发明创新占比,而市场分割同样会削弱"双重市场激励"对企业发明创新占比的提升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整合国内市场、发挥大国市场优势能进一步释放国内国际"双重市场"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洁  
本文采用两部模型和选择模型研究了市场分割对上市公司的出口倾向与出口比重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分割对于企业出口倾向以及企业出口比重的影响为负,说明市场分割阻碍了企业出口。人力资本在两种模型的估计中对企业是否出口均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于企业的出口比重没有显著影响。资本密集度对企业是否选择出口具有负向影响,而对企业出口比重的影响为正。并且,市场分割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出口影响存在差异,企业规模越大,市场分割的阻碍作用越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文洁  
本文利用1993—2011年间28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市场分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并非一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是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先扬后抑。本文的研究样本大部分在该二次曲线的拐点以左,说明中国大部分省份仍然处在受益于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的阶段,这也说明为什么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能在中国一直存在。此外,本文详细探讨了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加入WTO之前,市场分割通过促进固定资本投入和减缓政府消费比重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加入WTO之后,市场分割通过减缓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固定资产投入阻碍了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欣  宋冬林  赵新宇  
从理论上来说,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国内市场分割,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利用1993—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分割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以邻为壑"现象在中国仍长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破市场分割的物质基础,可为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阶段性差异;不同区域或不同区位下市场分割的策略性行为并非一致。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欣  宋冬林  赵新宇  
从理论上来说,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国内市场分割,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利用1993—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分割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以邻为壑"现象在中国仍长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破市场分割的物质基础,可为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阶段性差异;不同区域或不同区位下市场分割的策略性行为并非一致。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差异;同时,加强投资主体的跨区域协作,削弱地理界限对市场的不利影响;此外,政府应积极打造现代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避免人为过多干预市场秩序,进而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期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薛启航  王慧敏  魏建  
基于我国2011—2020年29个省(区、市)数据以及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探讨金融科技发展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明显削弱国内市场分割。具体而言,消费者层面的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有效削弱消费品市场分割,企业层面的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有效削弱资本品市场分割。机制分析表明,消费者层面的金融科技能够有效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并提高企业销售能力,从而削弱消费品市场分割;企业层面的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以及地区的投资效率,从而削弱资本品市场分割。“十四五”时期,应确保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助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刚  
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相对价格法"测度国内市场分割程度的时序变化,实证检验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等经济开放因素及其他因素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总体呈现逐渐整合的趋势,区域经济的市场整合进展并不优于全国整体水平;贸易开放对市场分割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整合,外资开放对市场分割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贸易开放与外资开放对国内市场分割呈现相反方向的作用效果;交通基础条件、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流通企业规模和地方经济国有化程度也对市场分割具有不同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戴俊怡  李宏兵  
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方程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模型,通过省际间的投入产出、地理距离和贸易数据,构造出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市场潜能指标,以此衡量每个国内城市所面对的自身、省内其他城市、国内其他省份的城市和国外贸易伙伴的潜在市场需求。而后,基于Samuelson的"冰川成本"模型,采用相对价格法构造出国内市场分割指标,并对1994—2011年我国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进行了测算,得到与以往研究认为我国商品市场正在趋于一体化的基本一致的结论。最后,在实证分析市场潜能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时,结论显示市场潜能越大的地区,地方政府保护本地经济的成本就会越高,从而有利于降低市场分割的程度。此外,经济国有化程度越低、地方政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霞  俞萍萍  
本文在构建国内市场分割影响供应链效率的理论模型基础上,以企业库存为视角,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分割对企业库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抑制了供应链效率;国内市场分割对企业库存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特征,即市场分割对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库存促进作用较大;市场分割提高企业库存、抑制供应链效率的主要影响渠道是延长企业采购的提前期和增加企业提前期的不确定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艳  唐宜红  李兵  
本文在理论上结合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国情,修改了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的一个主要假设,将国内市场细分为本市市场、本省市场、外省市场和海外市场,并分析了在不同市场进入成本组合中,不同效率企业进入不同市场的次序。在实证部分,主要采用了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销售到国内外省市场的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加工企业、资本劳动比等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因素之后,中国市场分割仍然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为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