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7)
- 2023(5264)
- 2022(3788)
- 2021(3323)
- 2020(2726)
- 2019(5949)
- 2018(6236)
- 2017(11509)
- 2016(6097)
- 2015(7139)
- 2014(7582)
- 2013(7118)
- 2012(6304)
- 2011(5670)
- 2010(5779)
- 2009(5156)
- 2008(4977)
- 2007(4376)
- 2006(4001)
- 2005(3855)
- 学科
- 济(28972)
- 经济(28931)
- 业(17040)
- 管理(16305)
- 企(11516)
- 企业(11516)
- 农(10670)
- 中国(10664)
- 方法(9773)
- 数学(8576)
- 数学方法(8529)
- 业经(7394)
- 农业(7375)
- 地方(6707)
- 财(6400)
- 制(5653)
- 发(5501)
- 银(4865)
- 银行(4857)
- 发展(4761)
- 展(4752)
- 行(4692)
- 产业(4675)
- 收入(4607)
- 结构(4586)
- 融(4586)
- 金融(4585)
- 贸(4582)
- 贸易(4580)
- 人民(4556)
- 机构
- 大学(91376)
- 学院(91235)
- 济(40274)
- 经济(39502)
- 管理(33583)
- 研究(32439)
- 理学(28560)
- 理学院(28255)
- 管理学(27763)
- 管理学院(27594)
- 中国(24595)
- 京(19321)
- 科学(18338)
- 财(17952)
- 所(16120)
- 农(15353)
- 研究所(14523)
- 中心(14454)
- 江(14399)
- 财经(14322)
- 经(13052)
- 经济学(12909)
- 范(12862)
- 师范(12734)
- 业大(12437)
- 北京(12068)
- 农业(11762)
- 经济学院(11574)
- 院(11550)
- 州(11177)
- 基金
- 项目(59569)
- 科学(47451)
- 研究(44556)
- 基金(43754)
- 家(37858)
- 国家(37504)
- 科学基金(32252)
- 社会(30035)
- 社会科(28388)
- 社会科学(28380)
- 省(22559)
- 基金项目(22454)
- 教育(20097)
- 自然(19398)
- 自然科(18987)
- 自然科学(18983)
- 划(18794)
- 自然科学基金(18642)
- 编号(18542)
- 资助(17266)
- 成果(14912)
- 发(13279)
- 部(13168)
- 重点(13133)
- 国家社会(12959)
- 课题(12708)
- 创(11700)
- 教育部(11463)
- 大学(11147)
- 发展(11037)
共检索到141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汤向俊 马光辉
为什么中国居民消费需求长期存在不足现象?本文试图从开放背景下,城镇化滞后角度分析对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利用中国254个地级市2001-2009年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滞后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扩张,而对外开放弥补了城镇化滞后对于居民消费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愈发急迫的背景下,我们应通过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为内需扩张提供支持。
关键词:
消费 城镇化滞后 开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铭 陈钊
本文研究了邻省之间商品市场的分割对省级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分割市场对于当地即期和未来的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的影响,对于超过96%的观察点来说,市场分割有利于本地的经济增长。我们还发现,对于经济开放程度更高的观察点来说,分割市场更可能有利于当地的增长。这说明,地方政府的确在利用来自于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时,放弃了国内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为了避免省与省之间以分割市场的方式追求经济增长而陷于囚犯困境,就需要通过中央政府的协调,并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推动市场整合,获得经济增长的国内规模效应。
关键词:
市场分割 经济增长 经济开放 规模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克贞 孙菁靖 宋长健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区)2003-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使用FGLS、PCSE和LSDV这三种方法,验证了不同条件下城镇居民消费与生活污染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直接污染效应,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存在倒N型曲线关系,与生活SO_2、生活烟(粉)尘排放具有倒U型EKC关系;居民消费会透过生产环节对生活环境带来间接的污染,同时会延迟曲线拐点的到来,当第二产业占比低于30%时,能明显减轻消费的间接污染效应;食品、家庭用品服务消费占比的变动是导致生活污染变化的最主要原因;陕西、云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生活污染 污染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饶志明
作为我国消费需求主力的城镇居民,其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事关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转变方式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结构性通胀、居民收支预期、消费品和服务供给环境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信心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从健全劳动报酬增长机制、改革垄断性服务行业的工资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消费品生产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改革所得税征管制度和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等方面阐述解决路径。
关键词:
消费需求 城镇居民 收入分配 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春玲 马跃如
运用Panel Data模型和方法,依据西部地区11个省区2000~2014年数据,考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性原因所在。鉴此,应通过优化城镇布局和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城镇化率,同时,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英
1999年以来,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居民消费对市场的导向作用日益增强,通过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资源分布不平衡,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使得居民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缓解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角度来研究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差异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关键词:
消费 消费结构 地区开放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秀利 祝志勇
伪城镇化是以经济为导向的生产要素的城镇化而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居民消费水平的角度可以考察城镇化的质量并判断城镇化的"真伪"。利用1978~2014年城镇化率和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通过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后发现:居民消费与城镇化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居民消费显著提高了城镇化率,但后者并未显著引起前者的提高,故两者是带动与被带动的单一关系而非相互促进的双向关系;且居民消费对城镇化率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这表明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伪城镇化特征。为此,应将要素城镇化转变为人本身的城镇化,在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同时必须兼顾农业部门的发展,减少地方政府的行...
关键词:
伪城镇化 居民消费 要素城镇化 以人为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宁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棘轮效应”,对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采用CHARLS的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在同时考虑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人口老龄化的抑制作用,即两者交互项与居民消费之间显著正相关;考虑“城市化”“高龄化”和“消费升级”的子指标后,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动态关系,即相关子指标能够显著放大系数,具体来说,城市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人口高龄化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升级趋势则会同时放大上述两类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强 王昊
新型城镇化应以人为核心。文章提出,"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或"土地城镇化"不同,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将城乡居民的利益居于首要地位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涵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最重要的是四个方面,指的是作为城镇化主体——人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素质和社会权益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就是人们进入到现代文明体系的过程。要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四个方面不可偏废,都需要重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强 王昊
新型城镇化应以人为核心。文章提出,"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或"土地城镇化"不同,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将城乡居民的利益居于首要地位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涵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最重要的是四个方面,指的是作为城镇化主体——人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素质和社会权益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就是人们进入到现代文明体系的过程。要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四个方面不可偏废,都需要重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住房不仅兼有消费和投资功能,而且还是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对社会地位的关注会促使人们把更多的资源从非地位性商品转向地位性商品,从而扭曲资源配置。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利用CHFS数据对中国城镇家庭的住房需求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家庭的住房具有明显的地位特征,家庭居住面积不断扩大与地位攀比有关;无论是中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住房面积扩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都是显著的;而房价上涨仅抑制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对高收入家庭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贵祥 陈小龙 冯怡琳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住户 消费需求 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秀清
目前,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支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明 肖忠意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我国高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利用2002-2013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化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和消费数量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数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影响更显著,而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地区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讲,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和消费价格的影响均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空间。因此,继续高速平稳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带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兆媛 周少甫
利用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含有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城镇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若只考虑直接效应而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将低估城镇化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