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8)
- 2023(11317)
- 2022(9938)
- 2021(9187)
- 2020(7926)
- 2019(18401)
- 2018(18465)
- 2017(34272)
- 2016(18810)
- 2015(21654)
- 2014(22260)
- 2013(21900)
- 2012(20655)
- 2011(18644)
- 2010(19382)
- 2009(18224)
- 2008(18742)
- 2007(17299)
- 2006(15295)
- 2005(14261)
- 学科
- 济(76198)
- 经济(76065)
- 管理(58892)
- 业(55039)
- 企(45139)
- 企业(45139)
- 方法(32129)
- 数学(27671)
- 数学方法(27307)
- 财(24541)
- 农(23003)
- 中国(21950)
- 制(21374)
- 业经(17089)
- 学(15614)
- 银(14849)
- 银行(14819)
- 贸(14816)
- 贸易(14808)
- 农业(14703)
- 地方(14654)
- 务(14600)
- 财务(14552)
- 财务管理(14498)
- 易(14391)
- 行(14056)
- 融(13837)
- 金融(13833)
- 体(13726)
- 企业财务(13648)
- 机构
- 大学(280875)
- 学院(279047)
- 济(115083)
- 经济(112342)
- 管理(102958)
- 研究(95081)
- 理学(86265)
- 理学院(85263)
- 管理学(83716)
- 管理学院(83178)
- 中国(74695)
- 京(60109)
- 财(59054)
- 科学(56251)
- 所(49165)
- 农(46415)
- 江(45837)
- 中心(44979)
- 财经(44965)
- 研究所(43587)
- 经(40362)
- 业大(39207)
- 北京(38687)
- 范(37075)
- 师范(36637)
- 州(36170)
- 农业(35970)
- 经济学(35756)
- 院(33546)
- 财经大学(32902)
- 基金
- 项目(172573)
- 科学(134039)
- 研究(129713)
- 基金(122938)
- 家(106621)
- 国家(105325)
- 科学基金(88957)
- 社会(80185)
- 社会科(75706)
- 社会科学(75682)
- 省(67728)
- 基金项目(64349)
- 教育(61198)
- 划(56511)
- 自然(55860)
- 自然科(54459)
- 自然科学(54441)
- 编号(54072)
- 自然科学基金(53483)
- 资助(50976)
- 成果(46744)
- 重点(39158)
- 部(38941)
- 课题(38313)
- 发(36726)
- 制(36045)
- 创(35567)
- 性(34044)
- 大学(33747)
- 教育部(33589)
- 期刊
- 济(136216)
- 经济(136216)
- 研究(88341)
- 中国(61849)
- 财(49463)
- 农(43268)
- 学报(42099)
- 管理(40426)
- 科学(37794)
- 教育(35044)
- 大学(32187)
- 融(30035)
- 金融(30035)
- 学学(29777)
- 农业(28090)
- 技术(26796)
- 财经(23164)
- 业经(21685)
- 经济研究(20681)
- 经(19903)
- 问题(18347)
- 贸(15338)
- 图书(14947)
- 业(14835)
- 理论(14162)
- 版(13947)
- 技术经济(13799)
- 财会(13234)
- 国际(12861)
- 世界(12697)
共检索到442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由长延
80年代初,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科技竞争和国内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为了开拓我国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局面,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后劲,国家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和装备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并以高度改革的精神,大胆地引进了“开放、流动、联合”的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松强 仲盛来 刘晓宇 周一帆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对国家实验室的建设都十分重视。本文深入研究并比较美、英、德、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指出了我国重点实验室在运行管理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借鉴措施。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运行机制 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阳 黄朝峰
为进一步明确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运行的潜在威胁因素,促进其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建设,从管理安全、意识安全、环境安全及学术信息安全四方面分析归纳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得知管理安全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运行作用程度最高,其次是学术信息安全。基于此,设计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联动和学校领导、学校专设实验室管理部(处)、学院领导等七级管理的实验室组织架构,根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风险处理以及工作评估4个风险管理环节,提出实验室安全保障的三大核心包括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安全培训考核机制和学术信息安全机制。最后提出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进行系统科学的安全培训与演练以及提高实验技术队伍人员素质等提高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卫明 吴雷
本文论述了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以使国家实验室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的人事、财务、资产等权利的研究实体为目标,提出了国家实验室的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阳 李北伟
运用主成分分析及专家评分法,围绕四个方面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驱动力,设计运行驱动力影响因子并计算了其权重。研究发现,现阶段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以政府推动力和创新带动力为主,科学家及市场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最后,提出了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丁建浩 过山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针对艺术及工科交叉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比较孤立,难以采取统一的模式进行管理与运行的问题,提出艺工融合背景下的实验室建设思路和运行保障,探讨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并取得了成果。为推动多学科交叉的实验室共建共享和规范管理,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及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艺工融合 实验室管理 建设与实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锦周 郭占成
以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从科研方向、制度建设、管理运行、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建设,其中重点阐述了科研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科研贡献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系统的完善能够为建立一支综合业务素质突出、具有创新性科研成果、在国际科技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队伍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国瑜 张英
研究方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实验室选择的研究方向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积累、围绕国家目标与发展战略、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促进科研特色的形成。主要研究方向一旦被确定,就应整合科技资源,深化研究方向内涵。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科技资源整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根 张延东 李学斌 朱庆平 王静
本文对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人员、研究水平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科学研究、社会和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表现出来的若干动向,总结了发展经验。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状 布局 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根 朱星华
本文从学科、地域、主管部门等角度分析了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实验室 布局 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戈 张昭 杨礼胜
重点实验室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是承担科研项目、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凝聚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深入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分析了中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兵 侯世昌 倪维斗
“七五”期间,国家计委在科学院和高等学校重点投资建设了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八五”期间,还将建设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加强基础研究、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重大战略措施,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在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的支持下,我校“七五”期间建成了摩擦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化学工程、集或光电子学和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八五”期间我校在国家支持下,还将建设煤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梁健 尹卫 尚千涵 高强 苏占海 祁得林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以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本科教学具备的条件与优势,探讨了重点实验室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大型仪器设备培训、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和建议设置实践课程等方面支撑本科教学的途径和具体措施,是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促进本科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
本科教学 重点实验室 实践教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姜晓满 俞盈 赵金博 马彦琪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意义,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具体管理办法,探讨实验室资源共享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兵 秦竹
论高等学校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政地位王兵秦竹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总称基础性研究)的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它对稳定基础性研究人员队伍,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设在高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