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0)
2023(4191)
2022(3424)
2021(3467)
2020(2744)
2019(6402)
2018(6134)
2017(11122)
2016(5825)
2015(7044)
2014(6598)
2013(6726)
2012(6481)
2011(6161)
2010(5897)
2009(5490)
2008(5372)
2007(4491)
2006(3976)
2005(3626)
作者
(16384)
(13787)
(13697)
(13262)
(8881)
(6561)
(6194)
(5437)
(5348)
(4870)
(4742)
(4604)
(4540)
(4503)
(4445)
(4320)
(4097)
(4030)
(3916)
(3703)
(3640)
(3303)
(3274)
(3205)
(3172)
(3095)
(3015)
(2808)
(2766)
(2734)
学科
(29151)
经济(29125)
方法(13022)
数学(12221)
数学方法(12181)
管理(12134)
中国(11682)
(10970)
(8772)
贸易(8766)
(8686)
(7454)
企业(7454)
(6562)
(5411)
关系(5384)
(5302)
(5059)
(5036)
(4758)
银行(4750)
(4686)
(4546)
金融(4543)
(4317)
环境(4292)
业经(4288)
出口(4188)
出口贸易(4188)
(4188)
机构
大学(91077)
学院(87315)
(47789)
经济(47328)
研究(37893)
中国(30110)
管理(28881)
理学(24700)
理学院(24373)
管理学(24164)
管理学院(24002)
科学(20408)
(20061)
(19384)
(19066)
研究所(17556)
经济学(17493)
财经(16040)
经济学院(15704)
中心(15411)
(15037)
北京(13454)
(13280)
(13138)
科学院(12276)
财经大学(12228)
(11550)
师范(11451)
研究中心(11105)
社会(10902)
基金
项目(57339)
科学(46260)
基金(45172)
研究(42224)
(40064)
国家(39825)
科学基金(33176)
社会(30047)
社会科(28496)
社会科学(28492)
基金项目(22617)
自然(19504)
教育(19372)
自然科(19099)
自然科学(19094)
资助(19039)
自然科学基金(18803)
(17587)
(16579)
中国(16382)
(15085)
编号(14472)
国家社会(14222)
重点(13415)
教育部(13258)
成果(12731)
(12502)
重大(11814)
大学(11797)
(11667)
期刊
(49740)
经济(49740)
研究(31126)
中国(18508)
学报(13989)
科学(13738)
(13500)
(12408)
管理(11508)
大学(10728)
学学(10013)
经济研究(9878)
财经(9089)
(8901)
农业(8760)
教育(8750)
世界(8444)
(8281)
金融(8281)
国际(8106)
(8052)
问题(6992)
技术(5961)
(5825)
业经(4883)
技术经济(4327)
经济问题(4061)
(4014)
贸易(4014)
统计(3997)
共检索到136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为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提供具体的路线图;中国的国情特殊且复杂,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没有也不可能给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马克思主义必须联系中国实际、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先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制胜法宝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和谐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代化形式。"和谐哲学"的提出,适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适应了建设和谐世界的需要。和谐哲学体现的和谐精神,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成果,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珠联璧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振东  康晓卿  
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缺乏对1934年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之前情况的关注。原因主要在于:沿袭学术界传统,忽视针对教劳结合的研究;对教劳结合概念的理解存在偏误;受研究者立场影响,忽视了部分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形式和途径。后续研究的着重点在于:挖掘教劳结合思想早期传播的历史资料,直面原始文本的具体表述,探究其与中国共产党教劳结合实践的关系;重新审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劳结合思想的传播,同时注意研究其他身份者对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贡献;分析各种早期教劳结合运动和实践模式,甄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成分。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卓今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直接进入操作层面,它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是长期以来持续讨论的有关"美学和历史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从文本出发讨论历史运动和审美的一般规律,对象和参照系有时互相缺位,不能构成对立统一关系。其次是"文化研究"是一个笼统的文论现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与非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待进一步区分。本文着重探索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部结构,尝试从打破孤立状态并回到文艺现实,批评家自身的意识形态结构以及形成批评理论的诸环节等方面来破解上述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实践,是对这一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更为宽广视域的研究和运用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特色的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新性的和批判继承性的"术语的革命",成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学术范式的标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重于吸收和借鉴各种经济学理论的菁华之处,又善于摒弃和批判其糟粕之处,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交流、交融、交锋等多种对待方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多方面的新发展,蕴藏着"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创新的难得的历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蒋南翔在长期革命活动和教育实践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开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注重在时代变局中赓续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思想精髓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突显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和结合本土实际的“摸索创造”,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矛盾症结,求索中国现代化的教育变革路向。其孜孜不倦的努力探索彰显了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理想追求,以及他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而做出的杰出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章琳  柳敏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为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中国存在着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呈现出影响局部稳定的新趋势;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价值观的偏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坚持红色建设的同时加强绿色建设,以及借助于群众的力量,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林芳  
文章在解读马克思主义成本观的基础上,以成本为研究起点,对我们党在各历史时期成本观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文章认为:新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成本观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余小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黎家佑  
空间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审视资本运作并建构人类解放图景的重要维度,也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当代发展的理论生长点。从自然空间的社会化改造到社会空间的生产扩张,到空间的资本化生产,再到资本空间的扬弃,空间生产正经历着朴素实践、初步探索、全面深化与扬弃超越的历史嬗变。对空间生产予以全面的历史考察并审理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将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当代深化与实践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永红  
建设新农村是中央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能力的角度来理解新农村建设。文章在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思想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指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充分发挥农民的能力则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欣农   白艳  
自从教育领域大力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极为重视,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积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二十大时代精神,运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探寻合理的教学模式,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思政素质,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浅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荫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分析中国问题,寻求解决中国问题办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发展历程,与马克思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近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