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3(4)
2022(1)
2021(3)
2020(1)
2019(3)
2018(1)
2017(2)
2016(8)
2015(4)
2014(4)
2012(3)
2011(2)
2010(1)
2008(5)
2007(1)
2006(4)
2004(1)
2002(2)
2001(1)
作者
(9)
(7)
(5)
(4)
(4)
(4)
(3)
(3)
(3)
(3)
(2)
(2)
(2)
(2)
姿(2)
学会(2)
审计(2)
审计学(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浙江(2)
学科
管理(17)
(8)
(8)
企业(8)
(5)
(5)
经济(5)
(5)
人事(4)
人事管理(4)
(4)
学校(4)
财务(4)
财务管理(4)
会计(3)
决策(3)
国家(3)
(3)
技术(3)
技术管理(3)
(3)
(3)
(3)
税收(3)
经营(3)
业经(2)
中国(2)
企业财务(2)
会计法(2)
(2)
机构
学院(26)
大学(22)
管理(15)
理学(12)
理学院(12)
管理学(12)
管理学院(12)
中国(10)
(10)
研究(10)
(8)
(8)
(7)
经济(7)
(6)
(6)
浙江(6)
中心(5)
工业(5)
(5)
(5)
(5)
(4)
国际(4)
学校(4)
技术(4)
(4)
江苏(4)
科学(4)
职业(4)
基金
项目(12)
研究(11)
科学(11)
国家(9)
(9)
(8)
基金(7)
成果(7)
科学基金(7)
(6)
(6)
计划(6)
(5)
创新(5)
基金项目(5)
大学(5)
教育(5)
(5)
浙江(5)
浙江省(5)
课题(5)
重点(5)
(4)
(4)
(4)
(4)
社会(4)
自然(4)
自然科(4)
自然科学(4)
期刊
中国(16)
(16)
经济(16)
研究(9)
会计(7)
教育(6)
管理(6)
(6)
(6)
金融(6)
业经(5)
(5)
理论(5)
科学(5)
(4)
农业(4)
(4)
实践(4)
技术(4)
科技(4)
职业(4)
(4)
与会(3)
会计师(3)
(3)
国土(3)
土地(3)
技术经济(3)
(3)
注册(3)
共检索到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为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建设,提升会计治理水平,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社会运行和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在财政部的支持和指导下,浙江省持续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将2022年定为“财会建设年”,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持续规范整顿会计行业秩序,全面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深化会计数字化改革,大力弘扬会计文化,进一步夯实会计管理工作基础,为全省奋进“两个先行”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兰海  贺建华  康文华  邓华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左伟清  刘尚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创新的罗湖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始终贯彻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这"一条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两大治理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特区实际,强调"三个突出",即突出了特大、特前、特变的特点,以确定其社会治理的发展模式和推进策略;取得了"四项成效":完善了治理体系、提升了治理水平、补足了治理短板、强化了治理保障;形成了"德治""共治""法治""智治""自治"五治并举的"五大特色"。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卫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对价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价格工作新常态,各级价格部门必须突出把好廉政这一底线,突出围绕勤政这一目标,突出坚持问政这一根本,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业绩,全力开创江苏价格工作的新局面。一、以廉政为底线,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所谓廉政,就是廉洁从政、为官清廉。廉政,一直是为官从政必须坚守的一条底线,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官之基、从政之要。广大干部职工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筑牢廉政防线,保持廉洁作风,树好清廉形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礼慧   彭琪   张珑于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基建”的核心组成部分,实现了传统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全面分析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价值以及面临的挑战。在借鉴国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标准建设与技术创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旨在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好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希平  
教学创新是高职高专院校最为基础的工作,每一所学校都应尽快行动起来,多形式、多途径、多领域推进教学创新。一是努力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抓教学创新,既要做"教"的文章,又要做"产"的文章,更要做二者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的文章。要切实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心放在"深"字上,首先是立足所在区域、所在行业,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其次是精选企业,培育有深度的合作关系。再次是强化利益联系,深度的"产教融合"应建立在"产"和"教"的彼此利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妃敏   朱俊杰  
共同富裕要求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一道共同富裕,且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愈发增强。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浙江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实证研究,试图为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促进精神富有提供新视角。其“政府+”多元主体的运作模式通过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多元化文化生活;搭建数字平台,精准供给、资源共享等提供高品质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文章展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数字化改革的有益探索,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华东  
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性的课题。多校区办学的现实呼唤着管理机制的创新,这不仅对于提高多校区的办学效益,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晓昀  
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主校区与分校区是有地域距离差距的高校有机体。各高校在多校区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条状、块状、条块结合、混合等4种管理模式。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治理能力建设和内部治理结构优化成为高校多校区发展的新背景和新要求,传统的高校多校区管理机制面临多元管理主体的参与性欠缺、行政组织能力的有限性、管理权力运行的单向性和管理方式手段的行政化等治理困境。本文基于治理理论,从树立治理的发展理念、构建多元主体的参与机制、采用协同合作的治理机制和向服务机制转变等措施,探索高校多校区管理机制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富民  王涛  
世界经济竞争模式由资本竞争转变为技术竞争,高技术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是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生命线;文章调查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效益的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羽琦   谭春平   章家燕  
常态化资源紧缺及全球供应链危机下,企业如何利用节俭式创新突破资源约束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嵌入多团队系统协作情境下,对75个单团队和25个多团队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基于多团队系统理论和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对单团队和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的影响,并纳入边界管理者身份认同,探究节俭式创新由单团队向多团队系统跨层次聚合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对单团队和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均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单团队的节俭式创新是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的必要条件;边界管理者的多团队系统成员身份认同度越高,单团队节俭式创新越能够高效聚合为多团队系统的节俭式创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芬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方面也发生着变化,企业财务管理越来越占据整个企业运转的核心位置。为了顺应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因此,本文基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治河  谢忠泉  
本文提出了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根据创新管理前沿理论———产业创新系统及其相关理论,分析了钢铁产业创新的特点,提出三项管理措施,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问题,最主要的是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管理薄弱及产业创新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提升我国钢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是用产业创新系统思想来指导钢铁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是发展钢铁产业的良策;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为工艺创新;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问题可通过积极有效的产业创新政策得到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