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8)
2023(9695)
2022(8014)
2021(7099)
2020(5918)
2019(13178)
2018(12685)
2017(24752)
2016(12981)
2015(14494)
2014(14386)
2013(14102)
2012(12838)
2011(11586)
2010(12014)
2009(11730)
2008(10598)
2007(9461)
2006(8493)
2005(8076)
作者
(35513)
(29518)
(29270)
(27923)
(18638)
(13978)
(13510)
(11265)
(11176)
(10455)
(10158)
(10005)
(9452)
(9400)
(9242)
(9242)
(8645)
(8625)
(8581)
(8363)
(7563)
(7055)
(7040)
(6689)
(6640)
(6587)
(6549)
(6442)
(5962)
(5816)
学科
(51307)
经济(51222)
管理(42832)
(40984)
(32550)
企业(32550)
(26314)
金融(26311)
(24296)
银行(24288)
(23573)
中国(21813)
(19047)
(18295)
方法(17549)
地方(15665)
数学(15379)
数学方法(15236)
业经(13097)
(12884)
(11640)
财务(11610)
财务管理(11588)
(11490)
企业财务(11077)
中国金融(11055)
体制(9844)
(9768)
贸易(9756)
(9639)
机构
大学(178713)
学院(178591)
(77560)
经济(75736)
管理(68110)
研究(59738)
理学(57622)
理学院(56988)
管理学(56239)
管理学院(55885)
中国(53596)
(41247)
(36811)
科学(33035)
财经(31428)
中心(30129)
(28901)
(28334)
(28043)
研究所(25604)
经济学(25204)
(23804)
财经大学(23365)
北京(23135)
(22966)
经济学院(22709)
(22155)
(22023)
师范(21959)
业大(21550)
基金
项目(118477)
科学(94741)
研究(90442)
基金(86918)
(74219)
国家(73607)
科学基金(64169)
社会(60604)
社会科(57643)
社会科学(57630)
(46303)
基金项目(45706)
教育(40009)
(38172)
自然(38149)
自然科(37259)
自然科学(37253)
编号(37053)
自然科学基金(36593)
资助(34125)
成果(31183)
(28381)
重点(27115)
(26745)
(26230)
国家社会(25917)
(25570)
课题(25212)
创新(24107)
(23612)
期刊
(87351)
经济(87351)
研究(56827)
中国(39646)
(34505)
金融(34505)
(32909)
管理(25829)
学报(23331)
科学(22343)
(21762)
大学(18638)
学学(17380)
教育(16712)
财经(16133)
技术(14212)
经济研究(13942)
(13808)
农业(13307)
业经(13259)
问题(10949)
图书(10915)
理论(9883)
(9260)
实践(8907)
(8907)
国际(8586)
(7932)
论坛(7932)
现代(7931)
共检索到286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婕  霍焰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实现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模式的创新,也开启了全国金融市场向民间资本开放之路。准入新政在改变制度变迁模式、实现增量改革、突破改革"路径依赖"的同时,改革的实践则表明,新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仍存在未能摆脱"诺思悖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根植于农村的属性弱化、竞争力不足以及大规模偏好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的准入之门,以利率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吸引资金流向农村;以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的监管机制保护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文静  
纳税领域信用制度主要包括纳税信用制度、征税信用制度和用税信用制度。文章在分析我国纳税领域信用缺失及信用制度滞后的基础上,提出以政府手段推进纳税领域三种信用制度建设的思路和想法,采取有形约束(政府)与无形约束(市场)相结合,对失信行为在制度层面形成强大的监督和制约,使其失去可以"运作"和生存的制度空间,以此优化纳税领域信用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熹  
银行业的社会职责是为社会经济服务,尤其是为实体经济服务。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间接融资服务,二是金融资产服务。金融资产是公司、机构、个人(以下统称"客户")拥有的,以金融工具承载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代表实物资产价值的权利,其特征是具有发行主体,以货币计量,可市场交易,存在价格波动。银行针对客户金融资产的筹集和形成、交易和管理、保值和增值等需求,可以提供包括投行、理财、融资、配置、结算、托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通过对上述服务的综合运用和管理,达到客户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嵩涛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金融业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一些不规范、不合法甚至涉嫌犯罪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施行更加有效的金融领域治理形式,确保我国的国家金融安全并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章对西方一些国家所施行的金融监察制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结合新时期我国金融领域治理的特点和要求,立足于我国国情实际,就我国金融监察制度的建构和金融领域治理成效的提升,提出具有实际价值和参考意义的思考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嵩涛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金融业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一些不规范、不合法甚至涉嫌犯罪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施行更加有效的金融领域治理形式,确保我国的国家金融安全并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章对西方一些国家所施行的金融监察制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结合新时期我国金融领域治理的特点和要求,立足于我国国情实际,就我国金融监察制度的建构和金融领域治理成效的提升,提出具有实际价值和参考意义的思考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严兵  
<正>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金融领域发生历史性变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收获重要阶段性成果。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与高效运行的金融机构体系逐步构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取得实质性突破。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诺金  
会计委派制度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约束和监督经营者行为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能否引入到我国的金融领域 ,尤其是金融监管工作中来 ,是一个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梧州辖区农村信用社会计委派制度的实践 ,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平  唐超  
在金融创新加快、金融消费风险增加和金融消费者群体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成为西藏金融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中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制度设计,获得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域的共识,为探索西藏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发展路径提供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下简称《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首次从法律层面对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履行的反洗钱义务作出规定。同时,《反洗钱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特定非金融机构的范围、其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对其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但目前针对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相关规定仍未能出台。近年来,洗钱及相关犯罪活动向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章艺霞  
汶川地震引发的银行信贷资产处置难题,使"个人破产制度"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本文立足于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探讨金融视角下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条件及设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林掘之  
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开辟新的服务项目,满足读者需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潘拥军  
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逐步形成了"金融科技"(FinTech),而大型科技公司(BigTech)凭借着强大的、成熟的客户网络体系,为满足客户的需求而逐步将业务拓展到支付、基金、信贷、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等多种金融领域。同时,由于持续地对科技投资而获得的技术领先性,BigTech从事了金融业态中的基础和通道型工作,如支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锐  张韶华  
一方面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并县域机构 ,导致目前县域金融服务出现“真空” ;另一方面 ,与普通的民间借贷不同 ,以高利贷为特征的“地下金融”致使县域经济中的资金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本文的分析认为 ,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惟一的县域金融服务机构 ,在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如何有效安排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是提高县域金融服务质量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