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
- 2023(310)
- 2022(236)
- 2021(228)
- 2020(176)
- 2019(413)
- 2018(364)
- 2017(678)
- 2016(311)
- 2015(256)
- 2014(280)
- 2013(289)
- 2012(205)
- 2011(241)
- 2010(210)
- 2009(209)
- 2008(200)
- 2007(184)
- 2006(186)
- 2005(108)
- 学科
- 济(2103)
- 经济(2102)
- 农(1590)
- 农业(1374)
- 业经(1275)
- 地方(1159)
- 农业经济(1142)
- 发(638)
- 文化(588)
- 发展(559)
- 展(559)
- 建设(496)
- 经济建设(462)
- 方法(443)
- 中国(376)
- 业(333)
- 产业(304)
- 方针(302)
- 及其(301)
- 策(301)
- 政策(296)
- 方针政策(294)
- 述(294)
- 阐(294)
- 阐述(294)
- 地方经济(267)
- 数学(248)
- 数学方法(248)
- 事业(240)
- 管理(237)
- 机构
- 学院(4830)
- 大学(3844)
- 管理(1626)
- 旅(1577)
- 游(1574)
- 旅游(1561)
- 理学(1375)
- 理学院(1353)
- 管理学(1308)
- 管理学院(1295)
- 研究(1235)
- 济(1191)
- 经济(1154)
- 范(1142)
- 师范(1134)
- 科学(922)
- 师范大学(853)
- 中国(773)
- 旅游学(678)
- 游学(678)
- 州(671)
- 京(653)
- 江(653)
- 职业(598)
- 农(580)
- 中心(563)
- 系(540)
- 财(539)
- 业大(502)
- 所(484)
共检索到6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玄彧
文章对山西省乡村经济进行了现状分析,指出山西省乡村没有利用资源优势,乡村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贫困县数量大。文章进而提出了以黄土文化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的战略构思:以旅游变结构振经济战略;多产品战略;黄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结合战略;黄绿结合战略。
关键词:
山西省 黄土文化旅游 振兴乡村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铁梅
资源型经济转型对旅游减贫的带动作用,资源型经济转型对旅游减贫的带动作用。山西省旅游减贫面临长期资源型经济发展惯性思维对旅游减贫效果认识不足,多部门协作的现实困境,自然生态的环境制约等困境。本文基于PPT旅游减贫战略,为山西省乡村振兴寻找旅游产业突破路径,提出提高贫困人口的社区参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打造“三生三美”乡村发展环境,开发不同类型乡村旅游产品等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凡
乡村文化与旅游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通过发展基于乡村文化的旅游经济,能有效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在乡村文化复兴背景下,通过挖掘乡村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构建"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全面融合,从而拓宽乡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环宙 童逸璇 吴茂英
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深度剖析国内外8个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的社区,聚焦其创意经济开发的整体脉络与流程,探讨其基础条件、促进因素、创意模式和创意产出。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创意开发的过程中,乡村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源、市场、政策和生态等基础条件能够影响创意开发的方向和高度;有力的领导与合作、绿色发展理念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创意经济形成的驱动因素。基础条件和促进因素的互动催生了两大乡村旅游的创意模式:构建特色创意集群和塑造地方品牌形象。乡村性的创意开发能带来积极产出,惠及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成熟的创意模式与持续的创意产出能够反哺创意开发的基础条件与促进因素,使乡村旅游的创意开发达到内在平衡。
关键词:
创意经济 乡村旅游 乡村性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娟 彭莎 欧阳论 郭瓛 付美云
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符号,是优秀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视点,分别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对湘西乡村振兴起到的助推作用,分析其在乡村振兴价值应用下所面临的困境及针对面临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的举措借鉴。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 价值 湘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县域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振兴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战略途径。现阶段,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相对落后,受"三农"问题约束,产业层次和农业效率较低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对于缓解这些问题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重视农民技能培训,加强乡村旅游的城乡合作,发展循环经济等途径来促进县域经济的振兴,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县域经济 “三农”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玉霞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多,如乡村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乡村旅游地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可从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力度、健全乡村旅游的政策、创新开发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着手,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 经济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栾玲
乡村旅游通过让游客在乡村中参加旅游活动,感受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增长。近年来地方政府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加大乡村旅游投入建设,但目前乡村旅游经济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何加强乡村旅游经济管理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小琴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的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对其耦合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对山西省的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度在0. 3~0. 7,处于中等耦合阶段,两者的发展水平进步较快;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2年为低度耦合协调水平,2013—2015年为中度耦合协调水平,在2016年达到高度耦合协调水平。[结论](1)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值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D在2016年均处于近7年最高点,但耦合度增长迟缓,今后应注重两者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充分挖掘乡村资源价值,以促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全面协同发展;(2)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度增长态势明显,耦合效应明显,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山西省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3)山西省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耦合发展可分为起始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耦合度从2012年起长期处于稳定的中度耦合状态,但耦合协调度增长趋势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熙媛
“文旅+”是指将文化和旅游业作为核心,通过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文旅”为基点,打造涵盖科技、教育、生态、农业、非遗等产业跨界融合的文旅新生态,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平衡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繁荣。“文旅+”视域下的各个乡村文旅发展其主要的创新点和输出点就在于对当地文化内容的挖掘和创作。“文旅+”的底层逻辑就是针对一个乡村景区的文化、地理、环境、民俗、历史、人口等关键要素创作出与该地有紧密联系的文化故事,再通过与其他业态进行融合宣传,将该地的文旅特色通过故事内容传播出去。文章对“文旅+”视域下各个乡村文旅内容创作宣传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为乡村文旅精神内涵挖掘、乡村故事创作、文化内容产出、文化宣传传播方面的政策制定、决策产出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1949年,法国学者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波伏娃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和被塑造的,提出了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必要性,强调了只有女性经济地位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改变,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和女性的自我成长,从女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精英 乡村旅游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莉
当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目标,就需要从乡村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和自然风光优势,以农村旅游休闲经济作为发展思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农村旅游休闲经济发展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加强农村旅游休闲经济的开发与布局,能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经济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海军 邹银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催生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以旅游业为主、农业为辅,以旅游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由单一结构转向多元化结构,以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论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以及理论逻辑,通过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农旅融合以及乡村振兴三个主要变量的发展水平。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引入农旅融合中介变量,借助中介模型验证数字经济通过间接促进农旅融合新产业模式兴起带动乡村振兴。实证回归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西部地区的作用效果大于中部和东部地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2.间接影响机制分析显示,农旅融合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间接影响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生态、治理以及生活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乡村产业的影响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 中介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傅才武
<正>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近10年来乡村旅游开发的勃兴。在传统意义上,乡村旅游开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的正面效应,业已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公认。但随着近年来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化,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种具有综合价值的平台治理形式,似乎还没有得到学界的深入阐发。一、乡村旅游开发建构一种村庄综合价值共生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其中的丰富内涵,就包含了通过建设村庄产业经济共同体以形塑乡村外在形态,通过建设村庄文化共同体以形塑村庄独特精神文化内核的协同发展规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承财 秦珊 戴湘毅 吕君
文化和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对乡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对933篇中文文献及71篇英文文献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研究概况,分析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中国乡村振兴研究热点。结果显示,中国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乡村振兴的研究具有显著的政策导向特征,研究热度逐年增高;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论文提出了乡村文旅资源与景观、乡村文旅融合、乡村文旅富民、乡村产业发展与融合、乡村生态旅游、文旅乡村治理等研究热点内容;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缺乏对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探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占比低;研究区域较为分散,集中在西南地区,大多基于村落和乡寨等区域、省和县的尺度。最后,论文结合现有文献内容提出未来研究要从研究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等维度进行创新,以期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