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3(6)
2022(8)
2021(8)
2020(1)
2019(9)
2018(3)
2017(7)
2016(8)
2015(8)
2014(17)
2013(2)
2012(14)
2011(6)
2010(9)
2009(9)
2008(9)
2007(4)
2006(8)
2005(7)
作者
(22)
(18)
(13)
(13)
(11)
(11)
(8)
(8)
(7)
(7)
(7)
(6)
(6)
(6)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学科
教育(43)
德育(33)
思想(33)
思想政治(33)
政治(33)
政治教育(33)
治教(33)
教学(19)
理论(17)
学法(14)
教学法(14)
学理(13)
学理论(13)
工作(7)
中国(6)
高等(6)
研究(5)
业经(4)
(4)
(4)
经济(4)
(3)
体育(3)
(3)
(3)
卫生(3)
地方(3)
学校(3)
改革(3)
教学研究(3)
机构
学院(94)
大学(90)
师范(34)
(34)
技术(23)
师范大学(21)
(21)
职业(19)
(18)
技术学院(17)
北京(16)
(16)
职业技术(16)
(14)
教育(14)
师范学院(13)
党委(12)
(12)
(12)
浙江(12)
业大(11)
(11)
(11)
图书(10)
(10)
音乐(10)
书馆(9)
图书馆(9)
学学(9)
工程(9)
基金
研究(37)
项目(34)
教育(33)
科学(26)
大学(23)
课题(22)
(20)
(20)
编号(19)
成果(18)
学生(17)
社会(16)
社会科(16)
社会科学(16)
(15)
年度(14)
(14)
规划(14)
重点(14)
大学生(13)
(12)
基金(12)
研究成果(12)
(11)
教育科(11)
教育科学(11)
高校(11)
教学(10)
(9)
(9)
期刊
教育(94)
中国(59)
研究(44)
高等(28)
高等教育(26)
职业(25)
大学(21)
学报(17)
学学(14)
教研(12)
高教(12)
成人(11)
成人教育(11)
管理(11)
(11)
技术(10)
科学(10)
(9)
财经(9)
财经大学(9)
图书(8)
山西(8)
(8)
经济(8)
书馆(7)
(7)
农业(7)
图书馆(7)
技术教育(7)
职业技术(7)
共检索到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平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教育机构,除了要设置必要的专业教育之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并将其深化为人文精神,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够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音乐艺术多层次地、立体地释放着每个生命对生活的感受,并将人们的感悟融合在共鸣之中,让人们对于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认知与热爱,逐渐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占山  余祖光  
为回应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产业文化素养提升的要求,探索加强青年学生文化历史教育的新途径,课题组开展了中国产业文化史教育研究与实验。主要成果:搭建了中国产业文化史理论研究框架,分行业研究了产业(行业)文化简史,开发了若干门行业文化简史课程、教材,并在20所中高职院校的4 600余名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毕玉芳  刘骞  
培养拥有审美人格的人是美育的核心本质。基于高职生审美人格的内涵特征、现状及存在误区,以当前高职生审美需求为出发点,以完善高职生审美人格为落脚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宽高职生审美人格建构的实施路径迫在眉睫。这就需要:构建审美人格建构的有效运行机制,创新审美人格建构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水平审美修养的师资队伍,弘扬传统文化的美学基因,发挥家庭美育的积极主动性,营造和谐美丽的校园文化,升华审美体验的社会实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国  
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对当前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音乐审美心理发生条件的研究,根据审美心理发生的特点总结出了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实现审美教育的观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英玉  
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着审美能力弱的问题。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审美的兴趣、动机、审美情感的发展,最终促使审美能力的形成,在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使音乐欣赏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我们提出了充分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开设音乐沙龙;举办音乐会;利用网上资源等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最终促进大学生人格和谐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易晓明  
伴随着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变化,美育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新取向:第一,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表现为美育致力于实现人们日常经验向审美经验的转化;美育内容向当代大众审美文化拓展。第二,强调审美理解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即美育注重培养人们对各种视觉符号、影像的解读能力;帮助人们建立自身与符号、影像的互动关系,在理解和批判中实现自我成长。第三,凸显多元审美意识,即美育突破原有的西方古典美学立场,体现出多元的审美观;美育促进人们对我国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并形成对其他审美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巧  郭成  张大均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一名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个案,进行了为期12周共9次的以音乐审美欣赏为核心的心理辅导活动。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音乐审美欣赏心理辅导活动能显著改善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症状水平,培养和训练其调适抑郁症状的能力及技巧,并使这些能力和技巧最终泛化和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燕妙  
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进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道德感,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以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并就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畅  
推进各阶段院校实施美育教育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何通过学科渗透、校园文化以及组织实践等方式提升美育教育效果、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形成,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在互联网环境下,美育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正发生转变,这为美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结合《审美教育“以美育德”的机理研究》一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晓红  
20世纪以来,我国美学史学界涌现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影响力的音乐美学家,将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科带头人施咏教授主要致力于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及音乐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其专著《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是一部在当今音乐美学界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书籍。区别于以往停留在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爱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高校要"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普通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艺术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等都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工作也需按照这一要求狠抓教学改革,更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莹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精选音乐经典剧目,采取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全身心立体式投入音乐意境中。借助校园文化来丰富音乐欣赏的课堂,将课堂直接对接舞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玉海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音乐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音乐教育在实施美育方面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在全面教育中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价值,但作为一门美育课程,其本质与核心理应是它的审美功能。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与观察,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有关理论,就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  
在我国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中,美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以西方审美教育理论为根据,从古希腊音乐审美观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并结合中国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初步讨论。阐述中西方先进的审美观及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审美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与启示,并提出完善、深化美育观念,重视美育净化心灵作用的建议,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的目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尚明利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乐音为基本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后,通过表演成为具体的音响,以引起人们的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的美体现在旋律、和声、色彩、结构、风格、形式、内容之中,只有认知和感受到它时,才会真正领悟到音乐美的真谛和蕴含的丰富文化与历史内涵。由王家祥、王同编写的《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一书,从音乐美学和音乐审美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