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1)
- 2023(13435)
- 2022(11883)
- 2021(11396)
- 2020(9516)
- 2019(22075)
- 2018(22008)
- 2017(42703)
- 2016(23659)
- 2015(26492)
- 2014(26581)
- 2013(26114)
- 2012(24270)
- 2011(21934)
- 2010(22083)
- 2009(20078)
- 2008(19552)
- 2007(17014)
- 2006(15315)
- 2005(13259)
- 学科
- 济(89357)
- 经济(89255)
- 管理(65778)
- 业(60421)
- 企(49119)
- 企业(49119)
- 方法(39364)
- 数学(33238)
- 数学方法(32756)
- 农(26954)
- 中国(23039)
- 学(21720)
- 财(21670)
- 地方(21610)
- 业经(20291)
- 农业(18025)
- 环境(17234)
- 理论(16278)
- 贸(16070)
- 贸易(16064)
- 制(15713)
- 易(15523)
- 和(15184)
- 策(13801)
- 技术(13520)
- 划(13407)
- 务(13260)
- 财务(13194)
- 财务管理(13171)
- 银(12984)
- 机构
- 学院(328939)
- 大学(328771)
- 管理(130219)
- 济(123625)
- 经济(120583)
- 理学(112373)
- 研究(112029)
- 理学院(111000)
- 管理学(108981)
- 管理学院(108381)
- 中国(82800)
- 科学(72346)
- 京(71708)
- 财(57510)
- 所(56425)
- 农(54349)
- 研究所(51691)
- 中心(51042)
- 业大(49861)
- 江(49536)
- 范(47599)
- 师范(47200)
- 财经(45737)
- 北京(45736)
- 农业(42360)
- 经(41445)
- 院(41163)
- 州(40625)
- 师范大学(38197)
- 经济学(35121)
- 基金
- 项目(226172)
- 科学(177023)
- 研究(166612)
- 基金(162024)
- 家(140975)
- 国家(139766)
- 科学基金(119521)
- 社会(101809)
- 社会科(96197)
- 社会科学(96172)
- 省(88780)
- 基金项目(87068)
- 自然(79084)
- 自然科(77094)
- 自然科学(77074)
- 教育(76254)
- 自然科学基金(75653)
- 划(75405)
- 编号(69488)
- 资助(66799)
- 成果(56844)
- 重点(50520)
- 部(49187)
- 发(48847)
- 课题(47971)
- 创(46271)
- 创新(43041)
- 科研(42913)
- 项目编号(41752)
- 教育部(41641)
共检索到48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杭园,李明华
本文认为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并分别存在着利弊。而且,从我国开发的生态旅游的类型看,也存在着三种类型。为此,本文提出研究生态旅游时,需对其定位及其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并且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个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詹晓云 王胜奎 吕先忠 曾燕如
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网络优化方法,对浙江省临安市旅游资源中人文和自然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在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汇总分析,建立了旅游行为系统分析、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经济效益预测、旅游地规划等一套完整的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临安市旅游资源优化开发的实践中,尝试提出临安市旅游业的定位:以发展观光、休闲健身、康娱度假生态旅游为主,与吴越文化、宗教文化、科学考察、商务、探险旅游相结合,视临安为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后花园,将临安市建成长江三角洲有影响的避暑、康娱中心和城市人理想的度假胜地。图1参8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张文杰
立足于造林再造林的项目背景,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临安引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临安引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应对策略: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合作实践优势,实行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为碳汇项目开展提供保障;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林业碳汇;突出临安竞争优势引进碳汇项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鲁芳
本文通过对杭州地区二县市 (淳安县、临安市 )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考察 ,剖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情况 ,阐述了影响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因素 ,并指出了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县域 旅游经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敏 徐云松 章艺
通过网络评价研究临安旅游地意象。利用去哪儿网站收集网友点评,按照设定条件筛选得到临安乡村旅游过夜游客的302条点评。然后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法,得出游客对临安旅游地意象的感知。研究发现,较多游客喜欢临安山水景观,但普遍认为乡村旅游住宿设施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对临安民宿市场定位、基本原则、发展布局、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网络评价 旅游地意象 民宿 临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来煜标
本文结合浙江省临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服务实体经济"活动和当地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从企业、银行和扶持政策三个方面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信用社要转变风险经营理念和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政府应建立完善风险补偿和信息共享机制等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难 农村信用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新 杨晓娜 苏飞
根据15个气象站点所观测的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拉普拉斯压高方程等分析了浙江省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按照12个月的气候特征差异,将气候旅游资源划分为3种类型即山地休疗型(4-6月和9-10月)、避暑消夏型(7-8月)和冰雪运动型(11-3月);空间上,3类气候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窑头山、天目山,西北部清凉峰和西南部大明山、青山殿等区域。最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叠加分类综合评价了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状况:海拔621 m以下不适宜3类山地旅游活动开展,海拔621~800 m适合冬季冰雪(人工)旅游活动开展;海拔8...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肖胜和 俞益武 李健 倪慧丽
通过对浙江临安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及锦城镇在临安生态旅游形象中的地位的分析 ,提出锦城镇建设生态旅游形象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锦城镇生态旅游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 ,认为锦城镇的生态旅游形象应是 :MI———山水城市 ,吴越源流 ;BI———友善文明 ,高效优质 ;VI———绿色雅致 ,整洁和谐。表 2参 6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形象设计 临安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思香 陈永富
以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发展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了临安山核桃产业发展中的扶持措施、存在的问题;通过山核桃产业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反映了产业发展的成果,探讨林业补贴政策对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影响,指出目前林业补贴政策的缺失。
关键词:
林业特色产业 林业补贴政策 关联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明媚 李满春 毛亮 黎韶光
人口迁移引起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对人口迁移模型的研究大多是以行政区划作为计算单元,难以反映小尺度下行政区内部的人口迁移态势。在GIS的支持下,提出构建县域人口迁移引力模型,选择县域内独立的居民区片为计算单元来评价乡镇的人口吸引潜力和人口最大可能迁移目的地分布。以浙江省临安市为实验区,实现模型的运算,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乡镇对人口的实际吸引力,为研究区制定人口、经济等政策和辅助规划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GIS 人口迁移 引力模型 临安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本效
生态小城镇环境管理领域瓶颈之一是居民管理主体意识淡薄、管理参与严重不足。社会工作者介入该领域可以构建双赢格局:一方面,扩大社会工作的生存空间和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在帮助环境问题受害者的同时,培育出环境管理的良好社会土壤和积极参与的管理主体。
关键词:
小城镇 社会工作 环境管理 双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秋皓 金平斌 王冰冰 徐鹏飞
旅游竞争力评价对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多源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能够从地理空间角度高效揭示相关要素特征,为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科学评价提供新视角与新手段。论文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基于多源遥感与互联网数据,构建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树共4种机器学习模型在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上的精度,并选取最优模型以揭示临安区村域尺度的乡村旅游竞争力格局。结果表明:(1)运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其预测精度优于其他3种机器学习模型。(2)旅游资源、服务设施、交通可达性、政策条件是影响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指标。(3)高竞争力类村庄以条带状分布在临安区北部、西部地区,发展条件优越;中竞争力类以团块状分布在临安东部、中西部地区,在旅游资源品质、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欠缺;低竞争力村庄以斑块状分布在临安区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优越、土地禀赋较好,但缺乏资源开发与政策支持。研究可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与方法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霞 李兰英 吴英俊 郑文达 黄文义
根据对浙江省临安市和遂昌县6村168个样本户问卷调研结果,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及因子分析法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公益林社会影响因子有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样本农户对生态公益林社会影响评分的均值为3.133,说明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浙江省产了正面的社会影响,但不显著。最后,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评分结果,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叶甫泉 黄红兴
为了提高山区农村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必须深入实际加以研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上骆村村民的随机问卷调查和村干部访谈,分析了当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基本情况、建设过程、服务体系、农民信箱、电子政务和取得的成效等,从而概括出上骆村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案例,剖析了临安市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吸引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企业投资等对策,以促进全市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