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
- 2023(105)
- 2022(90)
- 2021(74)
- 2020(72)
- 2019(162)
- 2018(172)
- 2017(290)
- 2016(196)
- 2015(208)
- 2014(166)
- 2013(255)
- 2012(178)
- 2011(155)
- 2010(170)
- 2009(152)
- 2008(158)
- 2007(151)
- 2006(131)
- 2005(104)
- 学科
- 管理(834)
- 济(764)
- 经济(759)
- 业(694)
- 企(658)
- 企业(658)
- 方法(378)
- 财(326)
- 数学(324)
- 数学方法(320)
- 制(275)
- 地方(274)
- 业经(234)
- 务(232)
- 财务(230)
- 财务管理(228)
- 制度(223)
- 度(223)
- 农(221)
- 企业财务(213)
- 服务(193)
- 划(178)
- 医疗(176)
- 疗(176)
- 策(170)
- 经营(169)
- 农业(153)
- 中国(144)
- 和(138)
- 决策(133)
- 机构
- 大学(2364)
- 学院(2329)
- 管理(1285)
- 济(1015)
- 理学(1010)
- 理学院(1003)
- 管理学(995)
- 管理学院(990)
- 经济(962)
- 研究(709)
- 中国(650)
- 财(590)
- 京(536)
- 江(511)
- 省(470)
- 科学(411)
- 中心(402)
- 所(379)
- 农(367)
- 公司(358)
- 财经(357)
- 业大(354)
- 州(348)
- 经济管理(343)
- 研究所(330)
- 北京(328)
- 市(324)
- 经(304)
- 院(283)
- 农业(267)
共检索到4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继秋 韩淑荣 陈芙蓉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工作转到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当前整个国民经济逐步实现从以速度型为主向以效益型为主转变的社会大环境下,卫生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提高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综合效益,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这已成为当前卫生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贺志忠
数量足、质量高的各种规格的卫生技术人才,是保证卫生事业正常发展和使卫生事业效益不断提高的前提条件,也是制约当前卫生事业效益提高的重要原因。目前,我们的各级卫生技术人才不足,其表现:一是高级专门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我国尖端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我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采铭
卫生医疗实践活动社会效益的有无和大小,取决于卫生事业的社会目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对卫生医疗服务的需要。社会主义卫生事业,首先必须讲究社会效益。考察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社会效益,必须有一些原则标准和指标。社会主义卫生事业,要以社会效益为唯一准则,并不是不要经济效益。要讲究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但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服从卫生事业社会效益的要求,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沈润阳
(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指示是发展卫生事业的及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发展卫生事业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卫生部门各项工作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燕娜,李松春,乐园罗
本文对杭州市“九五”期间的卫生事业综合效益作出评价,寻找影响提高区域卫生综合效益的障碍因素,以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探索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陆剑鸣 陈晓琴
关于卫生事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问题的讨论,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有的文章坚持卫生事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为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会损害社会效益;有的文章坚持没有经济效益,就不会有社会效益,提出应严格区分经济效益和经济收益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章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论据,把讨论引向深入。笔者认为尚需进一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子文
一、理论争论的回顾关于卫生事业性质问题的讨论是从卫生劳务性质讨论开始的。卫生劳务性质讨论是国内经济理论界从60年代初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一段,80年代初又形成新的讨论热点。此时正值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筹备和建立初期,卫生劳务性质的争议是国内经济学界宽派观点同窄派观点的争论在卫生经济领域中的继续。1982年全国卫生经济研究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由于参加者多持生产劳动宽派观点,会上宽派观点占据绝对优势。会后持窄派观点的同志开始“反击”,逐步将卫生领域的劳动性质讨论引向深入。大约经过3年的争辩,宽派观点才站稳了脚跟,卫生理论界大多数人接受了卫生劳动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玉洵
最近本刊名誉主编魏颖同志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培训中心举办的第一期财务管理干部讲习班上提出,应把经济效益问题作为战略问题来讨论。他曾邀集讲习班教师讨论这个问题,强调根据人口增加趋势和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当前研究两个效益的统一,杜绝浪费,深入挖潜,走内涵发展道路,有卫生经济研究的导向意义。本刊将组织讨论这个问题,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探讨这个问题,提供可操作方案。王玉洵同志的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开端,欢迎名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2006深圳市环卫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城市管理"八字方针"要求,深入开展"鹏城市容环卫杯"和"鹏城优秀美容师"竞赛(简称"双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加快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市容环境面貌更加优美,受到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的广泛赞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颖
一、综合效益评价工作的进展自卫生部1990年正式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开展综合效益评价工作以来,几年中该项工作在几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思想认识上的变化和效益观念的确立。卫生事业同国民经济及其它社会事业一样也必须讲效益的观念,这几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卫生部门要讲效益,要走效益型发展道路,要做好综合效益评价工作的思想已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关晓明 刘淑杰 刘亚芹
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是卫生事业计划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计划管理的主要程序由计划、实施和评价3个环节组成。评价是卫生计划的继续和发展。评价可以说明一项工作形成的最终结论,但是,评价工作并不是在管理的最后阶段才开始。计划、实施和评价是一个互相衔接、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卫生计划发展评价程序和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迟心志,刘桂英,夏玉芬,张淑芬 ,阚文红
正确界定卫生事业的性质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明确了卫生事业性质,就能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就能指明卫生发展的方向。过去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无不与卫生事业的性质有关,卫生事业性质的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从纯福利性到福利性与经济性双重性再到公益性的福利事业。这种演变既有积极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粤卫经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技术经济效益研究组主持召开的全国卫生事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11日~14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这次讨论会共收到论文278篇,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共有88人出席了会议。在讨论会上,代表们围绕着卫生工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晓杰
自1990年以来,在卫生部计划财务司的指导下,山健康报社理论部牵头组织,区域卫生发展研究所的几个成员单位和黑龙江省阿城市一道,联合开展了区域卫生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工作。一年多来,已完成了第一次指标设计和现场调查工作。1991年4月洛阳会议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提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潘修银
一、建立效益型财务模式的必然性 经济体制对建立财务模式有直接的影响。计划经济是供给型财务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建立效益型财务模式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卫生产业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