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7)
- 2023(6852)
- 2022(5753)
- 2021(5497)
- 2020(4696)
- 2019(10076)
- 2018(10281)
- 2017(19493)
- 2016(10109)
- 2015(11624)
- 2014(11090)
- 2013(11014)
- 2012(10322)
- 2011(9330)
- 2010(9727)
- 2009(9099)
- 2008(8933)
- 2007(8266)
- 2006(7568)
- 2005(6811)
- 学科
- 业(39579)
- 济(39126)
- 经济(39095)
- 管理(36596)
- 企(33220)
- 企业(33220)
- 技术(21303)
- 方法(16361)
- 中国(15791)
- 数学(13856)
- 数学方法(13742)
- 技术管理(13528)
- 农(11904)
- 财(10342)
- 制(10246)
- 业经(10091)
- 银(9538)
- 银行(9522)
- 行(9190)
- 贸(8619)
- 贸易(8609)
- 易(8460)
- 农业(8000)
- 融(7549)
- 金融(7548)
- 理论(7145)
- 策(6731)
- 产业(6394)
- 划(6354)
- 体(6347)
- 机构
- 学院(148601)
- 大学(147419)
- 济(64470)
- 经济(63135)
- 管理(60383)
- 理学(51356)
- 理学院(50887)
- 管理学(50313)
- 管理学院(50011)
- 研究(47587)
- 中国(38072)
- 京(31254)
- 财(31053)
- 科学(26367)
- 财经(24072)
- 所(23150)
- 江(23126)
- 中心(21759)
- 经(21750)
- 北京(20492)
- 研究所(20436)
- 经济学(19368)
- 农(18768)
- 州(18556)
- 范(18308)
- 业大(18288)
- 师范(18146)
- 技术(17995)
- 财经大学(17686)
- 经济学院(17561)
- 基金
- 项目(91502)
- 科学(73343)
- 研究(73000)
- 基金(64276)
- 家(54619)
- 国家(54127)
- 科学基金(46914)
- 社会(46292)
- 社会科(44041)
- 社会科学(44033)
- 省(37637)
- 基金项目(34003)
- 教育(33746)
- 划(30772)
- 编号(29947)
- 自然(27406)
- 自然科(26818)
- 自然科学(26810)
- 创(26521)
- 自然科学基金(26373)
- 资助(24654)
- 成果(24634)
- 创新(23659)
- 课题(21434)
- 发(20701)
- 部(20581)
- 重点(20449)
- 国家社会(19032)
- 业(18923)
- 制(18895)
共检索到234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卫东 忻展红
21世纪,科学技术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解决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我国开展技术预见活动就是从未来10年至20年发展需要和具体国情出发,选择那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重大技术予以优先发展、推广和应用,使技术预见成为我国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战略的有效工具,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技术预见 自主创新 战略规划 科技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全国高等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摘取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1项,占授奖总数的79.5%,表明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窦鹏辉
自主创新是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财政支持自主创新的方式和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发展方向。在世界经济处于重大转变的时期,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品附加值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与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政策,以促进和保证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政策取向:一是实施积极财政科技投入政策;二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三是完善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四是统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五是建立持续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六是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财政支持 政策取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晶 李栋林 吴立行
自主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中心环节。面对当前环境资源制约、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等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山东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从"山东制造"到"山东创造"的转变。(一)推动自主创新要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传统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增强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一五"以来是安徽自主创新的重要转折期和特色形成期,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安徽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主动力。尤其是2008年以来,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标志着安徽省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探索之路。经过几年的建设,安徽省自主创新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华
本文结合了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论述了FD I溢出效应与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互动性。针对跨国公司在中国产生溢出效应的现状,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回答了如何有效利用FD I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中国的技术进步,力求营造二者之间良性的反馈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勇 李晨英
对1979—2011年我国学者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统计描述分析,从论文产出、机构分布、国际合作、以及学术影响力等角度,系统梳理了我国学者高水平国际论文的发表情况,特别关注了我国学者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客观地揭示了我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效果彰显;高校正逐步成为突破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的重要力量,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参与度较低;40个国家/地区参与了我国主导的前沿科技研究;水稻基因研究引领了国际前沿,但我国前沿科技研究的整体学术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小涓
本文讨论科技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文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描述科技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特点。科技全球化使科技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重组,使外部技术来源的重要性增加,推动先进技术大量跨国转移,使各国科技系统的开放性增加。第二部分讨论科技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新机遇,包括引进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增加,制造企业有可能提升在分工中的地位和获得更多利益,获取核心技术能力的途径增多。第三部分探讨如何利用机遇提升我国产业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我国具有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有利条件,能够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和更多新的资源组织方式充分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并利用这种机遇提升我国产...
关键词:
全球化 科技战略 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海波
本文依据当代经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并从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出发,分析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构建体制基础和科技基础以及营造生态环境,是推行自主创新战略的基本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琳娜 石娟 顾新
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对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进一步提出了提高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种途径。
关键词:
知识溢出 自主创新能力 高技术企业 途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天君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客观选择和现实要求。创新型城市是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新乡市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川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是农村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最后,在借鉴国外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企业 自主创新 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秀杰 赵小羽 司徒德蓉
汽车产业是个高度关联的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技术缺失,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含量低和产品档次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汽车强国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宏观协调与指导、整合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积极推进科学理性的兼并重组、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产业 自主创新 思考 对策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