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8)
2023(12118)
2022(10569)
2021(10404)
2020(8463)
2019(19862)
2018(19993)
2017(37571)
2016(21515)
2015(24409)
2014(24875)
2013(23645)
2012(21896)
2011(19734)
2010(19979)
2009(17670)
2008(17063)
2007(15033)
2006(13331)
2005(11690)
作者
(58450)
(48044)
(47660)
(45858)
(30909)
(22945)
(21988)
(18938)
(18526)
(17528)
(16576)
(15961)
(15324)
(15170)
(14934)
(14860)
(14683)
(14425)
(13789)
(13763)
(12109)
(12004)
(11511)
(11087)
(10986)
(10798)
(10732)
(10676)
(9638)
(9534)
学科
(72776)
经济(72695)
管理(56895)
(52699)
(43627)
企业(43627)
方法(33482)
数学(28979)
数学方法(28555)
中国(24779)
教育(23467)
(21227)
(19280)
(17961)
理论(17568)
业经(16159)
地方(15430)
(13928)
贸易(13924)
农业(13883)
(13541)
技术(13350)
(13089)
(12710)
(12232)
教学(12030)
(11811)
财务(11744)
财务管理(11725)
环境(11708)
机构
大学(291288)
学院(288691)
管理(113226)
(106057)
经济(103291)
理学(97774)
研究(97476)
理学院(96642)
管理学(94957)
管理学院(94406)
中国(67238)
(63643)
科学(59526)
(49417)
(48040)
(47560)
师范(47280)
研究所(43780)
(43681)
中心(43330)
(41751)
北京(41228)
业大(40780)
财经(39178)
教育(39154)
师范大学(38387)
(35761)
(35644)
(35367)
技术(35241)
基金
项目(194807)
科学(153693)
研究(151927)
基金(136600)
(116812)
国家(115663)
科学基金(99324)
社会(90389)
社会科(85301)
社会科学(85281)
(77702)
教育(76837)
基金项目(72223)
(66601)
编号(66134)
自然(63901)
自然科(62350)
自然科学(62337)
自然科学基金(61186)
资助(56597)
成果(56205)
课题(47951)
(44357)
重点(44150)
(42169)
(40503)
项目编号(40338)
(39486)
教育部(38654)
规划(37724)
期刊
(117618)
经济(117618)
研究(94882)
教育(66125)
中国(61275)
学报(40639)
管理(40222)
科学(38042)
(37748)
(35574)
大学(32012)
技术(30251)
学学(28376)
农业(26753)
(23435)
金融(23435)
业经(19586)
财经(18029)
经济研究(17523)
职业(17380)
图书(17166)
(15264)
问题(14635)
理论(14185)
(13775)
论坛(13775)
科技(13349)
实践(13285)
(13285)
(13098)
共检索到431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振刚  
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无论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还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施,都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来承担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这些人才的特征是: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知识转移能力、技术整合能力、市场推广和团队沟通能力,他们在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伟  裴旭  张淑林  
伴随着社会对高层次实践性工程“精英”人才需求的进一步增强及学位类型日益多样化、学位体系日趋完善的新形势,在我国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已渐成熟。笔者结合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从社会客观需求、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教育的可行性,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钟尚科  杜朝辉  邵松林  蒋慧  
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兴的博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形式,它主要是为经济建设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研究了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发展以及招生、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导师指导、学位论文与答辩、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钟尚科  张卫刚  姚训  蒋慧  
研究了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招生、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学位论文等有关环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涛  
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探索提出相关建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霜  罗英姿  
博士专业学位因独特的职业导向性特征而区别于传统的博士学术学位,这引发社会大众对其教育功能的质疑。基于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数据,从个体职业发展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对毕业博士职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对博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功能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博士专业学位不仅具有显著的生产功能,还具备一定的信号功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通过促进毕业博士人力资本增值进而促进其职业发展,且专业博士文凭对毕业博士的职业发展与地位获得具有直接影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国芳  张文修  
论述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工程博士与工学博士、工程博士与工程硕士的关系,探索和讨论了工程博士培养的途径,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和试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剑波  李安萍  
在社会转型和就业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用性缺失的表现,并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明确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要采取有效举措对应用型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规划与指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云鹏  
比较优势理论是探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定位与发展的一个视角。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其理念基础。其比较优势需要通过特别的培养方案来实现。牢固树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理念,坚守专业博士学位品质,培育专业精神和专业伦理,创新培养体制和办学体制,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强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优势的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永泽  岳志伟   余伯阳  
对在我国开展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社会对药学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状等角度阐述了设置药学专业学位的必要性;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入学考试、招生就业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开展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志强  
在分析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征及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等形势,深入探讨行业特色型高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适合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有利于行业特色型高校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金阔  
在认真分析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设想,特别是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特性设计、培养模式创新以及培养质量的评估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牛学胜  李介祚  纪富存  
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使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提出了我校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欧百钢  罗英姿  伍红军  李占华  
依据对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从规模、结构与布局、培养环节与培养质量、社会评价与社会效益等角度全面考察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占华  李祥瑞  侯喜林  陆承平  
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六种博士专业学位之一,兽医博士专业学位设立十余年来,精心发展,注重质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为我国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积累了有益而宝贵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目标定位明确,符合社会需求;考生资格强调兽医背景,培养对象特定;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实践和应用,特色鲜明;案例教学不断强化,注重技能培养;学位论文质量标准明确,强调应用成果。兽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政策环境,理顺与国家兽医管理体制的关系;优先与国际接轨,做精做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