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
2023(268)
2022(279)
2021(233)
2020(164)
2019(425)
2018(347)
2017(560)
2016(485)
2015(580)
2014(607)
2013(425)
2012(377)
2011(328)
2010(360)
2009(287)
2008(248)
2007(209)
2006(179)
2005(144)
作者
(1029)
(818)
(772)
(712)
(487)
(413)
(402)
(341)
(307)
(296)
(290)
(277)
(274)
(262)
(247)
(245)
(242)
(241)
(228)
(222)
(222)
(211)
(209)
(198)
(195)
(193)
(191)
(179)
(179)
(175)
学科
教学(1148)
教育(1005)
理论(756)
学法(744)
教学法(744)
学理(598)
学理论(598)
研究(525)
管理(513)
政治(422)
思想(415)
中国(414)
德育(414)
思想政治(414)
政治教育(414)
治教(414)
(407)
经济(407)
(295)
学校(284)
(267)
(245)
企业(245)
研究生(242)
(227)
改革(225)
高等(223)
工作(201)
方法(194)
教学研究(191)
机构
大学(4680)
学院(4621)
研究(1346)
教育(1179)
职业(1147)
(1119)
管理(1118)
师范(1111)
技术(1100)
理学(1001)
(1000)
理学院(978)
管理学(911)
管理学院(903)
科学(875)
师范大学(853)
技术学院(833)
职业技术(820)
(810)
(805)
经济(744)
业大(694)
中国(673)
(657)
(648)
(645)
北京(641)
(612)
研究所(570)
中心(564)
基金
研究(3152)
项目(3152)
科学(2330)
教育(2155)
(1773)
编号(1654)
成果(1507)
课题(1497)
基金(1467)
(1409)
社会(1389)
(1365)
社会科(1280)
社会科学(1279)
(1096)
大学(1077)
国家(1071)
规划(979)
研究成果(933)
项目编号(933)
科学基金(891)
(885)
(880)
重点(867)
年度(813)
(802)
(793)
学生(787)
(785)
高校(770)
期刊
教育(3522)
中国(2158)
研究(1650)
职业(1031)
(788)
经济(788)
技术(768)
高等(706)
成人(654)
成人教育(654)
大学(615)
学报(589)
技术教育(555)
职业技术(555)
职业技术教育(555)
(540)
高等教育(513)
农业(464)
图书(418)
学学(414)
科学(392)
(380)
论坛(380)
(335)
管理(320)
(314)
教研(306)
高教(306)
职教(290)
书馆(274)
共检索到7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华丽  鲍威  李汉邦  
随着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大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正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所在。关注大学生学业成就,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很多国家都把能否有效提升学生学业成就,作为大学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目标,纷纷开展大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对由规模发展逐步转入内涵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一、国外大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典型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整体,由多个环节组成,缺少其中一个环节,教育教学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破旧的教学体系、重建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海琴  李晨  石海梅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试验田"。调查研究发现:(1)实验班的院校间差异突出,办学成效显著不同;(2)学习环境主要影响大学生的表层学习方式,对深层学习方式的作用有限,而且对普通班的影响更大,对实验班影响较小;(3)师生关系影响深层学习方式,同学关系影响表层学习方式;(4)两种课内外学习环境都只作用于表层学习方式,实验班学生需要更高挑战性、更切合其需求的科研与课程。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实验班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殷宝双  洪宝玲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需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创业能力,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守成  
作为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内容,国际化人才培养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是应对人才国际化的客观需求、增强我国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针对中国国情弘扬中国特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以培养出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兴旺  
市场经济潮流下的竞争激烈化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高速化条件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步为社会所重视,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则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其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诠释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究如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有指导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鹏飞  
作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的主体,高校在保证公派出国留学效益、做好公派研究生留学服务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面对新的留学形势,南京大学近年来不断调整公派研究生留学服务管理工作,由过去单纯的留学服务逐渐转变为主动、长期、全面的服务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拔尖人才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桥  谭小宏  
大学生创新对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却令人担忧。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应当重构大学生学业评价观,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推动学业评价的多元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宁  
当前许多大学生的实际职业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而KAB创业教育以人为本,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潜能,注重实践,培养大学生职业技能。高校开展的KAB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任重道远,缺乏优秀师资,应加大遴选和培养力度;受益群体比较单一,应普及到大学校门以外;对KAB创业教育的研究有待加强,这是KAB创业教育研究者和教育者们继续为之努力的方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田富俊  胡卫卫  
通过对大学生能力素质体系中各项能力的整合归类,构建了"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发展性能力"的大学生"三维能力"素质培养的基本框架,并基于280份用人单位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各项能力的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分制的"BPD培养模式",并从优化课程体系、实施分级分类培养、开展补短板教育、调整教学管理机制、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安兴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为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而人才培养本身是一项长远规划的历史工程,是一项难以一时测评效果如何的细致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到各类环节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尧成  朱孟君  戴正  
职业技能竞赛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受到政府、高校以及行业企业等各个层面的广泛重视。调查显示,高校的职业技能竞赛在主体认识、评价制度以及支撑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为此,要强化各类主体对于职业技能竞赛重要性的认识与支持,实施"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设利于职业技能竞赛开展的软硬件环境等,以有效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燕锋  姜峰  陈晓阳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华南农业大学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协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了"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的人才协同培养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组建了"温氏班""阿里创新班""索菲亚班"等多种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桂小敏  廖小春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石,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因此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的基础学科。当前,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网络文化冲击下,人们的语文水平逐渐下降,日常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堪忧。因此要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实现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提升语文的影响力,从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徐中玉、齐森华和谭帆的《大学语文》以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宗旨,探索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法,为大学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