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5)
2023(3607)
2022(3132)
2021(2990)
2020(2522)
2019(5768)
2018(6042)
2017(9735)
2016(6478)
2015(7618)
2014(8182)
2013(7381)
2012(6913)
2011(6376)
2010(6783)
2009(6027)
2008(6165)
2007(5896)
2006(5423)
2005(5176)
作者
(17451)
(14208)
(14070)
(13730)
(9097)
(6944)
(6726)
(5741)
(5468)
(5455)
(5001)
(4855)
(4768)
(4729)
(4564)
(4481)
(4364)
(4312)
(4232)
(4177)
(3981)
(3801)
(3663)
(3477)
(3447)
(3404)
(3251)
(3208)
(3090)
(2991)
学科
管理(15568)
(14643)
经济(14609)
(13156)
(10882)
企业(10882)
教学(8279)
教育(8253)
理论(7803)
中国(7003)
(6618)
(6018)
(5716)
学法(5395)
教学法(5395)
业经(4568)
学理(4524)
学理论(4524)
(4429)
银行(4418)
地方(4385)
(4308)
(4185)
农业(4120)
研究(3790)
(3595)
制度(3592)
方法(3487)
(3438)
(3415)
机构
学院(81418)
大学(79156)
研究(26240)
管理(23656)
(22097)
经济(21003)
中国(20559)
(18360)
(18081)
理学(17977)
理学院(17687)
管理学(17097)
管理学院(16929)
(16767)
师范(16629)
科学(16170)
(14653)
教育(14641)
(14544)
技术(14387)
职业(14145)
(13749)
中心(13524)
师范大学(12663)
(12655)
北京(12326)
(12239)
研究所(11708)
业大(10005)
财经(10001)
基金
项目(41759)
研究(37879)
科学(30597)
基金(23467)
教育(22454)
编号(19907)
(19777)
(19054)
成果(19020)
国家(18720)
社会(18278)
社会科(16930)
社会科学(16926)
(16061)
课题(15986)
科学基金(15101)
(14460)
项目编号(11535)
基金项目(11448)
(10751)
规划(10710)
资助(10534)
研究成果(10530)
重点(10224)
(9864)
(9705)
(9696)
阶段(9669)
(9213)
大学(9128)
期刊
(35237)
经济(35237)
教育(31997)
研究(30462)
中国(29102)
(13748)
(12377)
学报(11918)
技术(10991)
管理(10231)
(9961)
金融(9961)
职业(9872)
图书(9653)
大学(9097)
科学(8842)
农业(7709)
书馆(7611)
图书馆(7611)
学学(7339)
业经(6519)
(6263)
论坛(6263)
技术教育(6261)
职业技术(6261)
职业技术教育(6261)
(4927)
财经(4880)
财会(4730)
成人(4642)
共检索到151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伟  任立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先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要求和严峻挑战,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更加突出的战略意义。大力培养高素质师范生,为基础教育输送卓越师资,是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的重要任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天伦  沈文淮  熊建文  
卓越教师是在学科教学、学生培养和学科研究具有较深造诣,起着示范和带动作用的教师。在卓越教师的培养中,教育信念、教育理想、教育情感、教育知能和教育意志等是重要因素。华南师范大学通过构建协同化培养主体,设置层次化课程体系,形成多元化培养策略,形成立体化训练空间,探索多样化实习模式,突破了封闭式、单一性、知识性的培养传统,建构了开放式、协同化、系统化的培养体系,推进了卓越教师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兰菊  蔡玉俊  
随着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调整专业建设方向,有些专业招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在向博士层次提升。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高职内涵发展、“双高校”建设项目、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客观需求上均要以博士层次卓越职教师资为支撑和引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基于卓越职教师资培养探索构建“工学+教育学”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校—企—校”实践育人体系、教育学与工学“嵌入式”科研培养体系、全过程一体化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了高职博士层次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有效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定华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计划实施以来,有关省份院校在优选生源、协同育人、实践导向、加强师资和优先支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下一步,将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改革发展、做好交流指导、广泛示范辐射,努力开创教师教育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为了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来,教育部陆续推出和实施了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试验计划,诸如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等。这一系列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都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试图通过改革来突破长期以来束缚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既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职责,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赋予高等师范院校的光荣使命。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近年来深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广辉  冯建灿  
高等农业院校知识和人才荟集,广大农村资源丰富,校地联合共同培养现代化高效农业卓越人才,能够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的功效。"卓越园艺师培养计划"就是通过"一对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校地联合培养高效农业卓越人才新模式,寻求培养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现代化高效农业卓越人才的新途径,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创新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探寻新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响应教育部的"卓越计划",推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盐城师范学院于2010年12月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为了做好"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工作,盐城师范学院以生涯规划设计为卓越教师培养引"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文刚  黄秋红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之一,为此,企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就成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建设的难点与重点。本文主要结合燕山大学"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的情况,具体从企业培养的标准、目标、实施方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现阶段"卓越计划企业培养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安排,并就制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同类高校在对"卓越计划"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中提供借鉴和经验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娜  邸书灵  段淑凤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实践的特点,结合我国社会人才模式的需求,文章提出从基础理论、科技活动和科研实践"三维体"教学模式,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应用和就业的自信心,为我国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计算机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定清  
一、引言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教育部高教司开始研究制定"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针对部分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而提出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差,产学结合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不足40万人,且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伟  朱昱  
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我国机械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现状,针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改革三方面入手,守正创新,从而提高机械类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倩  欧阳骥  
教育部发起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为各行各业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该计划的实施要求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文章借鉴了欧美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珠江三角洲软件行业人才标准和需求调研结果,从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体系设置、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等几个方面探索了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和实施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蕾  黄大乾  黄文勇  曹广祥  房三虎  
基于广东区域农林业发展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质量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其动力基础来源于产学研各方的内在发展需求,以及科技、产业和市场等环境压力。主体的协同和信息的反馈,推动人才培养的互动协同。多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检验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合理性与有效度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辅小荣  何坚强  
高等工科院校以工程为导向的工程实践环节的实施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的一个关键。盐城工学院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通过深化校企结合形式,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分析工程需求,设计基于项目驱动的工程实践实施方案,为提高卓越工程师专业学生的工程职业素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徐向阳  付兴林  
"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心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是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的师范生素能教育,除了着力于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育的培养外,还应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培养方案。如何在专业领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和就业意向进行自我发展之外,更需要总体框架的设计。在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构建系统下,又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师范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