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6)
- 2023(7918)
- 2022(6617)
- 2021(6152)
- 2020(5293)
- 2019(11483)
- 2018(11432)
- 2017(21748)
- 2016(12001)
- 2015(12996)
- 2014(12652)
- 2013(12512)
- 2012(11704)
- 2011(10623)
- 2010(10839)
- 2009(10192)
- 2008(10038)
- 2007(9264)
- 2006(8444)
- 2005(7540)
- 学科
- 济(46840)
- 经济(46793)
- 农(45156)
- 业(38913)
- 农业(29981)
- 管理(23810)
- 方法(16021)
- 企(15509)
- 企业(15509)
- 中国(14705)
- 业经(14553)
- 数学(14500)
- 数学方法(14336)
- 学(12912)
- 制(11563)
- 地方(10995)
- 险(10953)
- 保险(10860)
- 环境(10503)
- 农业经济(10131)
- 发(9896)
- 银(9847)
- 银行(9817)
- 行(9423)
- 村(9080)
- 农村(9063)
- 财(8884)
- 融(8575)
- 金融(8574)
- 策(8193)
- 机构
- 学院(169597)
- 大学(165034)
- 济(67818)
- 经济(66339)
- 研究(64785)
- 农(60288)
- 管理(59901)
- 中国(53793)
- 理学(51267)
- 理学院(50625)
- 管理学(49407)
- 管理学院(49166)
- 农业(46605)
- 科学(44740)
- 业大(38237)
- 京(36041)
- 所(35257)
- 研究所(32434)
- 中心(30731)
- 财(29215)
- 农业大学(28433)
- 江(27454)
- 省(24464)
- 业(24069)
- 院(22854)
- 财经(22708)
- 科学院(22459)
- 北京(22282)
- 范(21285)
- 州(21192)
- 基金
- 项目(118815)
- 科学(92190)
- 基金(86527)
- 研究(80516)
- 家(79496)
- 国家(78782)
- 科学基金(65208)
- 社会(51144)
- 省(47947)
- 社会科(47923)
- 社会科学(47909)
- 基金项目(46579)
- 自然(44582)
- 自然科(43417)
- 自然科学(43398)
- 自然科学基金(42595)
- 划(40283)
- 资助(34870)
- 教育(33413)
- 农(33082)
- 编号(31890)
- 重点(27546)
- 发(27138)
- 部(25256)
- 计划(24686)
- 创(24014)
- 成果(23852)
- 科研(23328)
- 业(23192)
- 科技(22930)
共检索到259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丽 李霜 雷雨辰 荆杰 邓悦 张伟平 钱静 李涛
为研究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和微塑料污染状况和空间分布,选取河南省开封市某典型农田为研究区域,对土壤重金属(Cr、Ni、Cu、Zn、Cd、Pb)和微塑料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和微塑料污染状况进行空间分析,并利用内梅罗(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和微塑料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微塑料污染,其重金属污染Nemerow指数为2.51,处于中度污染水平;重金属-微塑料复合污染Nemerow指数平均值为2.62,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污染负荷指数法表明,研究区土壤已开始受到重金属和微塑料的污染,其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为1.32,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重金属-微塑料复合污染综合污染负荷指数为1.26,处于轻度污染水平。此外,土壤Cr、Ni、Cu、Zn、Cd和Pb的含量均值分别为49.24,28.29,29.67,68.69,0.29,22.28 mg·kg~(-1),分别是河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0.92,1.14,1.39,1.06,3.22,1.55倍,这表明开封典型农田土壤中的Cd和Pb不仅受成土母质的影响,还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微塑料平均丰度为694.35 n·kg~(-1),高于背景值1.45倍。同时,重金属和微塑料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南半部分土壤Cd、Ni和Cu这3种元素较高,应当是由灌渠污泥施肥所造成的;道路两侧土壤Pb、Zn和微塑料含量较高,以及机井附近土壤Cd、Zn和微塑料含量出现高值,可归因于人类活动干扰的结果。人类活动是土壤环境微塑料输入的主要途径,再加上开封冬冷夏热的气候条件,推断开封典型土壤中微塑料含量高于背景值的原因可能是农膜的使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磊
[目的]通过测定秦巴山区巴中市农田土壤中镉(Cd)、铅(Pb)、锌(Zn)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为农田重金属防治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文章采用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综合评价巴中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巴中市农田土壤锌平均含量比四川省丘陵地区背景值高6.78%,而镉和铅含量均未超出其背景值,总体评价良好,但各检测点之间差异较大,镉含量最多超出背景值5.7倍。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1.10,接近清洁状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其最小值为15.94,最大值为177.74,平均值为35.38。[结论]巴中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基本处于低度风险级别,但各地块污染程度不尽一致,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措施治理土壤污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孟飞 张建 单宝艳
对上海浦东新区农田土壤中Cu、Zn、Pb、Cd、Cr、Hg、As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7种重金属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结果显示,Pb、As、Hg的积累不显著,而Cu、Zn、Cd、Cr平均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结构分析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性,其中Cd、Cr、As的变程分别为11.54、11.0、7.0 km,其余重金属的变程范围为0.81~1.73 km。采用克里格和逆距离加权插值法得到了浦东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单指标评价结果分布图,发现土壤质量受Zn、Cu、Cd、Cr的影响较大,而受Pb、Hg、As的影响较小,在分布上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庆辉 王贵 朱晋 程莉 同丽嘎 赵捷
【目的】评价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Pb、Cr、Cu、Zn、Ni 5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包头市南郊四道沙河流域的麻池乡城梁村,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采样点,按照"梅花形"布点取样采取农田表层0~20cm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Pb、Cr、Cu、Zn、Ni元素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还不到污染级,但除Cu含量基本接近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外,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德刚 刘艳红 全舒舟
选取云南省绿春县规东河片区、松东河片区、二号桥河片区为样区,分析了样区土壤重金属Pb、Cr、Cu和Zn的分布特征,与云南土壤背景值作参比,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样区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梯田土壤重金属含量Pb在11.964~28.558 mg/kg,平均为19.520 mg/kg;Cr在7.168~18.747 mg/kg,平均为10.923mg/kg;Cu在9.359~27.715 mg/kg,平均为14.383 mg/kg;Zn在21.194~41.782 mg/kg,平均为33.985 mg/g。采样区各元素含量均低于云南土壤背景值...
关键词:
哈尼梯田 土壤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金文奖 侯平 张伟 梁立成 俞飞
为揭示温州鳌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分别采集该河流的表层底泥与河岸土壤,合计31组,共62个样品。样品经处理后使用光谱仪X-MET 7000测量重金属质量分数,使用土壤背景值、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潜在生态评价法分析其中的重金属铬、铜、锌、镍和铅质量分数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除铅外,河岸土壤与表层底泥中的其他4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温州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P0.05),海口涌潮河水回流是主要原因,而底泥中镍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岸边土壤(P<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立成 余树全 张超 钱力 齐鹏
以浙江省五金工业之都——永康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181个表层土壤样品,对样品中钛、铬、锰、钴、镍、铜、锌、砷和铅共9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及分析,计算单因子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永康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利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分析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9种土壤重金属元素中,钛、铬、锰、镍、铜、锌、钴和铅等8种元素的均值超过了金衢盆地土壤背景值,砷元素均值略低于金衢盆地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富集。(2)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智明 王彬 祝文烽 王松良 Claude Caldwell 王建明
以福建省明溪县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耕层土壤(0-20 cm)样品88个,测定其Cd、Cu和Pb等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Arc GIS软件分析其农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险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域农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与环境污染.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Cd、Cu和Pb平均含量分别为0.0119、13.9606和6.8480mg·kg-1,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Cd、Cu和Pb等3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为22%-386%,大小排列顺序为Cd>Pb>Cu;在空间分异上,Cd和Pb元素的空间相关性较强,Cu元素的空间相关性较弱;Cd的高含量区集中于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良玉 范稚莲 陈海凤
利用淋洗方法研究硝酸铵、磷酸二氢铵和草酸铵3种铵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淋洗液中Zn浓度下降,草酸铵在低浓度时下降幅度大,而高浓度下降较小;淋洗液中的Pb浓度随淋洗剂浓度及淋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草酸铵处理的增加较大。草酸铵使土壤保持碱性状态,而硝酸铵和磷酸二氢铵则使土壤保持酸性状态。淋洗液的电导率随着淋洗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草酸铵处理的增加明显。玉米能够在经过铵盐修复过的土壤上发芽生长,草酸铵修复的植株生物量最高,且植株Zn含量最低;高浓度磷酸二氢铵修复的植株Pb含量最高,是中、低浓度修复的7.3和9.1倍,而不同浓度硝酸铵和草酸铵修复对植株Pb含...
关键词:
铵盐 土壤淋洗 重金属 土壤修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素娟 肖玲 孙科 张耀华 关帅朋 程冬鸽
通过实地采样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研究了蓝田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土壤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水平方向上,距冶炼厂100m处的表层土壤污染最重,Pb、Zn、Cu、Cd含量均严重超标,分别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3.833、0.630、2.510、36.349倍。随着距离的增大,重金属含量大体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分布状况;剖面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从表层到深层递减,0-35cm范围各层含量变化幅度较大,35cm以下基本上趋于稳定。从地积累指数来看,表层土壤和剖面土壤各样点的主要污染因子...
关键词:
冶炼厂 农田 重金属 分布规律 污染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科堰 范成五 刘桂华 柴冠群 吴正卓 秦松
【目的】了解喀斯特地区小尺度区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生态风险,为利用土地功能和保护耕地土壤环境提供参考。【方法】在黔西南中部某农用地土壤上共布设27个点位,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分析测定pH与Cd、Hg、As、Pb、Cr、Cu、Zn和Ni等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为评价标准,分析其分布特征、生态风险和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pH为5.46~8.07,重金属Zn、Cr、Pb、Ni、As、Cu、Cd与Hg平均含量分别为154.24、153.71、64.25、61.76、50.38、49.86、0.41和64.25 mg/kg。研究区农用地土壤受As和Cd污染指数分别为1.68和1.38。8种重金属的危害指数(I_R)为69.00,小于生态危害下限(I_R=150)。Cd与Pb, Hg与As、Cu、Zn、Ni, As与Cu、Zn、Ni、Cr, Cr与Cu、Zn、Ni, Cu与Zn、Ni, Zn与Ni间分别具有同源性,存在复合污染。As、Hg、Cr、Cu、Zn、Ni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57.565%,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长期含重金属化肥施用造成;Cd和Pb在第二主成分中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80.277%,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成土母质中含量较高。【结论】研究区农用地土壤pH为5.46~8.07,已受不同程度As和Cd污染;Cr和Ni污染处于尚清洁范围;Hg、Pb、Cu和Zn处于清洁范围。污染程度为轻微生态危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谷蕾 宋博 仝致琦 马建华
在连霍高速公路运营时间不同的湾刘和小王庄断面,按照距离公路的远近不同布设采样点,对路旁土壤重金属(Cd、Cu、Pb、Zn、Ni、Cr)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运营时间较长的湾刘断面(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状态)路旁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小王庄断面(总体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状态)。随着距公路路基距离的增加,多数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风险呈不规则偏态分布。湾刘断面的RI峰值出现在距路基50~100m之间,小王庄断面出现在距路基35 m处。土壤Cd是最主要的风险因子,对RI的贡献率平均为61.39%。土壤污染物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应根据所研究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对H 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级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浩 周春财 徐仲雨 王兴明 刘桂建
以淮北矿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311个土壤样品,测定了Cr,Ni,Cu,Zn,Pb,As的含量,研究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对土壤重金属进行环境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富集,其中Zn元素富集程度最高.Cu,Zn和Pb元素的富集是由煤炭开采、化肥使用和交通运输等人为因素引起的,Cr和Ni元素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As的空间分布主要与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有关.环境评价结果显示,淮北矿区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未污染或轻度污染状态,生态风险轻微,环境质量良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大伟 卞新民 许泉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备受关注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有密切联系,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以江苏省南通市为研究区,利用采样点实测数据,借助神经网络模型(ANN)并结合3S技术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动态分布进行描述,并对各个空间位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智能地学习各个样点的空间位置与该点各重金属含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先设计好的分类评价模式,并能够稳健地对各个空间插值点处的重金属含量和各个位点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价。结论显示,南通市大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轻,但也存在局部地区的严重污染。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提...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3S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继舟 吕品 于志民 王立民
为了解三江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并摸清其来源,通过野外调查取样,结合地统计学和经典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三江平原农田土壤Cd、Cr、Pb、Cu、Zn、Ni、Hg及As含量的空间变异与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Hg的变异系数为100%,属于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其他7种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为34.68%~51.93%,具有中等空间异质性。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斑块状、条带状、大斑块状零星块状分布特征。三江平原农田土壤中Pb、Ni和Zn的平均值低于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其他5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即表现为累积的特征,但8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均未超过(GB 15618-1995)国家二级标准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