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5)
- 2023(11058)
- 2022(9152)
- 2021(8735)
- 2020(7141)
- 2019(16167)
- 2018(15509)
- 2017(27644)
- 2016(14566)
- 2015(16302)
- 2014(15393)
- 2013(14941)
- 2012(13963)
- 2011(12861)
- 2010(13301)
- 2009(12432)
- 2008(11261)
- 2007(9816)
- 2006(8980)
- 2005(8396)
- 学科
- 济(45273)
- 经济(45228)
- 管理(42177)
- 业(41169)
- 企(36394)
- 企业(36394)
- 融(26372)
- 金融(26372)
- 中国(24698)
- 银(23960)
- 银行(23944)
- 行(23385)
- 技术(16043)
- 方法(15272)
- 财(14701)
- 制(14149)
- 业经(13268)
- 农(13007)
- 学(12999)
- 地方(12822)
- 数学(12358)
- 数学方法(12134)
- 技术管理(11823)
- 理论(11647)
- 中国金融(11169)
- 图书(10696)
- 书馆(10133)
- 图书馆(10133)
- 务(9482)
- 财务(9459)
- 机构
- 大学(187994)
- 学院(182710)
- 济(70863)
- 管理(69426)
- 经济(69000)
- 研究(64828)
- 中国(58050)
- 理学(57316)
- 理学院(56571)
- 管理学(55572)
- 管理学院(55164)
- 京(40074)
- 科学(37458)
- 财(36156)
- 中心(33520)
- 所(31202)
- 江(30678)
- 范(28236)
- 研究所(28011)
- 师范(27983)
- 财经(27097)
- 州(26318)
- 北京(25880)
- 农(25414)
- 经(24704)
- 院(23928)
- 图书(23711)
- 书馆(23040)
- 图书馆(23039)
- 师范大学(22614)
- 基金
- 项目(120113)
- 科学(95138)
- 研究(94569)
- 基金(84893)
- 家(72950)
- 国家(72259)
- 科学基金(62579)
- 社会(59197)
- 社会科(56097)
- 社会科学(56086)
- 省(47832)
- 基金项目(44787)
- 教育(43612)
- 编号(40556)
- 划(39961)
- 自然(37126)
- 自然科(36336)
- 自然科学(36332)
- 成果(35751)
- 自然科学基金(35726)
- 资助(31834)
- 创(31456)
- 创新(28372)
- 课题(27632)
- 重点(27604)
- 项目编号(26761)
- 发(26652)
- 部(25459)
- 国家社会(24955)
- 年(23773)
共检索到320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陆伟
时光荏苒,《图书情报工作》已经走过了65年的历史,作为期刊的副主编,也作为她的忠实作者和读者,我谨表示由衷的祝贺。在我的印象中,《图书情报工作》一直扮演着拓新者和变革引领者的角色。她是新中国创立的第一份图书情报学刊物,是第一本被正式批准并由邮局公开发行的图书情报学期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2021年是《图书情报工作》创刊65周年,也是图情档学科建设的关键之年。在新时代环境下,图情档学科建设需要面向图情档实践创新需求解决学科发展的理论与学术问题,同样,图情档实践一线也要着力于图情档实践创新发展中的新问题与新能力。籍此创刊65周年之际,《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于2021年6月24-27日在吉林省延吉市主办"学科建设与实践创新"高端学术论坛暨青年学者论坛,论坛由东北师范大学承办,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宁吉喆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统计研究》已经走过35个春秋。35年来,《统计研究》秉承"交流科研成果、繁荣学术研究、创新理论知识、推动实际工作"的办刊宗旨,以统计科学特有的方式见证历史、反映现实、引导未来,成为集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为一体,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统计研究》于1984年创刊,由中国统计学会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主办。从最初的不定期出版、季刊、双月刊,扩展为今天的月刊;从最初服务于学会交流的小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方卿
我国有素有"逢五一小庆,逢十一大庆"的传统。今年恰逢《图书情报工作》创刊65周年,我以为,"大庆"一番也不为过。因为这一庆祝活动完全可以与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的精神相结合,以促进学术期刊从业者牢记嘱托,坚守初心,服务学术,将学术期刊建设成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平台和窗口。
关键词:
《图书情报工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鹏翼
2013年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的第一篇文章《公众议题知识库的多层本体设计》,开启了我和《图书情报工作》这段美好的学术缘分。由于在海外读博期间对国内的学科发展了解和追踪不够,入职后在中文论文的写作和投稿过程中屡屡碰壁的我,一直在寻找契合的中文期刊和本土关注的研究问题。从那时开始按期阅读几家重要的中文期刊,《图书情报工作》是我全面了解我国图情档学科研究热点和学者的起点。
关键词:
《图书情报工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玉海
图书犹药可医愚,情报为方能达聪。在《图书情报工作》(以下简称《工作》)创刊65周年之际,作为该刊忠实的读者和第十、十一、十二届编委会委员,对该刊走过的光辉历程致以崇高的敬意,对该刊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并表示热烈的祝贺!学术期刊的根本宗旨是发表学术观点和科学重大发现,传播学术思想。在当今时代,
关键词:
《图书情报工作》 学科使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久珍
2021年是《图书情报工作》创刊的65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种巧合,让《图书情报工作》除了纪念的意义外,更增添一份学术责任的反省与思考。我很高兴能以副主编的身份和大家一起分享感想,也特别要向《图书情报工作》道贺:学术刊物包万象,学界名气广且盛,
关键词:
《图书情报工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费成
实践升华 理论先导──纪念《情报理论与实践》创刊30周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马费成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事今年元月是《情报理论与实践》创刊30周年纪念,我仅向辛勤耕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编材部全体同志表示热烈而诚挚的祝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从1950年10月创刊至今,《中国金融》杂志就与中国金融业相伴成长,已历经65个春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全国性的金融刊物,也是很长时期内金融系统唯一的报刊杂志,《中国金融》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专业化办刊方向,坚持用中国视角看金融业发展,权威解读金融方针政策,深入研究金融现实问题,密切跟踪金融前沿理论思想,大力弘扬先进金融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金融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透过65年来817期的《中国金融》,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金融改革的政策轨迹、金融理论的演进历程、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以及金融业态的更新成长。在这样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背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孟连生
时光荏苒,往事如昔,《图书情报工作》已经走过了55年的发展历程,在编辑部和杂志社一代代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期刊坚持改革创新,密切结合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实践,组织学术研究,开展理论探讨,传播学术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期刊自身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盛小平
在举国上下共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图书情报工作》(以下简称《工作》)喜迎55华诞。从创刊至今,《工作》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可喜可贺。《工作》既是国内图书情报界期刊的一面旗帜,也是培育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的一片沃土,还是笔者的一位良师益友。作为一位忠实的读者和多年的作者,特以此文庆其生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闫慧
回望《图书情报工作》创刊65年的学术道路,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本紧扣时代脉搏、引领学科潮流的刊物,她是新中国历史上创刊时间最早的图书情报领域学术期刊,最早改为半月刊,率先成立青年编委会,影响因子长期位居一级学科内期刊前列,等等。这一系列记录造就了她的不平凡。
关键词:
《图书情报工作》 社群信息学 知识图谱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广建
时光荏苒,《图书情报工作》已经走过了65个春秋。65年来,作为新中国创办的首个图书情报学专业刊物,《图书情报工作》始终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弘扬学术精神、推动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以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创新性、实用性为标准,在促进学术交流、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了图书情报领域专业刊物中的领跑者。近年来,《图书情报工作》侧重于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服务与图书情报工作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孔祥毅
从建立人民金融体系到学习苏联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列宁说:"没有大银行,社会主义是不能实现的。""大银行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国家机关。"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中国革命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日根据地里,为了民族解放,就建立了根据地银行。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