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4)
- 2023(9380)
- 2022(7136)
- 2021(6088)
- 2020(4564)
- 2019(10133)
- 2018(10042)
- 2017(18725)
- 2016(10262)
- 2015(11391)
- 2014(11628)
- 2013(11252)
- 2012(10633)
- 2011(9833)
- 2010(9943)
- 2009(9105)
- 2008(8893)
- 2007(8148)
- 2006(7734)
- 2005(7497)
- 学科
- 济(51158)
- 经济(51112)
- 业(26477)
- 管理(25994)
- 中国(20307)
- 地方(20025)
- 企(18005)
- 企业(18005)
- 农(17690)
- 业经(14563)
- 农业(12474)
- 发(12338)
- 地方经济(10730)
- 环境(10711)
- 方法(10432)
- 学(10051)
- 融(9886)
- 金融(9886)
- 银(9733)
- 银行(9716)
- 行(9534)
- 发展(9431)
- 展(9407)
- 制(8832)
- 数学(8275)
- 数学方法(8212)
- 产业(8205)
- 技术(8148)
- 贸(7846)
- 贸易(7835)
- 机构
- 学院(150019)
- 大学(145470)
- 济(62100)
- 经济(60716)
- 研究(60313)
- 管理(51058)
- 中国(45987)
- 理学(41792)
- 理学院(41243)
- 管理学(40479)
- 管理学院(40214)
- 科学(37364)
- 京(33042)
- 所(31697)
- 农(29084)
- 研究所(28569)
- 财(27849)
- 中心(26528)
- 江(25223)
- 范(22857)
- 师范(22615)
- 农业(22344)
- 业大(22209)
- 院(22007)
- 北京(21777)
- 州(20939)
- 省(20744)
- 财经(20716)
- 科学院(18847)
- 经济学(18753)
- 基金
- 项目(95305)
- 科学(74724)
- 研究(71761)
- 基金(65570)
- 家(57684)
- 国家(57116)
- 科学基金(48070)
- 社会(45563)
- 社会科(43136)
- 社会科学(43127)
- 省(40180)
- 基金项目(34272)
- 划(32712)
- 教育(30842)
- 编号(29378)
- 自然(28650)
- 发(28439)
- 自然科(27912)
- 自然科学(27906)
- 自然科学基金(27349)
- 资助(25208)
- 成果(23924)
- 发展(23217)
- 展(22798)
- 重点(22417)
- 课题(22081)
- 创(19836)
- 部(19054)
- 国家社会(18819)
- 创新(18620)
共检索到250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志诚
海河平原在太行山的下游,是河北省海河水系的冲积平原,总面积61766km~2,是黄淮海大平原的一部分.开发海河平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建设河北的大事.为使这一开发工作卓有成效,顺利达到预期目的,现就开发海河平原与绿化太行山的联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印嘉祜
一、问题提出太行山区,系南自河南省、河北省及山西省三省交界之处,沿晋、冀两省相接壤之地,向北蜿蜒不断的石质山岭,岭间黄土丘陵、冲积河谷及山间盆地延伸,南北长达五百公里,总面积一亿七千万亩的广大山区。该地区从西南向东北形成孤形山岳地带,南起黄河沿岸,沿中条山、太岳山、太行山、系舟山、五台山、北抵恒山及燕山接壤之桑干河谷地;西以忻定盆地与汾河东侧断陷谷地、盆地为界;东以山区东缘与华北平原相交处为界。共涉及到冀、晋、豫、京四省(市)的105个县(市、区),其中大部分平均海拔一千米的广大山区,属于海河流域。从其自然地理位置而言,正好形成京、津华北大平原的天然屏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铁山 孙吉定 张金香
1自然植被现状太行山地跨3省1市,总面积11.4万km~2,是宝贵的国土资源.经过40多年的努力,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例,从建国初期的不足3%,发展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徐师
山西省太行山绿化工程已经建设了30年,2015年底与1985年相比,森林面积达107.8万hm~2,增加62.94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8.26%,增加16.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4264万m~3,林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文章用量化指标对30年建设成效进行了货币化评估,其结果为:生态效益为945.77亿元;经济效益为52.52亿元;社会效益为327.74亿元。对太行山绿化工程今后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包括:强化舆论宣传,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补偿标准,实行经营补贴,发展林下经济,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大力发展混交林。
关键词:
太行山绿化 效益评估 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桂香 李亚娜
根据河南太行山区目前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提出了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进行造林育林,治山治水,并强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保证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治理与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河南太行山区 生态工程建设 综合开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耀升 翟洪波 田野
太行山绿化工程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之一,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影响着工程建设规模和质量。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太行山绿化工程各项调查统计数据,在总结工程建设历程和建设成效的基础上,从太行山工程体系布局、森林资源、生态功能、经济社会功能等自身可持续性以及政策环境、科技支撑、资金投入等外部环境可持续性两方面对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对太行山绿化工程后续建设提出初步建议。
关键词:
太行山 绿化工程建设 可持续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耀升 翟洪波 田野
太行山绿化工程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之一,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影响着工程建设规模和质量。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太行山绿化工程各项调查统计数据,在总结工程建设历程和建设成效的基础上,从太行山工程体系布局、森林资源、生态功能、经济社会功能等自身可持续性以及政策环境、科技支撑、资金投入等外部环境可持续性两方面对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对太行山绿化工程后续建设提出初步建议。
关键词:
太行山 绿化工程建设 可持续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宏伟
根据晋西北和太行山"两区"各县域的特点及其经济发展状况,选择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确立本地区的优势产业,使之成长为能够代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产业,带动县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从而使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实现在"两区"开发战略中整个县域经济循环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任涵 张静静 朱文博 王丽园 张立娟 朱连奇
山地作为陆地表面的特殊地域单元,地形起伏较大,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全球变化信号有放大作用。因此,研究山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对于权衡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nVEST模型,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并从地形起伏度视角,对太行山淇河流域2000-2015年生境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期间,淇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耕地、林地面积逐渐减少,草地、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2)流域整体生境质量较好,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均超过0.7,且2015年有明显提升。(3)淇河流域的生境质量变化受地类变化影响较大。耕地、草地、建设用地由于受到过人为干扰的影响,其生境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采伐、毁林开荒等行为导致林地的生境也开始缓慢退化,但由于林地的植被覆盖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加上逐渐开始对其进行恢复,生境质量水平依然较高。(4)该流域生境质量在地形起伏度上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平坦区和微起伏区以一般等级生境质量为主,小起伏区和中起伏区则以高度重要和极重要等级生境质量为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晓芬 冯伟 杨军芳 孙丽敏 杜金钟 王素英 赵志兰
研究了在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土壤肥力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条件下冬小麦磷、钾丰缺指标,采用以缺肥区与全肥区的籽粒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回归关系进行分级的方法,确定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的丰缺指标:测定值(P)33.3 mg/kg为丰富。土壤有效钾的丰缺指标:测定值(K)
关键词:
太行山山前平原 冬小麦 磷、钾丰缺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素丽 刘孟朝 徐明岗
针对太行山山前平原生态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氮储量偏低,增产潜力下降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进行小麦培肥定位试验,研究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培肥的影响。设5个处理:①对照(不施肥);②NPK化肥;③秸秆还田;④NPK化肥+秸秆还田;⑤NPK化肥+有机肥。结果表明,NPK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其作用优于化肥配合等养分含量的秸秆直接还田。相对于对照,不同肥力地块产量增加75.64%~79.7%,增稳系数增加3.03~3.19,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14.59%~19.2%,5.7%~14.81%,10.38%~24.30%,8.63%~1...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艳东 刘国珍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是土地整治活动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规划设计,确定项目的规模、位置、新增耕地面积、工程内容等建设任务目标,并对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做出详细设计,是指导项目实施的重要技术依据,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项目建成后的效益。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以及建成后的效益性,必须把好项目设计关。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郅润明
山西太行山、晋西北革命老区,是我国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太行山、晋西北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深入分析当地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当地旅游产业的七大政策与项目建议,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太行山 晋西北革命老区 旅游开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团荣 刘占朝 马建平 王立安 张麦记
根据太行山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及林业资源特点,提出了该区生态林业的发展战略及开发模式。认为不同类型生态林业示范区的建立要有各自的特色,采取长短结合、试验—示范—推广一条龙运作方式,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少华
河南南太行旅游区是河南省旅游重点发展地区,虽然旅游业起步较晚,但由于旅游资源丰富,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区域内部旅游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本研究基于旅游竞争态理论,对南太行旅游区5市的旅游市场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区域内部各市旅游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为制定南太行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研究发现:南太行5市在旅游接待人次数和旅游总收入方面均呈正增长,说明南太行旅游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但区域内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激烈竞争,焦作南太行山水旅游产品对其他地市旅游产品形成阴影效应,使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必须采取措施,促使南太行区域旅游业协调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南太行旅游区 旅游竞争态分析 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