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6)
2023(13038)
2022(10982)
2021(10066)
2020(8203)
2019(18743)
2018(18550)
2017(36657)
2016(19785)
2015(22352)
2014(22461)
2013(22405)
2012(21290)
2011(19558)
2010(20239)
2009(19374)
2008(19443)
2007(17920)
2006(16521)
2005(15600)
作者
(57633)
(47890)
(47600)
(45593)
(30737)
(22760)
(21783)
(18252)
(18155)
(17466)
(16419)
(15848)
(15593)
(15476)
(15187)
(14733)
(14176)
(13966)
(13860)
(13706)
(12365)
(11759)
(11678)
(10886)
(10856)
(10851)
(10794)
(10791)
(9576)
(9398)
学科
(89259)
经济(89143)
管理(64604)
(62752)
(50902)
企业(50902)
方法(30016)
中国(29402)
(26536)
(26532)
数学(25848)
数学方法(25577)
(23986)
地方(22458)
业经(21520)
(18890)
银行(18875)
(18262)
(17463)
金融(17461)
农业(17319)
(17004)
贸易(16986)
(16509)
(15909)
(15532)
财务(15485)
财务管理(15446)
(15376)
企业财务(14734)
机构
学院(294401)
大学(292593)
(130741)
经济(127919)
管理(111425)
研究(104320)
理学(93193)
理学院(92212)
管理学(91010)
管理学院(90428)
中国(83420)
(67867)
(62837)
科学(56595)
(52347)
财经(51106)
(47472)
中心(46842)
(46053)
研究所(46043)
(42883)
北京(41040)
经济学(39876)
(38330)
师范(38029)
(37780)
(37717)
财经大学(37493)
业大(36063)
经济学院(35717)
基金
项目(175745)
科学(139422)
研究(136178)
基金(126482)
(107423)
国家(106436)
科学基金(91390)
社会(87846)
社会科(83465)
社会科学(83448)
(68120)
基金项目(65121)
教育(62416)
(56981)
编号(56201)
自然(54783)
自然科(53449)
自然科学(53437)
资助(52703)
自然科学基金(52475)
成果(48442)
(42592)
(40445)
课题(40373)
重点(39592)
(38322)
(36674)
(36180)
国家社会(35945)
教育部(35385)
期刊
(160352)
经济(160352)
研究(100817)
中国(65687)
(52583)
管理(46228)
(41478)
(39094)
金融(39094)
科学(36465)
学报(36166)
教育(34850)
大学(29380)
农业(27462)
学学(27355)
业经(26715)
财经(26259)
技术(25918)
经济研究(25508)
(22588)
问题(21295)
(18681)
国际(17186)
技术经济(14914)
理论(14650)
世界(14639)
现代(14539)
商业(14238)
(13692)
论坛(13692)
共检索到481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尚学  
一储蓄的生长和投资的形成(以下称为“储蓄——投资”机制),是经济成长的基本条件。高速度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高品质的物质技术和高效率的“储蓄——投资”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高效率的“储蓄——投资”机制一般表现为储蓄和投资都是开放性的和创造性的。开放性,是指社会经济活动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是储蓄的主体,同时又都是投资的主体,社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先炳  
努力增加储蓄是1986年我国经济工作应该着重抓好的四件大事之一,更是银行系统的艰巨任务,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今年储蓄净增额的指标。在最近几年储蓄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1978~1985年间,居民储蓄存款年递增率高达33.9%,198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23亿元),强调努力增加储蓄有多大可能?换言之,居民储蓄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还有多大潜力可挖?这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天祀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问题张天祀一、“九五”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面临的问题“九五”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完善和优化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有效配置城乡居民部门的总储蓄构成,即:部门内部实物投资与净金融投资的关系;二是如何把居民部门巨额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赛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赛成  
居民储蓄趋势与银行储蓄策略钟赛成在市场经济中,居民成为独立的、重要的市场主体,依据市场环境,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居民经济生活中无足轻重的储蓄活动,现已成为居民最重要的经济行为,并在整个市场主体活动中,呈日益发展、壮大之趋势。可以说,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江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变迁与金融效率王江一、储蓄投资职能的分离与金融制度1从金融交易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与其它商品交易或交换活动一样,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产权的界定和有效保护,是其形成与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在提高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谷军  
论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变革严谷军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没有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便没有经济增长。而资本最终来自储蓄,但储蓄本身并不能确保资本的形成,只有当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持。因此,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佘运九  
高的储蓄率为我国投资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高储蓄不一定能转化为高投资,转化为投资的部分也不一定是能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有效投资,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选择问题。在现代经济中,通过金融机制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贺学会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探讨湖南财经学院贺学会一、问题的提出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们通常证明或者设定储蓄和投资是相等的。实际上,储蓄与投资的等量关系必须以经济均衡为前提。然而经济均衡井不是经济运行的常态,相反,经济的现实运行是非均衡的。这就决定了经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丛湘萍  孙凯  
理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建立储蓄投资新机制丛湘萍,孙凯经济增长的第一或持续推动力是投资,经济增长依赖于投资,而投资来源于储蓄,只有当投资率与储蓄率均衡时,经济增长才是有保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是以高储蓄率为基础的高投资率。从一般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李树荣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是从内陆地区向沿海进而向海外(南洋及周边国家)逐渐扩散的。与之相反,中国的近代文明却是从沿海地区逐渐进入内陆地区的。当西方列强的尖船利炮夹带着鸦片强行敲开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的大门时,近代和现代工业文明及其西方文化也随之从海上输入中国。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西亦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1876年,广西北海市就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而成为西南诸省和广东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中国儒家哲学一向倡言"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指人人都有成为圣贤的潜力和可能。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早已指出,人确实是有无穷潜力的。如何激发人在科学、思想、能力等各方面的潜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实践问题。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碧云  
高储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关系;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诸多摩擦。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分析,我们认为,市场主导型模式是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目标模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必须以制度建设为路径选择并着手进行相应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