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4)
2023(10726)
2022(8791)
2021(8014)
2020(6347)
2019(14401)
2018(13775)
2017(26741)
2016(14204)
2015(15608)
2014(15456)
2013(15248)
2012(14656)
2011(13336)
2010(13845)
2009(12942)
2008(12149)
2007(10795)
2006(9724)
2005(9466)
作者
(40685)
(33745)
(33295)
(31756)
(21680)
(16255)
(15179)
(12958)
(12951)
(12158)
(11474)
(11359)
(11012)
(10912)
(10678)
(10515)
(9869)
(9719)
(9639)
(9592)
(8622)
(8290)
(8132)
(7769)
(7703)
(7619)
(7479)
(7464)
(6899)
(6746)
学科
(62829)
经济(62762)
(39780)
管理(36083)
(30864)
企业(30864)
(27891)
金融(27891)
中国(26483)
(25207)
银行(25193)
(24564)
地方(21193)
方法(19945)
(17412)
(17112)
数学(16910)
数学方法(16773)
业经(15572)
(15363)
(13271)
贸易(13256)
(12873)
农业(12525)
中国金融(11345)
(11136)
(11106)
财务(11078)
财务管理(11054)
(10827)
机构
学院(198044)
大学(195202)
(86967)
经济(85132)
研究(74745)
管理(69391)
中国(63742)
理学(57929)
理学院(57212)
管理学(56372)
管理学院(55996)
(43169)
科学(42607)
(42155)
(38284)
中心(35550)
研究所(34288)
(33901)
财经(33166)
(30692)
(30144)
经济学(27962)
北京(27452)
(26720)
(26641)
师范(26355)
农业(26167)
业大(26141)
(25979)
经济学院(25203)
基金
项目(124845)
科学(98253)
研究(93911)
基金(89499)
(77642)
国家(76926)
科学基金(65365)
社会(60567)
社会科(57731)
社会科学(57719)
(49419)
基金项目(46278)
教育(41993)
(41286)
自然(39624)
自然科(38727)
自然科学(38716)
自然科学基金(38037)
编号(37231)
资助(37007)
(33222)
成果(31267)
重点(28799)
(27487)
课题(27266)
发展(27073)
(26735)
(26608)
(26276)
国家社会(25477)
期刊
(102029)
经济(102029)
研究(66914)
中国(45982)
(39536)
金融(39536)
(33046)
(32251)
学报(29325)
管理(27153)
科学(26954)
教育(23030)
大学(22625)
农业(21984)
学学(21321)
经济研究(17127)
财经(16871)
业经(16859)
技术(15724)
(14486)
问题(13243)
国际(13124)
(12328)
(11743)
世界(11082)
理论(9547)
商业(9342)
现代(8941)
(8901)
论坛(8901)
共检索到326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孟亮  彭雅婷  
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国家的政策规定,达到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双重统一,是为适应制度落后和市场失灵,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增强经济竞争力而出现的一种金融形式。本文强调开发性金融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借鉴国际开发性金融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适合中国开发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于换军  姚云  
在过去的30年里,尽管经历了私有化的大潮,但国有金融机构仍然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来看,国有金融机构占全球银行体系总资产的25%,其中欧盟国家该比例达到30%,而在金砖国家的这个比例则更高。在所有国有金融机构中,开发性金融机构通常是规模最大的,其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开发银行以及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更是超级银行,每家银行的总资产都超过了世界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国家设立开发性金融机构是为了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于换军  姚云  
在过去的30年里,尽管经历了私有化的大潮,但国有金融机构仍然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来看,国有金融机构占全球银行体系总资产的25%,其中欧盟国家该比例达到30%,而在金砖国家的这个比例则更高。在所有国有金融机构中,开发性金融机构通常是规模最大的,其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开发银行以及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更是超级银行,每家银行的总资产都超过了世界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国家设立开发性金融机构是为了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前不久,国务院批复《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和相关政策支持、制度安排,提出国开行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信用支持、市场运作、保本微利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在重点领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懋  
二十多年来,中国开发性金融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投、贷、租、证等全牌照经营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而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优良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开发性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明确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懋  
二十多年来,中国开发性金融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投、贷、租、证等全牌照经营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而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优良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开发性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明确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开行")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成立20年来,开行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际趋势和时代要求,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在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的进程中,留下了开发性金融的深深印迹,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开行20年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1994~1998年,开行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优势,筹集和引导资金,有力支持了国家"两基一支"重点项目建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元  
资本是关系到当下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命题,而信用是实现从财富到资本转化的关键要素。本文从四个维度考察信用与资本的关系。一是关于信用的产生和演进,指出了信用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从社会财富三个阶段来审视信用和资本相互作用的演进过程。二是信用的性质和功能。讨论了信用的基本性质,以及规范商品和资本交易、促进资本形成以及信用的金融功能等基础性功能,并进一步讨论了信用的证券化功能以及金融市场建设功能。三是当前信用体系面对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首先提出了美元外汇储备在一定意义上是美元信用对中国储蓄的证券化,是全球信用美元化的组成,在资本匮乏阶段是必要选择,而当下需要对财富和资本寻找新的载体,需要考虑和实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次,从深化对国家信用的运用角度对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初步提出了通过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股权证券化工具,解决长期资本不足问题,应对当前挑战的设想。四是在回顾和总结部分,本文指出,信用的形态会随着资本发展而不断演进,从个人到企业、国家再到国际,从债务信用升级为命运信用即股权信用,乃至尚未出现的国际股权信用,是未来信用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元  
开发性金融的实践和成果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中长期投融资机构,始终把"抓好党建、办好银行、支持发展"作为工作指导思想,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服务国家战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安印  郑博文  
中国开发性金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总结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实践经验,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开发性金融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充分借鉴中国开发性金融的经验,实现共赢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实践经验,一是创新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二是弥补产业升级和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三是利用规划理念为金融支持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科学路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借鉴和应用中国开发性金融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的投融资机制、开发性金融的市场培育模式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辉  王永伟  
本文分析了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利用模型对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下政府、银行和企业行为的效率进行了对比。通过挑选企业和监督企业的过程,说明了在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模式下,融资效率更高。开发性金融有别于政策性金融,它是一种独立的金融形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倪经纬  王曙吉  
在中国现实条件下,金融地理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从理论上构建新的金融地缘框架。开发性金融是中国金融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开发性金融"走出去"的国际地理布局机制,是通过金融要素全球配置,解决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存在的"密度、距离、分割"问题,构建符合商业利益价值基础的"中心-外围"模式,形成多样化的合作机制。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而言属于高经济密度地区,有着重要的市场引导作用,可以通过开发性金融引导国际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缩短彼此之间的经济距离,有效解决市场准入限制问题,实现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瑛  华蓉晖  
在金融危机后的动荡时期,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大国,我们迫切需要有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开行的作用和功能有利于推进金融中心战略的实施。由于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不能完全覆盖国开行的业务范围,因此,国开行商业化转型后的利益取向不利于开发性业务的开展。若既保留开发性业务,又推进商业化转型,则双重目标的价值取向会降低经营效率。为了保障国开行在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投融资中发挥特殊作用,可限制其业务领域并加强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曲昭光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是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对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对金融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起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其次,论证了二者的互补关系。在理论上,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既存在着静态互补关系,也存在着动态互补关系。最后,简要指出二者互补关系的实践意义。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有益于双方开展横向合作和纵向合作,进而实现二者的“双赢”,并提升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志辉  武岳  国娇  
在市场竞争和金融管制的双重制约的环境中,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实现经营目标不断地开拓市场、调整结构,即不断地进行着金融创新;而金融管理当局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资产安全与投资者的权益又在日益加强监督与管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作为一个矛盾关系中的两极力量,相互影响、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