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4)
- 2023(9943)
- 2022(8147)
- 2021(7366)
- 2020(5877)
- 2019(13138)
- 2018(12626)
- 2017(24411)
- 2016(12995)
- 2015(14184)
- 2014(14259)
- 2013(14002)
- 2012(13125)
- 2011(12024)
- 2010(12481)
- 2009(11731)
- 2008(10770)
- 2007(9731)
- 2006(8834)
- 2005(8543)
- 学科
- 济(58400)
- 经济(58343)
- 业(36259)
- 管理(32589)
- 企(27475)
- 企业(27475)
- 中国(26482)
- 融(26482)
- 金融(26481)
- 银(24364)
- 银行(24350)
- 行(23752)
- 地方(21833)
- 农(17363)
- 方法(17139)
- 财(14999)
- 数学(14783)
- 数学方法(14657)
- 业经(14651)
- 制(14245)
- 农业(12463)
- 发(11818)
- 中国金融(11268)
- 地方经济(10687)
- 学(10615)
- 贸(9938)
- 贸易(9923)
- 务(9580)
- 易(9565)
- 财务(9552)
- 机构
- 学院(180929)
- 大学(176845)
- 济(77798)
- 经济(76039)
- 研究(68420)
- 管理(63174)
- 中国(58270)
- 理学(52664)
- 理学院(51985)
- 管理学(51147)
- 管理学院(50805)
- 科学(40336)
- 京(38372)
- 财(38085)
- 所(35307)
- 农(32770)
- 中心(32616)
- 研究所(31690)
- 财经(29216)
- 江(28912)
- 经(26455)
- 农业(25184)
- 业大(25019)
- 经济学(24944)
- 北京(24835)
- 范(24809)
- 师范(24525)
- 院(24469)
- 州(24354)
- 经济学院(22397)
- 基金
- 项目(115065)
- 科学(90434)
- 研究(85573)
- 基金(81884)
- 家(71396)
- 国家(70718)
- 科学基金(60002)
- 社会(55247)
- 社会科(52581)
- 社会科学(52571)
- 省(46838)
- 基金项目(42665)
- 划(38610)
- 教育(37913)
- 自然(36693)
- 自然科(35851)
- 自然科学(35843)
- 自然科学基金(35190)
- 编号(34048)
- 资助(33526)
- 发(31436)
- 成果(28045)
- 重点(26521)
- 发展(25542)
- 课题(25123)
- 展(25110)
- 部(24607)
- 创(24542)
- 性(23704)
- 国家社会(23038)
共检索到297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艳丽 王冠群
从金融支持我国小城镇发展角度看,提升开发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发展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有助于开发性金融拓展自我发展空间城镇化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艳丽
未来城镇化的主战场将转向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小城镇发展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内在要求,相对于大城市,小城镇不仅缺少资金,更缺少吸引资金可持续进入的体制机制。开发性金融在目标、功能、效率、手段等方面更能够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相适应,通过科学规划、搭建小城镇投融资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多元投融资主体等模式破解小城镇发展的资金及体制瓶颈,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挥了示范作用。
关键词:
小城镇 城镇化 开发性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艳丽 王冠群
第一,从宏观环境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压缩过剩产能、提高经济质量、提高各领域自主创新能力问题亟待破解,稳健货币政策要求开发性金融资源具有更高配置效率,上述宏观因素要求开发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具有更高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开展相关工作的难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蓝虹
目前,我国碳金融发展尚处于低层次的初级阶段,市场发育不足与机制体制缺损共存并相互恶化,导致碳金融市场融资风险大,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开发性金融的特征和功能决定了其有助于解决我国碳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开发性金融借助国家信用和融资支持,通过提高低碳企业的信用水平,完善市场机制、体制,促进其成长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最终实现低碳企业的市场化融资,推动我国碳金融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元
当前,城市化是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城市化发展对我国形成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资金约束以及开发性金融对缓解这种约束的独特功能。本文还基于国家开发银行以开发性金融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化的资金瓶颈约束、促进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分析,提出了在后危机时代以完善开发性金融支持我国城市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路。
关键词:
城市化 内需 经济结构 开发性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英 张晓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从践行国家开发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宏元
农业本身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影响,属于高风险低收益行业。农业建设项目资金缺乏,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桎梏,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当务之急。一、融资模式分析(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是指将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与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约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和一定程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广西口岸经济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
边境口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门户和安全屏障,不仅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节点和窗口、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和桥梁,也是开放合作的重要资源和平台。以边境口岸为载体,以经贸为基础,以城镇为依托,通过人力、自然和社会等资源的双向互动,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边境口岸经济,将是开放睦边着力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的有效途径。开发性金融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兼具与政府规划对接的前置优势、金融机构的特殊属性,通过编制边境口岸发展的系统性融资方案,引入这些金融资源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口岸发展 对接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章玺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规模大、期限长、主体多元、结构复杂,现行投资严重不足,急需金融担当重任。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将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的核心作用,做好资金供给和资源引导配置,积极稳妥支持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支持 新型城镇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前不久,国务院批复《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和相关政策支持、制度安排,提出国开行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信用支持、市场运作、保本微利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在重点领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懋
二十多年来,中国开发性金融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投、贷、租、证等全牌照经营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而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优良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开发性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明确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开行")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成立20年来,开行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际趋势和时代要求,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在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的进程中,留下了开发性金融的深深印迹,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开行20年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1994~1998年,开行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优势,筹集和引导资金,有力支持了国家"两基一支"重点项目建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懋
二十多年来,中国开发性金融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投、贷、租、证等全牌照经营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而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优良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开发性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明确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元
资本是关系到当下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命题,而信用是实现从财富到资本转化的关键要素。本文从四个维度考察信用与资本的关系。一是关于信用的产生和演进,指出了信用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从社会财富三个阶段来审视信用和资本相互作用的演进过程。二是信用的性质和功能。讨论了信用的基本性质,以及规范商品和资本交易、促进资本形成以及信用的金融功能等基础性功能,并进一步讨论了信用的证券化功能以及金融市场建设功能。三是当前信用体系面对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首先提出了美元外汇储备在一定意义上是美元信用对中国储蓄的证券化,是全球信用美元化的组成,在资本匮乏阶段是必要选择,而当下需要对财富和资本寻找新的载体,需要考虑和实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次,从深化对国家信用的运用角度对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初步提出了通过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股权证券化工具,解决长期资本不足问题,应对当前挑战的设想。四是在回顾和总结部分,本文指出,信用的形态会随着资本发展而不断演进,从个人到企业、国家再到国际,从债务信用升级为命运信用即股权信用,乃至尚未出现的国际股权信用,是未来信用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信用 资本 股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