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80)
- 2023(22058)
- 2022(18773)
- 2021(17616)
- 2020(14824)
- 2019(34275)
- 2018(34024)
- 2017(65134)
- 2016(35730)
- 2015(40249)
- 2014(40625)
- 2013(40057)
- 2012(37457)
- 2011(33650)
- 2010(34271)
- 2009(31979)
- 2008(31317)
- 2007(28255)
- 2006(24784)
- 2005(22589)
- 学科
- 济(145836)
- 经济(145665)
- 管理(102113)
- 业(99268)
- 企(81499)
- 企业(81499)
- 方法(63204)
- 数学(54739)
- 数学方法(53953)
- 中国(43710)
- 财(40783)
- 农(40741)
- 地方(33927)
- 学(32835)
- 业经(32511)
- 制(31788)
- 融(31540)
- 金融(31531)
- 银(31458)
- 银行(31383)
- 行(30079)
- 农业(27107)
- 贸(26525)
- 贸易(26506)
- 务(26295)
- 财务(26182)
- 财务管理(26122)
- 易(25677)
- 企业财务(24864)
- 理论(24819)
- 机构
- 大学(510806)
- 学院(510246)
- 济(202885)
- 经济(198211)
- 管理(193620)
- 研究(176924)
- 理学(165482)
- 理学院(163542)
- 管理学(160290)
- 管理学院(159383)
- 中国(137357)
- 科学(110823)
- 京(110436)
- 财(97055)
- 所(91758)
- 农(90582)
- 研究所(83028)
- 中心(81658)
- 江(78366)
- 业大(78081)
- 财经(76062)
- 农业(70898)
- 北京(70478)
- 经(68877)
- 范(68332)
- 师范(67556)
- 院(64083)
- 州(63661)
- 经济学(60762)
- 财经大学(56267)
- 基金
- 项目(337197)
- 科学(262739)
- 研究(243397)
- 基金(241610)
- 家(211906)
- 国家(210075)
- 科学基金(178574)
- 社会(150312)
- 社会科(142304)
- 社会科学(142263)
- 省(133368)
- 基金项目(127191)
- 自然(117667)
- 自然科(114927)
- 自然科学(114894)
- 教育(113196)
- 自然科学基金(112810)
- 划(112319)
- 资助(101539)
- 编号(99821)
- 成果(82362)
- 重点(76112)
- 部(73627)
- 发(73514)
- 课题(70174)
- 创(69083)
- 科研(64954)
- 创新(64540)
- 教育部(62462)
- 大学(62396)
- 期刊
- 济(227963)
- 经济(227963)
- 研究(152506)
- 中国(105252)
- 学报(85666)
- 农(82610)
- 财(76462)
- 科学(76126)
- 管理(71812)
- 大学(64189)
- 学学(60400)
- 教育(60028)
- 融(57214)
- 金融(57214)
- 农业(55580)
- 技术(45582)
- 业经(37664)
- 财经(37561)
- 经济研究(35993)
- 经(32216)
- 问题(30031)
- 业(28741)
- 图书(26144)
- 版(24841)
- 技术经济(24714)
- 理论(24071)
- 统计(23952)
- 贸(23738)
- 科技(23461)
- 商业(22509)
共检索到776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人杰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跨国并购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支持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体系的机构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需要调整开发性金融的传统理念,赋予其新的内涵,优化其体系结构。以对外直接投资的视角审视开发性金融,要求其成为由不同金融机构按照相同或同类的金融功能构建的金融支持体系,成为通过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协调发展产生出的一种金融形态。以金融重构的视角研究开发性金融,则要求探讨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功能作用,分析其在全球市场条件下金融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结构优化 市场主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人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人杰
在"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推动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成果显著。比较而言,尽管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仍处于显著的主导地位,但其投资存量的年增长率已明显低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存量的增速在不断提高,而且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者数量已远远超过国有企业。近年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绩效存在着显著差异,民营企业的绩效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严华
开发性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是连接政府与市场,实现两种机制优势内在结合的有效途径,成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有效方式。本文研究了开发性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借鉴日本开发性金融经验与教训,通过分析我国开发性金融实践对产业升级的支持效应,总结提出在当前现代化"赶超"的关键性历史阶段,开发性金融是弥补我国投融资体制不足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并就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产业升级 支持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武岳
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其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意志及其推行的指导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不可避开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督管理,相反,对它进行有别于商业银行的适当监管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用监管商业银行的方法来对开发性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这不仅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也阻碍了开发性金融建设功能的发挥。故对构建开发性金融机构监管体系进行探讨尤显重要。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机构 监管 有效性 协调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本文从金融的本质和金融体系的根本功能角度出发,分析金融体系结构如何转型可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结构特征的时序变迁特征,然后将金融体系结构特征的转变与金融调控的中枢机构(中央银行)的制度建设和金融价格传导体系建设联系起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结构转型以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融资功能的实际情况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市场的规模比例已经突破了“二八格局”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传统印象,迈入“三七格局”。本文提出,从实践层面看,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结构转型的重点不仅在于推动直接和间接融资市场规模的比例转变,也不仅在于权衡市场主导还是银行主导更占优势,而更在于直接和间接融资的市场化机制转变和现代化制度建设。全面提升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和深化程度,对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晓亮
我国开发性金融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国家开发银行(简称国开行)已成为我国开发性金融的主要平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中部发展、西部欠发达的区域特征明显,因此,国开行在支持各区域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运用开发性金融方式极具创造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区域发展 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宏元
农业本身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影响,属于高风险低收益行业。农业建设项目资金缺乏,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桎梏,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当务之急。一、融资模式分析(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是指将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与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约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和一定程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亮
经过14年的探索,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已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东北、华中、华东和西南等各具特点的模式,棚户区改造也随之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下一步,应着眼于多元融资进行市场运作、开发环节拓展融资渠道、参与机构形成多元格局,进一步提升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的力度和效率。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棚户区改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辉 王永伟
本文分析了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利用模型对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下政府、银行和企业行为的效率进行了对比。通过挑选企业和监督企业的过程,说明了在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模式下,融资效率更高。开发性金融有别于政策性金融,它是一种独立的金融形态。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 融资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世文
开发性金融作为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为实现政府发展目标,推进制度和市场建设,增进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开发性金融具有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方法。重要体现在强调规划先行,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以县域经济为重点、注重信用建设和市场建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朝华 彭建刚
金融交易的达成只能是交易双方成本—收益原则的同时满足、金融交易的属性和金融交易治理能力的属性耦合的结果。现实中存在市场、中介和科层治理的结构关系正是金融供求"三重耦合"的结果。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资金供给方的效率是改变金融交易治理结构的主要方向,市场、中介和科层的效率差异可能改变交易治理的边界,从而决定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但不存在某种治理形式消亡的可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涛 刘笑萍 刘亿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然而当前金融支持体系不能满足高质量海外投资需求。金融支持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使企业迈过"融资约束门槛",通过充足的资金保证研发投入,帮助企业跨越"生产率门槛"。建立与高质量对外直接投资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主要包括:各类金融机构优势互补,拓展海外投资多元融资渠道;区域金融发展"补短板",适应开放经济新局面;加快金融机构海外布局,服务企业国际经营需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海外融资,拓宽对外直接投资融资渠道。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倡议 金融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元
资本是关系到当下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命题,而信用是实现从财富到资本转化的关键要素。本文从四个维度考察信用与资本的关系。一是关于信用的产生和演进,指出了信用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从社会财富三个阶段来审视信用和资本相互作用的演进过程。二是信用的性质和功能。讨论了信用的基本性质,以及规范商品和资本交易、促进资本形成以及信用的金融功能等基础性功能,并进一步讨论了信用的证券化功能以及金融市场建设功能。三是当前信用体系面对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首先提出了美元外汇储备在一定意义上是美元信用对中国储蓄的证券化,是全球信用美元化的组成,在资本匮乏阶段是必要选择,而当下需要对财富和资本寻找新的载体,需要考虑和实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次,从深化对国家信用的运用角度对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初步提出了通过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股权证券化工具,解决长期资本不足问题,应对当前挑战的设想。四是在回顾和总结部分,本文指出,信用的形态会随着资本发展而不断演进,从个人到企业、国家再到国际,从债务信用升级为命运信用即股权信用,乃至尚未出现的国际股权信用,是未来信用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信用 资本 股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辉 张晓明
农户的经济行为是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出发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低效在于对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经济行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在各种外部约束条件下的经济理性,传统金融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满足这种复杂的微观金融需求,而开发性金融才是适应中国农村微观基础的并能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一种可持续金融支持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
农户经济理性 开发性金融 农村金融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