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0)
2023(10230)
2022(8618)
2021(7700)
2020(6209)
2019(14015)
2018(13702)
2017(26170)
2016(14266)
2015(15936)
2014(16072)
2013(15840)
2012(15025)
2011(13837)
2010(14212)
2009(13342)
2008(13402)
2007(11976)
2006(11046)
2005(10518)
作者
(42446)
(35628)
(35274)
(33388)
(22549)
(17022)
(15949)
(13688)
(13606)
(12832)
(12303)
(12033)
(11788)
(11510)
(11356)
(10937)
(10354)
(10337)
(10201)
(10082)
(9077)
(8818)
(8481)
(8151)
(7982)
(7977)
(7963)
(7937)
(7176)
(6923)
学科
(64115)
经济(64019)
管理(43622)
(39704)
(31014)
企业(31014)
中国(21451)
地方(20975)
(19127)
(17311)
(16738)
方法(16427)
业经(16184)
数学(13559)
数学方法(13390)
(13354)
农业(12984)
(12721)
银行(12706)
(12567)
金融(12563)
(12349)
环境(11695)
(11631)
(11623)
地方经济(11266)
(10553)
贸易(10538)
(10114)
技术(9882)
机构
学院(206487)
大学(204000)
(85630)
经济(83585)
研究(78448)
管理(73972)
理学(61202)
中国(61105)
理学院(60374)
管理学(59369)
管理学院(58965)
科学(46225)
(46027)
(43496)
(40077)
(35908)
研究所(35536)
中心(35395)
(34559)
财经(32336)
北京(29819)
(29228)
业大(29109)
(29008)
(28980)
师范(28734)
(27440)
农业(27419)
(26799)
经济学(26074)
基金
项目(130119)
科学(102628)
研究(97667)
基金(92617)
(80789)
国家(80081)
科学基金(67916)
社会(62583)
社会科(59285)
社会科学(59273)
(51750)
基金项目(48426)
(43911)
教育(43705)
自然(41928)
自然科(40780)
自然科学(40768)
自然科学基金(39987)
编号(39579)
资助(37048)
(33935)
成果(33044)
重点(29911)
课题(29475)
(29185)
(28570)
发展(27425)
(26978)
(26977)
国家社会(25945)
期刊
(110105)
经济(110105)
研究(69402)
中国(54475)
(35415)
(34054)
管理(30304)
科学(30263)
学报(29920)
教育(25485)
(24322)
金融(24322)
农业(23690)
大学(23224)
学学(21759)
业经(19024)
技术(17634)
经济研究(16525)
财经(16406)
问题(14377)
(14121)
(12065)
资源(11007)
(10493)
现代(10270)
(10160)
世界(9931)
科技(9924)
改革(9697)
(9697)
共检索到342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书金  苏光全  
在实地调研、考察以及大量相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开发区闲置土地的形成机制 ,并据此将开发区闲置土地划分为规划控制型、区位不理想型、经济实力欠佳型、开发效益较低型和技术支撑不够型等 5种类型。再通过选取可能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闲置的 1 0多个因子 ,运用因子分析法 ,分别将 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 2 9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分为以上 5种类型之一或 2种类型结合的混合型 ,为开发区闲置土地合理利用与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永忠  姜舒寒  吴次芳  
如何更好地掌握并利用闲置土地,成为解决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梳理闲置土地现状,探讨闲置土地的形成原因,对其类型进行具体划分很有必要。闲置土地的现状分析1.从土地督察和审计数据看闲置土地现状2014年,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土地督察发现,全国批而未供土地达1300多万亩,闲置土地105万亩;2015年7月,审计署对29个省份、29个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占勇  刘自强  李静  
限制开发区是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和维护地区生态平衡的重点区域,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粮食生产功能、人口承载功能、地域文化保护功能和产业发展功能五个方面,构建了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夏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宁夏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呈现多功能性,形成了均衡发展型、生态保育主导型、粮食生产主导型和行政功能主导型4种功能;(2)宁夏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以生态保育型和粮食生产型两种功能为主,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功能差异主要因素;(3)适合宁夏限制开发区发展的模式有农业产业化模式、生态经济模式、生态移民模式、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和新型城镇化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书金,苏光全  
开发区土地的大量闲置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中应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运用残差原理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 ,采用符合评判开发区闲置土地的操作步骤 ,计算分析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闲置土地的数量、分布与利用潜力 ,为我国开发区闲置土地面积大小的确定和利用潜力的评价提供了一个理论与方法参考 ,同时对我国开发区的调整与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秦洁  陈利根  
开发区闲置土地治理是健全我国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必须重视的问题。以我国北方A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典型剖析,探讨开发区闲置土地现状、成因,以及闲置土地治理的现实障碍和具体路径。结果表明,开发区闲置土地总量大,其中以征而未供土地、工矿仓储和商住用地为主,且政府规划调整、大量征地却出让不畅、用途争议、拆迁未完成等原因导致的土地闲置远远多于企业拖延开发、破产等原因导致的闲置;开发区科学发展机制缺失、土地财政强力驱动、土地价格偏离市场需求、违法成本较低等深层次原因则构成了开发区土地闲置的必然逻辑。总体上,开发区土地闲置与开发区建设由政府主导的特点紧密相关,土地闲置又给开发区建设带来资源浪...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金贵  王占岐  重多  胡守庚  姚小薇  
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是《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重要内容,分区成果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参考。运用空间叠置法、聚类分析法、文献资料及经验判断,结合影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各类因素,以县域为单元,划定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将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藏东高山峡谷区、藏中南高原河谷区、藏西高山宽谷区、藏北高原湖盆区等4个一级类型区,高山峡谷工程模式、山间盆地工程模式、湖积平原工程模式、河网平原工程模式、河谷盆地工程模式、低丘岗地工程模式等6个工程模式。类型区的划分确立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空间格局,阐述了各工程类型区工程组合模式、耕地改良的限制条件和土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海生  赵建宁  曾珩  陈美球  
研究目的:探讨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编制《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周边丘陵山地类型区等3个工程类型区,环湖圩田平原、河网平原、河谷盆地、岗地低丘、红砂岩类丘陵、丘陵低山等6种工程模式。研究结论: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主导限制因素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的确定,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基础,为规范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蕾  苏杨  栾晓峰  
目前,对主体功能区划分中作为起点的禁止开发区的确定标准存在谬误:直接衔接现有保护区域,将资源价值、功能和保护需要不同的各类保护区域等同视之并忽视了我国各类保护区域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合理性和可行性角度分析,目前的保护区域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都作为禁止开发区,即便其中保护要求相对较严的自然保护区亦然。建议在划分禁止开发区时细致考虑各类保护区域特点:或者重新拟定禁止开发区的确定标准,和其他功能区的划分一样通过一套指标体系来确定;或者理顺保护区域管理体系并解决保护区域在分类、土地权属和规模等方面的问题后,再将其与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禁止开发区标准衔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凯   孙婉香   李迎成  
伴随产业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进阶,开发区作为城市关键产业载体和城市重要功能空间,转型发展首当其冲。开发区转市辖区是近年来开发区转型,尤其是现已成为城区组成部分的开发区转型的热议导向和热点话题。研究聚焦开发区转市辖区这一现象,围绕其转型实践,从开发区与市辖区的空间关系出发,归纳形成三种空间演化类型:独立转换型、吸纳整合型和嵌套融合型,并分空间结构、空间肌理和空间景观三个层面依次解析不同空间演化类型在开发区转市辖区过程中面临的空间演化问题,进而针对具体的空间演化问题,构建空间规划响应框架,明确不同类型开发区的空间规划要点,以期促进开发区向市辖区的科学转型以及转型后的健康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晓平  陆大道  
开发区是近 1 5a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不少开发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该文着重从土地开发与区域联动发展的角度 ,分析了开发区土地开发的区域效应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探讨我国开发区土地开发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机制。指出规划先行、土地滚动开发、以土地开发带动相关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和实现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是实现开发区持续发展 ,并带动所在区域综合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晓  佟泽华  丰佰恒  孙晓彬  石江瀚  
[目的/意义]科研大数据开放共享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唤醒休眠科研大数据充分挖掘其价值潜能,对于促进数据资源及科研大数据生态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生物休眠理论为基础,提出“科研大数据休眠”的概念,并对其发展特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其类型划分以及对应的消解机制和演化路径进行论述。[结果/结论]科研大数据休眠是以自发性、潜伏性、再生性、触发性、多线性为特征,以数据被动或主动休眠为类型,以数据激活、数据复苏、数据价值重塑的三阶模型(A-R-R机制)为消解机制,以减少数据被动休眠、促进数据复苏及价值重塑为目标的多路径、多层次、循环式动态演化过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施贞怀  赵浩云  沈瑶  
空间溢出带来的"集聚租"和税收减免与补贴等产生的"政策租",使得中国开发区成为出口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作为兼具政府职能和企业功能的组织平台,现实中开发区筛选出口产业的机制和依据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反事实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解了开发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溢价的源泉和贡献占比;其次,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准确测算了行业的集聚外部性大小;最后,基于手工整理的中国重点产业数据库,检验了开发区筛选出口产业的机制和依据。研究发现:(1)开发区在筛选出口产业时,既依据集聚外部性理论又重视国家重点产业规划。具体而言,集聚外部性较强和属于国家重点产业的出口企业,入驻开发区的概率分别会提高5.93%和1.83%。(2)开发区对出口企业存在明显的筛选机制,忽视这一作用将会导致对集聚外部性的高估。(3)剔除开发区出口企业空间选择行为的影响后,集聚外部性仍是开发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溢价的主要动因。研究结论对于准确评估开发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溢价的作用机制,以及认清开发区出口产业筛选的理论依据,都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应用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级5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了不同区域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整体上,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高于东部地区;而区域内部东部地区的京津苏沪及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开发区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按照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度计算结果,在排除开发区自身发育不完善和管理层面因素后,对于确实不适宜进行开发区工业建设的应进行空间布局的调整,恢复其农业生产;而对于比较优势度较高的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开发区,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博雅  
经济区由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农村所构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周边地区支撑中心城市发展,各区域单元之间空间关联和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按不同空间层次,经济区可分为以小城镇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区及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区。经济区与行政区的互动关联,也需要适度分开。将经济区作为全国性空间规划的基本单元,有利于改变我国人口与产业不匹配、大城市过大、小城镇过小、中等城市发育不良的区域空间结构不合理状况。八大重点经济区需要进一步建立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