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2)
2023(13210)
2022(10869)
2021(9774)
2020(7960)
2019(17883)
2018(17580)
2017(33630)
2016(18082)
2015(20097)
2014(20189)
2013(20129)
2012(18730)
2011(16922)
2010(17414)
2009(16548)
2008(16730)
2007(15388)
2006(14075)
2005(13343)
作者
(52978)
(44308)
(44267)
(41627)
(28354)
(21087)
(19953)
(17100)
(16823)
(16013)
(15313)
(14792)
(14527)
(14468)
(13981)
(13362)
(13083)
(12748)
(12741)
(12699)
(11201)
(11071)
(10751)
(10251)
(10065)
(10034)
(9916)
(9819)
(8864)
(8694)
学科
(87090)
经济(86954)
(82332)
(73721)
企业(73721)
管理(70965)
业经(30636)
(29080)
(28352)
方法(27804)
中国(24483)
地方(24271)
(21931)
农业(21111)
(20103)
财务(20075)
财务管理(20047)
数学(19490)
数学方法(19347)
企业财务(19009)
技术(18333)
(16212)
(15837)
(15223)
(15034)
(14665)
贸易(14647)
(14563)
银行(14549)
(14399)
机构
学院(269777)
大学(261964)
(116459)
经济(114150)
管理(104840)
研究(92352)
理学(88143)
理学院(87179)
管理学(86158)
管理学院(85627)
中国(73835)
(57945)
(56445)
科学(52852)
(46651)
(45125)
(44185)
财经(44024)
中心(41709)
研究所(41174)
(39577)
业大(36253)
北京(36160)
(35135)
经济学(34710)
农业(34639)
(33567)
(33500)
师范(33215)
财经大学(31981)
基金
项目(167754)
科学(133801)
研究(127632)
基金(120865)
(103604)
国家(102594)
科学基金(89416)
社会(83225)
社会科(78857)
社会科学(78843)
(67430)
基金项目(63956)
教育(56275)
自然(55074)
(54952)
自然科(53681)
自然科学(53665)
自然科学基金(52744)
编号(51363)
资助(47782)
(41919)
成果(41547)
(38283)
重点(37825)
(37135)
(37058)
(36624)
课题(36405)
创新(34904)
发展(34403)
期刊
(147468)
经济(147468)
研究(86091)
中国(60774)
(48506)
管理(46215)
(44750)
科学(36227)
学报(34856)
农业(30308)
(30099)
金融(30099)
大学(27766)
教育(27222)
业经(26988)
学学(26366)
技术(24936)
财经(22653)
经济研究(22004)
(19577)
问题(18947)
(17800)
技术经济(15209)
(14509)
现代(14436)
世界(13990)
商业(13647)
经济管理(13109)
财会(13068)
国际(13036)
共检索到433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茂  陆毅  杜艳  姚星  
开发区作为制造业空间布局的集聚地,能否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创新性地结合制造业细分产业的技术复杂度和地区制造业生产结构测度地区的制造业升级水平,并构建可用于政策评估的拟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2006年中国大规模设立省级开发区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开发区设立通过促进内部产业结构优化有效推动了地区制造业升级,这一结论在考虑了识别假设条件和一系列其他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依然成立;该结构升级效应主要源自开发区政策引导下生产要素在同一地区制造业内部不同产业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鸿   向训勇   顾乃华  
当前全球价值链面临区域化和短链化的新趋势,中国参与全球生产亟需提高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国内生产能力。开发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应充分发挥开发区政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局限于区内企业的升级,更在于对周边和区域整体分工地位提升的溢出效应。本文利用2000-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和各类开发区信息,采用行业上游度指标刻画企业和城市的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利用省级开发区升级国家级的政策冲击和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开发区如何影响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生产方式和嵌入位置。研究发现,开发区升级提高了城市生产和出口的价值链嵌入位置,企业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分工,向国外提供更多中间品。基于企业样本的微观机制分析表明,城市价值链位置向上游迁移来源于新进入企业上游度的变动,而非在位企业的生产结构调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丰  陈江龙  吴威  薛俊菲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针对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制造业空间可能存在的变动,在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专业化指数和基尼系数2种方法来定量分析江苏省21个沿江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工、制造业集聚和转移态势。结果表明:(1)2002~2006年江南沿江开发区通过向江北沿江开发区转移部分传统产业,逐渐形成了江南沿江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心"和江北沿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围"的空间分工格局;(2)江南沿江开发区内部、江北沿江开发区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关系;(3)受开发区发展阶段、区域产业政策、本地化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并未发现理论预期的普遍存在的产业集聚现象,仅纺织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贲  吴利华  
设立开发区是各级政府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要素区域集聚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开发区设立与微观企业成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现有研究往往语焉不详。本文旨在通过开发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评估该政策与企业规模成长的因果联系。本文使用2000-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渐进式”双重差分(PSM-DID)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开发区设立促进了企业规模成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开发区设立对企业规模变化的影响与开发区级别、企业生命周期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有关,即国家级开发区能促进所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宇航  湛婧宁  
基于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这一里程碑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同时结合2003—2019年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自贸试验区设立对缓解制造业资源错配影响是否存在。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实验组地区制造业的劳动力、资本以及R&D人员、R&D资本四类生产要素的错配均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从区域异质性的角度出发,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缓解效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设立的国家自贸试验区对资源错配的缓解作用明显高于东部发达地区。机制分析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改善各类生产资源错配的渠道是显著存在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蕾  王玲  
本文先从产业融合过程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又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与熵权法分别测算了我国2010-2019年31个省市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升级水平,进一步地采用固定和随机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两业融合发展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效应及其地区差异,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伴随着两业技术、产品、业务、市场上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基于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升级;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动态演进的过程,且不同地区两业融合发展水平不同;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制造业产生正向的产业升级效应,但影响效应具有地区差异,其中东部、东北地区的影响效应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晓明  田瑞  
制造业作为深圳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支撑。为了发挥税务部门数据优势,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本文从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出发,以制造业代表性较强的宝安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制造业税收形势、特点,以点带面总结深圳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制造业升级、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加伟  袁丰  吕卫国  牟宇峰  
开发区是城市招商引资和发展制造业的主要载体,对推进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开发区空间资源趋紧和土地低效利用的结构性矛盾,本文从制造业企业用地角度,从实际用地效益、潜在用地效益、用地存在效益三个维度构建开发区用地效益理论模型,并从企业投入产出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用地布局效益与企业发展前景等五方面建立开发区用地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泰州经济开发区制造业企业用地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外资企业、设备与医药制造企业用地效益相对较高,而多数民营企业、石化与轻工企业用地效益相对较低,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区内企业提出了差异化的优化调整方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官胜  
在劳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背景下,文章利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出口贸易对行业劳动生产率、劳动收入份额和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等劳动力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同时出口贸易会提高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并且会增加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此外,劳动密集型产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口贸易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较弱,对劳动收入的正面影响较强,且对就业的正面影响较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基于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从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双重视角识别了开发区政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开发区政策不仅能够促进制造业经济绩效提升,还能够促进其环境绩效改善,进而有效推动制造业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策效应”“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是开发区政策促进制造业经济绩效提升的有效途径,“绿色技术进步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开发区政策促进制造业环境绩效提升的有效途径,这些效应共同推动了开发区政策对制造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此外,开发区政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呈现异质化特征,这种异质性与开发区级别、企业性质以及行业特征的差异性有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新年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工业4.0计划"是当前国际上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战略,也是一种产业发展理念,它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基础的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模式是不同的,中国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有其特有的基础和条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未来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选择恰当的智能化改造路线,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有序推进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要重视和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科学设定战略目标、技术路线、优先行动计划和具体方案,明确所有参与方的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好行业组织的作用,整合调用多方资源,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加快推进区域制造业实现创新升级和转型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新年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工业4.0计划"是当前国际上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战略,也是一种产业发展理念,它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基础的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模式是不同的,中国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有其特有的基础和条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未来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选择恰当的智能化改造路线,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有序推进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俊  
在分析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门槛模型分析发现,当融入GVC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从互联网视角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存在"低端锁定"现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志远  曹哲正  
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程度最高的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评估其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2—2018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对所在地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所在地的制造业就业规模,但该效应大小受到综保区地理位置和主导产业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综合保税区的就业促进效应主要通过增加当地出口与吸引FDI流入这两个渠道实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聂飞  
自贸区是中国包容式增长的重要体现,是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政策红利"。本文分析了自贸区建设通过贸易便利化与投资便利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选择2013年上海自贸区和2015年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区的挂牌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3~2017年24个省份(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ID模型检验发现:自贸区建设总体上能够有效优化制造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上海自贸区建设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的政策效果具有3年持续期并在此之后不再明显,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区建设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的政策效果因滞后效应暂未显现;通过对机制的纵深检验发现,自贸区建设通过贸易便利化的进口质量效应和投资便利化的专业化分工效应有效促进了制造业结构合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