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69)
2023(20877)
2022(17831)
2021(16904)
2020(14084)
2019(32636)
2018(32799)
2017(61687)
2016(34316)
2015(38715)
2014(39149)
2013(38270)
2012(35353)
2011(31863)
2010(32651)
2009(30163)
2008(30235)
2007(27190)
2006(24469)
2005(22544)
作者
(100310)
(83203)
(82705)
(78907)
(53189)
(39866)
(37740)
(32275)
(31724)
(30399)
(28451)
(28367)
(26923)
(26734)
(26107)
(25453)
(24589)
(24572)
(23917)
(23892)
(21055)
(20770)
(20275)
(19123)
(18769)
(18766)
(18529)
(18446)
(17015)
(16564)
学科
(133390)
经济(133211)
管理(104080)
(95353)
(80745)
企业(80745)
方法(54325)
数学(45800)
数学方法(44953)
中国(39768)
(38125)
(37410)
(32939)
业经(32110)
地方(31403)
(30521)
(25549)
银行(25494)
理论(25008)
农业(24503)
(24301)
(23584)
财务(23473)
(23425)
金融(23416)
财务管理(23412)
(22920)
贸易(22900)
(22368)
企业财务(22164)
机构
大学(480286)
学院(479260)
(184212)
管理(182278)
经济(179647)
研究(166629)
理学(153661)
理学院(151761)
管理学(148761)
管理学院(147829)
中国(129814)
(105998)
科学(104061)
(93526)
(86284)
(81493)
研究所(77425)
(76629)
中心(76031)
财经(70898)
业大(70725)
北京(68153)
(66583)
师范(65905)
(64016)
农业(63261)
(61766)
(60656)
(54794)
经济学(54058)
基金
项目(310913)
科学(242470)
研究(228198)
基金(221336)
(193493)
国家(191804)
科学基金(163274)
社会(140197)
社会科(132530)
社会科学(132493)
(123086)
基金项目(116190)
教育(106682)
自然(106478)
自然科(103937)
自然科学(103909)
(103814)
自然科学基金(101986)
编号(94400)
资助(92324)
成果(79441)
重点(70178)
(67790)
(67714)
课题(67338)
(63924)
创新(59664)
科研(58870)
教育部(57664)
大学(57661)
期刊
(219513)
经济(219513)
研究(149739)
中国(110098)
学报(77778)
(75603)
(75042)
管理(73026)
科学(70498)
教育(65795)
大学(58952)
学学(54663)
农业(50486)
(49770)
金融(49770)
技术(44213)
业经(35852)
财经(35284)
经济研究(33257)
(30250)
问题(28016)
(27959)
图书(27254)
(23282)
理论(22666)
技术经济(22511)
科技(22270)
现代(21552)
统计(21079)
资源(20570)
共检索到756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彬  
作为推动改革开放和启动区域发展的制度型效率组织形式,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的因素,都使得开发区在管理体制的探索上带有一定的试验性与过渡性。一旦其初始确立的环境条件、背景基础和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体制性的冲突和功能紊乱现象就会浮现出来,表现为封闭运行、管治碎化和体制复归倾向等。其原因在于,开发区管理体制变革中存在制度供求的缺口。受过渡性的约束,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变革在模式选择上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如何推动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实质性创新,关系到嵌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分工深化、跨区域的价值链重组与合作等现实问题,从而也成为优化区域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本文指出,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实质性创新应遵从企业家城市的转型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朝宁  李录堂  
目前,我国大部分开发区管委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着导向失范、约束控制失效、成本失控和适用失当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其体制上、技术上和观念上的原因,并根据绩效考核的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等原则设计了多层次、多阶段动态运转的薪酬激励与约束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卫东  
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在集团化办学实践中突破了职教集团单一的理事会管理体制,创新地建立了"管委会+理事会"的职教集团管理体制,有效地整合了职业教育管理资源,形成了以职业教育管理资源整合带动职业教育办学资源整合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娟  
行政派出模式下的开发区管委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的结果。开发区管委会通过政府间纵向委托授权的方式以及横向宽职能、少机构的矩阵组织结构,实现了组织管理的创新;通过行政派出、领导职位的兼任以及授权的灵活性,实现了人员管理的创新;通过大客户经理制以及集中管理制等方式,实现了绩效管理的创新。开发区管委会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诸多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婕  
开发区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山西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量分散、统计和考核体系不够健全、开发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持续发挥开发区功能优势,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协作课题组  
一、三市开发区发展的历程我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早设立于1984年。1984年8月邓小平在观察深圳经济特区后指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邓小平讲话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区开始像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1988年5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荣奇  
1984年,我国第一个开发区诞生。此后,全国各地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发区已成为了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建设高科技产业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新形势下,开发区建设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瓶颈,其中又以管理体制机制为甚。文章以XX经开区(XX高新区)为例,对照福建省内外国家级开发区,分析开发区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开发区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富佳  韩增林  王利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制定和落实是一个长时间跨度的复杂过程。其中,各区域由传统发展格局向主体功能区划所建立的新格局过渡的时期,可以称为过渡期。在过渡期,需要解决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模式变更等重大现实问题,是主体功能区划落实的关键一环,这一阶段限制开发区所面临的过渡、发展问题最为突出。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为例,分析了过渡期省内限制开发区的发展难点:传统产业与环境保护政策的调和问题、过载人口安置问题、资源匮乏型区域产业替代问题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限制开发区周边建立工业聚集园区,促进传统工业合理转型;在区内发掘特色产业,走生态经济道路的发展模式设想和完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健全与区划配套的地方政绩考核体系和法规体系等保障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景明  
现行分税制是过渡性体制白景明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这项改革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财政体制进入了新的运行轨道,意味着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将在走向规范化的基础上相机调整,预示着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行为将完整化,形成自上而下的调控合力。但必须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胜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并对存在的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行政执法缺乏规范,权限遭遇软性分解以及体制复归等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推进开发区法律体系建设,实现管委会的管理与开发职能分离,从优惠政策竞争转向制度竞争,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等创新路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玉杰  
本文解释了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含义,分析了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即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混合型,并探讨了三种管理体制的共性和区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安宁  
医院经营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自我运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独立经济技术实体。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运行惯性,陈旧观念束缚,以及整个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步,卫生改革往往不能一步到位,需要经过数个过渡模式,最后达到与卫生生产力相适应的最佳运行模式。承包制,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贵舫  
省级行政区价格管理体制模式表现的是价格中观调控组织制度的一般形式价洛既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从宏观上讲,中央政府通过制订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确立某一时期经济工作指导方针、货币发行量、财税政策、汇率政策、消费政策等等,对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在宏观价格现象上表现为价格工作方针和总体政策思路的形成,价格总水平变动程度和方向的区界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小强  邓聪慧  刘文蕙  
从科层制理论与渠道权力理论视角,提出"政治权力结构-权力运行规则"的融合性分析框架,对湘江新区与属地行政区的融合发展机理开展定性分析。研究发现,湘江新区与行政区之间的融合发展得益于两区"合二为一"的领导权力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平衡两者在功能、发展目标、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方面的差异,借助高层级的行政关系使两者开展合作,进而促使"两区"之间形成高级的协调机制,而国家和省政府对湘江新区高级别的赋权支持和政策扶持形成的经济激励机制,在微观上促成"两区"融合发展。研究对融合发展的现实启示在于,一是要从顶层设计层面理顺权力主体的体制机制关系,让"两区"融合发展的经济目标从根本上趋于一致,配套相应的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和政策激励;二是用"单头多线领导"取代"双线并行"的领导方式,高层级行政机构要为"两区"协调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三是善用经济政策,通过财政扶持、人才引进、教育医疗资源倾斜等配套措施联动,实现区域融合共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李亚  
本文认为,自1956年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渡期。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埋下伏笔,“体制困局”成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正是试图走出“体制困局”的一次实际尝试。“历史逻辑起点”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演进和制度变迁提供了,既是潜在的。又是可辨识的决定因素,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和不同地区的生产率竞赛则使制度变迁超越“体制困局”,从而使改革不可逆转。研究表明,对过渡期的或转轨期的经济增长来说,制度变迁等因素是决定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