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25)
- 2023(20884)
- 2022(17626)
- 2021(16398)
- 2020(13594)
- 2019(31424)
- 2018(30893)
- 2017(59000)
- 2016(31738)
- 2015(35639)
- 2014(35297)
- 2013(34921)
- 2012(32307)
- 2011(29229)
- 2010(29137)
- 2009(26785)
- 2008(26443)
- 2007(23216)
- 2006(20561)
- 2005(18549)
- 学科
- 济(139825)
- 经济(139679)
- 业(106978)
- 管理(101192)
- 企(93498)
- 企业(93498)
- 方法(59882)
- 数学(49449)
- 数学方法(48876)
- 农(39733)
- 中国(39016)
- 财(38618)
- 业经(37473)
- 地方(30243)
- 贸(27778)
- 贸易(27758)
- 农业(27374)
- 易(27009)
- 务(25870)
- 财务(25791)
- 学(25761)
- 财务管理(25748)
- 制(25739)
- 企业财务(24408)
- 技术(23760)
- 和(23562)
- 环境(23106)
- 理论(22581)
- 划(21521)
- 银(20466)
- 机构
- 学院(453544)
- 大学(451700)
- 济(190639)
- 经济(186939)
- 管理(180977)
- 理学(155606)
- 研究(153977)
- 理学院(153958)
- 管理学(151502)
- 管理学院(150675)
- 中国(119090)
- 京(97150)
- 科学(92751)
- 财(87252)
- 所(76618)
- 农(73425)
- 财经(69526)
- 中心(69477)
- 研究所(69450)
- 江(67062)
- 业大(65284)
- 经(63433)
- 北京(61790)
- 范(58265)
- 师范(57733)
- 经济学(57699)
- 农业(57160)
- 院(56332)
- 州(53995)
- 经济学院(52136)
- 基金
- 项目(304952)
- 科学(241689)
- 研究(224003)
- 基金(222985)
- 家(193979)
- 国家(192325)
- 科学基金(166413)
- 社会(143664)
- 社会科(136294)
- 社会科学(136261)
- 省(117572)
- 基金项目(117538)
- 自然(107265)
- 自然科(104795)
- 自然科学(104769)
- 自然科学基金(102906)
- 教育(101977)
- 划(98808)
- 资助(92011)
- 编号(90309)
- 成果(72102)
- 重点(68092)
- 发(67659)
- 部(67643)
- 创(64422)
- 课题(61937)
- 国家社会(59861)
- 创新(59749)
- 教育部(58277)
- 科研(57926)
- 期刊
- 济(212746)
- 经济(212746)
- 研究(135960)
- 中国(88514)
- 管理(70914)
- 财(68574)
- 学报(67467)
- 农(67331)
- 科学(65033)
- 大学(52234)
- 学学(49221)
- 教育(47641)
- 农业(46799)
- 技术(41401)
- 融(40920)
- 金融(40920)
- 业经(35839)
- 财经(34392)
- 经济研究(34003)
- 经(29671)
- 问题(27910)
- 业(26677)
- 技术经济(23809)
- 贸(23472)
- 图书(21920)
- 现代(21259)
- 世界(21055)
- 科技(21034)
- 资源(20823)
- 商业(20404)
共检索到681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丽华 甘甜 许政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和国家级开发区数据,研究了开发区设立对企业空气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开发区的设立可使区内企业空气污染排放降低约40%;非开发区企业则受到开发区溢出效应的影响:开发区企业占比上升1个标准差,同一城市非开发区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约3.09%;同一行业内开发区企业占比上升1个标准差,该行业非开发区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约0.71%。机制研究表明:在区域层面上,开发区通过提供公共治污设施和实施严格环境规制,降低了开发区周边企业污染排放;在行业层面上,开发区企业通过产业关联对上游行业中的非开发区企业污染排放产生影响。本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开发区在污染防治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开发区 溢出效应 空气污染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井润田 赵虎 Kevin Steensma
本文采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0至2006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企业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引入FDI对其它内资子公司的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企业规模等因素后,集团引入FDI对内资子公司的经济绩效产生正的溢出,同时以上关系受到制度环境因素和集团内部结构因素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内资子公司所在区域产品市场的发育成熟度会正向促进集团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内资子公司所在区域要素市场的发育成熟度会削弱集团FDI的溢出效应;内资子公司已有的技术资源丰富程度有利于增强FDI溢出效应;集团内文化差异小的外资(港澳台资)相比于文化差异大的外资(其它外资)会带来更多的溢出效应。以上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转...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魏金柱 孙婷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FDI吸收国之一的国际地位已然确立,FDI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从2005年起,在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的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开始形成规模,中国作为FDI来源国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反映了中国已经在更深的层次上融入了全球经济(江小娟,2006)。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凌威 闫实强 李思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时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后中国经济要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变革。推动海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求海外投资从着重扩大投资规模向着重提升发展质量转变。一方面,海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帮助实现高质量的技术供给,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另一方面,海外投资
关键词:
海外并购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并购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娜
考虑到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跨国公司当期和前1~3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的对应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存在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不同方面的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不一定大于滞后效应,即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的影响要大于跨国当期的研发投入对后者的影响,跨国公司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对中国企业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的影响最大,跨国公司前2期的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产值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淑芳 黄凌云
本文从行业的视角,考察外资进入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拓展研究外资进入速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行业内外资进入会抑制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上下游行业引入外资将促使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2)行业内外资进入速度将正向调节行业内外资进入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上下游行业外资进入速度的调节作用则呈"U型"。(3)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内资企业与全样本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而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受上游行业外资进入的影响,并不受其外资进入速度的调节。(4)外资进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企业所处产业技术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行业内外资进入将抑制低技术企业的社会责任,上下游行业外资进入将提高低技术企业的社会责任。且行业内、上下游行业外资进入速度的调节作用分别为正向、U型和正向。而处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受下游行业外资进入的影响,其外资进入速度发挥"U型"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符大海 张莹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2000-2007年面板数据表明,行业内外资的水平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这显示行业内外资进入造成的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但行业间外资的垂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这表明国内企业通过前后产业链获得了外资生产率溢出效应。我们进一步论证,企业融资能力是决定企业获得外资溢出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融资能力强的企业将在对外商直接投资开放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也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生产率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范如国 蔡海霞
采用2004年至200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分析FDI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可行性,揭示FDI、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3个投入要素之间以及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素间的固定替代弹性系数不等于1,因而证明了运用CES生产函数的可行性;FDI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FDI流入量每增加1%,能使专利申请授权数增加0.18%;但是通过计算1990年至2008年FDI对企业创新的产出弹性发现,该产出弹性并没有随FDI引进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下降;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是影响企业对FDI知识溢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玲 任晓悦 张元杰 贾梦宇
区域创新基础深刻影响科技创业过程,空间网络化联结以及信息技术渗透又使得企业孵化要素呈跨区域流动特征。目前关于企业孵化投入产出的研究忽略了空间相关性,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误。超越组织边界的合作使得企业孵化过程呈现叠加效应,推动跨区域合作;而创业项目的争夺又引发区域竞争,形成企业孵化过程中的创新溢出屏障。因此,企业孵化过程是否存在溢出效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基于2009-2016年空间面板数据,从基础设施、资金条件、研发水平以及创业经验4个维度分析中国企业孵化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从空间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并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企业孵化过程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孵化过程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地理区位特征与社会经济特征均对企业孵化和空间相关性产生影响。其中,社会经济特征作用显著,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发挥了不同程度的杠杆作用。最后,分别从企业孵化器定位、企业孵化产业、企业孵化政策制定以及企业孵化创新绩效4个方面提出引导科技创业资源合理流动以及提高企业孵化产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孵化器 创新溢出 创业经验 孵化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宏兵 刘早云 陈岩
本文利用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和PPML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向投资通过双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做出创新决策,且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视角均得到较为稳健的结果。对于不同行业,双向投资的这种影响呈现倒U型,即中等技术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大,高技术、低技术行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且东部地区、外资企业同样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创新决策来看,双向投资的增长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且对中等技术企业、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外资企业的表现更为明显,国有企业双向投资的协调效应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私营企业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刘安军 邵敏
本文利用2002—2006年的城市数据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分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其区外母城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勿庸置疑的。但将开发区按不同标准划分后发现,开发区建设初期其增长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而且吸收能力较差城市中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也显著为负,而这种负向作用并不存在于开发区成熟建设期及吸收能力较好的城市中。因此,检验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是否存在显著的时间动态特征?其增长溢出效应是否与区内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相关?同时,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是否与区外地区的吸收能力相关?这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增长 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为特征、动机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技术获取动机,且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了母国及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收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为特征、动机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技术获取动机,且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了母国及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收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诗韵 李文韬 贺灿飞
企业比较优势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理解跨国投资的核心观点,但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对外投资的跨行业行为。文章基于FDI Markets绿地投资数据,在企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补充考虑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本地相关知识溢出的双重影响,从认知邻近的视角探究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选择问题。主要结论:①中国跨国企业同时存在行业内投资和跨行业投资行为,投资行业与自身知识库联系紧密但又不完全一致;②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选择同时受到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城市相关知识溢出的显著影响;③企业异质性显示,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跨国投资仅依赖自身能力,而民营企业的本地嵌入性更强,更加依赖城市知识库。小规模企业和首次跨国投资企业因自身缺乏经验,因此更依赖城市知识库;④城市异质性显示,企业所在城市经济复杂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其跨国投资行业决策越可能受到城市知识库的影响。文章有助于认识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行业演替的微观过程及其机理,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芳 齐乐萌 何静
以2016—2020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各省份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并综合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及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时空特征及空间溢出机制。结果显示:(1)全国整体均值偏低,2016—2020年期间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显著提升,变化趋势存在很强的阶段性特征。东部地区效率值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省域间差异较大,低效率省份数量逐渐下降,反之呈增长态势,空间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地区的逐级递增趋势。(3)企业绿色投资效率重心分布在中部地区,标准差椭圆形状趋近于正圆,空间分布格趋向集聚。(4)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本地区绿色投资效率提升对相邻地区的绿色投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不同影响因素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意见,为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