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7)
- 2023(12267)
- 2022(9506)
- 2021(8496)
- 2020(6470)
- 2019(14621)
- 2018(14353)
- 2017(26472)
- 2016(14585)
- 2015(16329)
- 2014(16523)
- 2013(16108)
- 2012(14725)
- 2011(13449)
- 2010(13744)
- 2009(12724)
- 2008(12746)
- 2007(11747)
- 2006(11000)
- 2005(10406)
- 学科
- 济(64957)
- 经济(64896)
- 管理(46604)
- 业(40810)
- 企(32009)
- 企业(32009)
- 中国(25604)
- 地方(23978)
- 农(20317)
- 业经(18416)
- 方法(15491)
- 财(14392)
- 农业(14330)
- 发(13758)
- 制(13000)
- 银(12733)
- 银行(12720)
- 行(12227)
- 地方经济(12040)
- 学(11907)
- 数学(11741)
- 融(11652)
- 金融(11650)
- 数学方法(11632)
- 环境(11288)
- 发展(10284)
- 展(10256)
- 和(10081)
- 贸(10014)
- 贸易(10000)
- 机构
- 学院(206397)
- 大学(201590)
- 济(81852)
- 经济(79633)
- 研究(76789)
- 管理(76524)
- 理学(61832)
- 理学院(60986)
- 中国(60857)
- 管理学(60054)
- 管理学院(59622)
- 科学(47090)
- 京(46193)
- 财(39533)
- 所(38992)
- 中心(35306)
- 江(35169)
- 研究所(34878)
- 农(34594)
- 范(30453)
- 师范(30178)
- 北京(29781)
- 财经(29083)
- 州(28888)
- 院(28577)
- 业大(28300)
- 省(26535)
- 农业(26331)
- 经(26138)
- 师范大学(24048)
- 基金
- 项目(129876)
- 科学(102074)
- 研究(98337)
- 基金(90416)
- 家(78798)
- 国家(78058)
- 科学基金(66544)
- 社会(62128)
- 社会科(58795)
- 社会科学(58781)
- 省(52829)
- 基金项目(47725)
- 划(44074)
- 教育(43422)
- 编号(40804)
- 自然(40634)
- 自然科(39572)
- 自然科学(39563)
- 自然科学基金(38779)
- 发(35014)
- 资助(34704)
- 成果(33269)
- 课题(30164)
- 重点(29916)
- 发展(28323)
- 展(27832)
- 创(26928)
- 部(26492)
- 国家社会(25500)
- 创新(25219)
共检索到344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玉胜 陈茜
当代城市化在保持传统城市化的物质交换过程时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开发区的城市化发展和对城市管理的需求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从功能区到城市化演化,具有内在的机理与路径,也使其具有不同于传统城区的特性。新时期功能区创新活力不再体现在资本技术引进和项目组合集成,而是体现在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上。推动开发区城市化和管理创新的核心的要点在于行政管理架构的设置和社会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
开发区 功能区 城市管理 城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红霞 李国平
通过案例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开发区城市管理研究的相关资料,从转型期开发区城市管理问题的现状与特征、产生原因、涉及范围、解决对策等层面展开分析。认为,当开发区城市管理的需求层面即人口规模和增速、产业多样性、区域分工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已经出现城市新区或新兴城市的特征时,原有的城市管理供给层面即城市管理模式必将受到来自经济、社会方面的矛盾冲击,以致产生相应层面的城市管理问题。开发区的转型亟待城市管理的适应性转型,具体可以从城市管理的目标、过程、手段、对象等方面实现。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管理 城市新区 新兴城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宏伟 袁中金 侯爱敏
我国许多城市通过开发区建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实现了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由于在这种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开发区建设起了决定作用,因此,这种以开发区带动整个地区城市化的方式可称为"开发区模式"。开发区驱动城市化的机制表现在开发区自身区域的城市化和开发区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城市化两个层面,并具有快速跳跃性、外驱性和不稳定性、人为性、经济增长模式的单一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标准性等特征。针对开发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开发区 模式 特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伟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政府设立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即:国家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而兴办的与其所在的沿海大中城市保持隶属关系和享受部分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开放区域。它与国际上的出口加工区较为类似,这是最初设计的定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面向世界,对内面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逸 黄贤金 陈志刚 吴晓洁 郭燕浩
研究目的: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或原因,为开发区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和AHP方法。研究结果:(1)工业用地比重小、居住用地比重大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影响苏州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原因;(2)工业用地建设强度相对较低。研究结论:苏州高新区应该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布局;提高工业用地使用效率的同时进行产业升级,进一步优化区内土地利用结构。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评价 开发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志斌 师安隆
以兰州城市开发区为例,在对其发展阶段进行系统梳理和客观划分的基础上,分别从城市形态、新城建设、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分异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对兰州城市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有序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空间结构 发展演化 兰州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争 沈捷
沿海开发区作为新兴工业城区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它的城市化是实现本区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模式。然而在开发区城市化初期,城乡收入差距反而会有所扩大。文章先就沿海开发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构建一个特殊的二元结构模型,然后以宁波北仑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和说明,并提出一个以开发区城市化带动当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化 剩余劳动力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剑平 莫晓辉
实践表明,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地方政府以区划规划和土地国有化推动的城市化,还是农民以集体土地自主参与的城市化,都问题丛生。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新的出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发展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就是: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等值化为导向,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俊锋 黄小勇
我国开发区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其本身也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设立之时,就形成了区别于传统行政区的管理体制,呈现出精简高效的特点,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开发区,也逐渐转向传统行政体制,出现了行政化趋势。已有的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开发区行政化的动因,但少有文献分析开发区行政化的具体路径,并站在开发区内部视角分析其行政化的动因。开发区沿着行政托管、政区合一和建制设区3条路径不断行政化,其行政化也是开发区基于行政托管内在基因的影响,为了有效应对外在压力,主动扩张自身权限的结果。
关键词:
开发区 行政化 路径 动因 内在逻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同丹
开发区既不是单纯的产业区,也不是完全的城市市区,而是卫星城类型的城市现代化新区。开发区的首要功能是开发与生产,同时需建有必要的生活区,开发区既是城市的新型生产区,更是城市的现代化新区,开发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一体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宝元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在存量用地上下功夫,使有限的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双保工程"的关键所在。对于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的开发区来说,高效用地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目前一些开发区用地存在的问题,浅析开发区如何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助推"双保工程"落实,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川宇
本文探讨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本集聚的含义及四种模式,提出了三条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促进人力资本集聚的路径:改变观念、提供环境、构建机制。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人力资本集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二勋
给城市开发区热降温张二勋一、开发区热的反思自1992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势头,开发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上到大中城市,下至乡镇,都争先恐后圈地办开发区,在这一热浪下,房地产业异军突起,骤然膨胀,仅开发公司就由3000多家迅速扩大为12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龚富华 杨山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形态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基于1984-2013年间7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苏州市建设用地,采用形态指数分析苏州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在梳理开发区快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开发区不同时段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独特作用。结果表明:1984-2013年间,苏州市各开发区建设造成城市空间显著差异化扩展,沿开发区所在区域东西向迅速扩展;开发区建设使得苏州市从最初单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变成大城市核轴完整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开发区对苏州城市形态影响过程可以分为低水平变化、突变转换和高水平稳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城市形态指数既反映开发区建设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也显现出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状态;开发区对形态的影响过程表明,科学合理地布局开发区、调控开发区规模及时序以提高城市形态稳定性和紧凑性是城市开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空间形态 形态指数 苏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