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2)
- 2023(16352)
- 2022(13627)
- 2021(12544)
- 2020(10155)
- 2019(22646)
- 2018(22500)
- 2017(42034)
- 2016(22379)
- 2015(24897)
- 2014(24445)
- 2013(23550)
- 2012(21623)
- 2011(19854)
- 2010(20652)
- 2009(19179)
- 2008(18341)
- 2007(16469)
- 2006(14942)
- 2005(13819)
- 学科
- 济(108190)
- 经济(108099)
- 管理(66390)
- 业(63437)
- 企(52775)
- 企业(52775)
- 方法(36458)
- 数学(31380)
- 中国(31154)
- 数学方法(30782)
- 地方(29863)
- 农(27056)
- 业经(24247)
- 技术(20668)
- 学(20504)
- 财(20022)
- 农业(18303)
- 环境(18223)
- 制(18192)
- 地方经济(16970)
- 理论(16899)
- 融(16562)
- 金融(16560)
- 银(16493)
- 银行(16475)
- 发(16204)
- 行(16020)
- 贸(15574)
- 贸易(15555)
- 易(14916)
- 机构
- 学院(315150)
- 大学(308733)
- 济(133621)
- 经济(130750)
- 管理(118309)
- 研究(111280)
- 理学(100236)
- 理学院(99084)
- 管理学(97156)
- 管理学院(96565)
- 中国(85129)
- 京(65984)
- 科学(65917)
- 财(59631)
- 所(55283)
- 中心(50417)
- 江(50114)
- 研究所(49638)
- 农(46668)
- 财经(45980)
- 范(43864)
- 师范(43475)
- 北京(42600)
- 业大(41928)
- 经(41416)
- 经济学(40907)
- 院(40704)
- 州(40585)
- 经济学院(36229)
- 农业(35320)
- 基金
- 项目(204110)
- 科学(161565)
- 研究(154217)
- 基金(144503)
- 家(125002)
- 国家(123924)
- 科学基金(106895)
- 社会(98656)
- 社会科(93577)
- 社会科学(93556)
- 省(83362)
- 基金项目(75156)
- 教育(71547)
- 划(68574)
- 自然(65893)
- 自然科(64278)
- 自然科学(64263)
- 自然科学基金(63056)
- 编号(62798)
- 资助(58392)
- 成果(50999)
- 发(49497)
- 重点(46906)
- 创(46869)
- 课题(45921)
- 部(43327)
- 创新(43026)
- 国家社会(40594)
- 发展(40117)
- 展(39475)
共检索到497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克强 杜沙沙
开发区模式作为一种中小城镇生态经济治理的创新路径被广泛运用于实践之中。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生态经济创新示范区为例,运用长时段参与观察和访谈法,借助“层级政权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中小城镇生态经济治理模式,该模式具有行政层级劣势的弥补性、同级行政优先性、市场亲和性和道义正当性的优势。究其原因发现,开发区的组织内涵具有社会化形式和公司化运营特征,其机制运转中的强大政治引力和同级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基层代理制的创新实践和项目制的有效运用连接了开发区内外空间,从而使得开发区在中小城镇生态经济治理创新中成为一个科学专业且高效赋能的平台。此外,该模式也面临削弱居民市场化技能与意识、消耗基层代理人资源的风险,可以从组织建设、功能转变和意识培育等方面展开对策思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明宇
开发区需要采取一体化的要素配置机制,但这也造成了开发区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产业升级压力,需要通过治理模式的创新延长开发区的生命周期。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治理模式演变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案例,揭示了企业主导的治理模式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的优势。通过治理模式创新,形成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服务体系,在成长期培育第二曲线是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治理模式 生命周期 第二曲线 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印龙 孙中亚 许景
江苏省是我国开发区发展最成熟的地区之一,转型发展的需求也最为迫切。近年来江苏省开始探索在开发区内部设立省级科技产业园,以"区中园"的方式带动开发区转型创新的新模式。本文以江苏省第一批省级科技产业园为例,在分析其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科技产业园的成功经验,从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政策设计等方面针对先发地区和欠发地区提出差别化的优化发展策略,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山 田广增
专业镇和特色镇 ,作为一种创新的农村小城镇发展模式 ,日益成为中国城乡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增长中心。本文分析了专业镇的形成发展过程、建设的功能和意义 ,阐述了专业镇的基本经济特征和类型划分 ,并针对专业镇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专业镇 特色镇 类型 规划 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房山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Funhill"。这个名字,英文的意思是"快乐的小山丘",与房山的中文发音形成了奇妙的和谐。而这个好听的名字的形成却与房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长阳镇有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磊 邵超峰 鞠美庭 关杨 白雪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有效利用水资源、提升承载能力是建设美丽西北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国家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红寺堡区为研究区,采用成熟的人口预测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结合情景分析定量评估该地区的最大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到2020年协调发展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比常规发展模式和生态建设模式分别高出8.33%和6.25%,说明协调发展模式是水资源约束下红寺堡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最后从优化工、农业生产结构,构建节水型社会和强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承载力 小城镇 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家鹏
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又深远的影响,也影响着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力地引导大学生就业,将城区与乡村人口有利驱导。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以及发展城镇经济存在的问题,尝试探讨一种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城镇经济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经济 可行性 存在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成义军
论小城镇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义军一、经济增长中的工业与农业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状况如何?根据钱纳里在大国模型中提出的标准,考虑中国具体国情。我们至少可以推断出中国经济增长实际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实现,即"起飞阶段"。理由如下:(1)中国人均收入已接近一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政
本文分析了未来上海市郊区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小城镇功能定位的基本依据,明确了未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 产业发展 主导产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玉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春根
文章通过对英国小城镇和中国小城镇的现状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对两国小城镇模式差异进行对比,从中得出中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从公众参与、城镇规划、多方协调等多方面进行借鉴。
关键词:
中英小城镇 模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玄冬梅 宋贺
大连开发区图书馆作为开发区首座公共图书馆,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的举措:一流的建筑、一流的设备;实行"双免"措施,提供无障碍公益服务;不遗余力宣传推介,图书馆家喻户晓成热点;弘扬传统文化,突显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地补充馆藏,多种途径推介新书;青少年活动丰富多彩,电子图书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招募青年、少儿志愿者,管理更具人性化。这些举措受到开发区读者的普遍欢迎,使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王庆忠
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本文依据目前小城镇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指出应该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快小城镇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小城镇自身的优势,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小城镇,提出了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小城镇 循环经济 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锋 张安地
本文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和现存的城乡、工农和贫富差异滞胀及"三农"问题困惑,提出了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三元结构"发展模式;此后,提出了发展小城镇,实现"三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三元结构” 小城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杨 傅鸿源
对美国小城镇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其成功的五个先决条件,即自由的力量、积极肯干的劳动力、较低的成本、不断改善的通信和交通条件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成功的八个秘诀即积极肯干的态度、远见卓识、利用资源、强有力的领导人、鼓励企业家精神、保持地方控制、建立自己的品牌、利用跷跷板效应。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城镇化 启示 成功秘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