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9)
- 2023(14369)
- 2022(12046)
- 2021(10769)
- 2020(8899)
- 2019(20012)
- 2018(19775)
- 2017(36902)
- 2016(19922)
- 2015(22539)
- 2014(22510)
- 2013(22247)
- 2012(21382)
- 2011(19784)
- 2010(20398)
- 2009(18971)
- 2008(18771)
- 2007(17122)
- 2006(15589)
- 2005(14776)
- 学科
- 济(102147)
- 经济(102027)
- 管理(58527)
- 业(54753)
- 企(42779)
- 企业(42779)
- 方法(30179)
- 地方(29190)
- 中国(28793)
- 农(26067)
- 数学(25453)
- 数学方法(25190)
- 业经(22402)
- 学(21925)
- 制(20775)
- 财(20412)
- 技术(18082)
- 农业(18045)
- 地方经济(16857)
- 融(16564)
- 金融(16558)
- 银(16151)
- 银行(16119)
- 环境(16086)
- 行(15704)
- 贸(15072)
- 贸易(15057)
- 体(14616)
- 发(14418)
- 易(14385)
- 机构
- 学院(299727)
- 大学(299573)
- 济(130904)
- 经济(128138)
- 研究(116856)
- 管理(106169)
- 理学(88798)
- 中国(88310)
- 理学院(87568)
- 管理学(86057)
- 管理学院(85489)
- 科学(70605)
- 京(68085)
- 所(60968)
- 财(60740)
- 研究所(54783)
- 农(52465)
- 中心(51652)
- 江(49035)
- 财经(46395)
- 北京(44352)
- 业大(43152)
- 范(42704)
- 院(42386)
- 师范(42302)
- 经(41712)
- 经济学(41069)
- 农业(40399)
- 州(38380)
- 省(37283)
- 基金
- 项目(192642)
- 科学(151917)
- 研究(141328)
- 基金(138692)
- 家(122222)
- 国家(121211)
- 科学基金(102144)
- 社会(91285)
- 社会科(86472)
- 社会科学(86455)
- 省(75127)
- 基金项目(72978)
- 划(64131)
- 自然(63750)
- 教育(63399)
- 自然科(62132)
- 自然科学(62112)
- 自然科学基金(60964)
- 资助(55730)
- 编号(55654)
- 发(47732)
- 成果(46768)
- 重点(45197)
- 部(42296)
- 课题(41012)
- 创(40248)
- 制(38455)
- 国家社会(38420)
- 发展(38155)
- 创新(38000)
- 期刊
- 济(163397)
- 经济(163397)
- 研究(100116)
- 中国(70629)
- 农(49317)
- 学报(47620)
- 科学(46097)
- 财(45917)
- 管理(42531)
- 大学(36284)
- 教育(34428)
- 学学(34099)
- 农业(33014)
- 融(31618)
- 金融(31618)
- 技术(27792)
- 经济研究(25914)
- 业经(24572)
- 财经(24075)
- 问题(21083)
- 经(20868)
- 业(17298)
- 技术经济(16519)
- 贸(16055)
- 世界(15705)
- 科技(14764)
- 国际(14727)
- 资源(14715)
- 现代(14314)
- 版(13913)
共检索到487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项怡之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策和住房户型原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重要因素;开发区在收入和社会阶层方面存在居住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和低社会阶层两级分化的空间隔离;作为新兴的郊区社区,开发区居民维权意识强烈,但社区联系较弱;上班通勤距离仍是影响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极重要的因素。最后,从居民、开发商、地方政府、企业、母城及周边区域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开发区居住空间的形成机制。当前,国内开发区大多面临从"产业功能地域"向综合型的"城市化功能地域"转型,但开发区既是"产业集聚区"又被作为"卧城"的复杂状况,也带来其居住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复杂性。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城市居住空间理论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项怡之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策和住房户型原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重要因素;开发区在收入和社会阶层方面存在居住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和低社会阶层两级分化的空间隔离;作为新兴的郊区社区,开发区居民维权意识强烈,但社区联系较弱;上班通勤距离仍是影响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极重要的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国
我国很多开发区目前存在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为开发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详细剖析开发区严重职住分离现象及其后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
开发区 职住分离 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妤凡 王开泳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空间的空间属性信息,引入空间综合扩展系数、形态紧凑度、空间聚合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从空间形态学的角度对开发区的产城空间扩展格局和分布形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化分析,并揭示了影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城空间逐年扩大,但两类空间的动态扩展过程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异质性,且在不同组团内有着不同的集聚分布特征;产业空间以带状分布为主,城市空间则呈斑块状分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展格局和分布形态的形成主要受交通设施建设、园区功能调整、产业发展演变和政策规划调控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国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转型期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的经济空间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增长极理论,以北京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内容和影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亚微 朱喜钢
进入21世纪,单一产业功能的开发区纷纷通过城市功能的植入与完善,实现开发区的"异变",逐渐发展成为新城(区),而居住作为"城"的第一功能,具有物质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本文以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开发区居住空间的演变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研究,总结出其居住空间的分布格局与特征,提出现阶段开发区居住空间呈现出以自然景观为核心的"圈层+扇形"的空间结构模式,并探讨其背后的综合作用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星
1992年8月5日到8日,我用4天时间,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了一点调查.在开发区,同政策研究室、经济发展局、工商物价局的同志进行座谈;参观了大连保税区、工业团地、石油化工区、五彩城商贸区和大窑湾港区;阅读了有关资料.现将所见情况报告于下. 第一个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开发区.从1984年10月15日动工兴建,八年创业,已经在一片盐碱滩涂和丘陵起伏的山野上,建立起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区.开发面积,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中俊 包训文
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切入点,从文化产业和经济技术互动的角度,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进行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市场调研、价值链分析、文化产业和经济关联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由会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社区文化等组成的文化产业链。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开发区 系统分析 产业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渔村
14年前,这里曾是芦苇、水稻、烂泥塘;14年前,这里还是小桥、流水、田埂道。可今天,14年已过去,弹指一挥间。这里高楼丛立,绿树掩映,喷泉广场,倩影摇曳,人车穿行其间,宛为一幅动人的现代化城市水粉画!一位前来投资的老华桥惊喜地说:“这里简直是海市蜃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仉培宏 韩增林
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面向世界开放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2009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占大连全市的22.7%;工业总产值实现2331亿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董纪昌 侯洁琼 张奇
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文章以2010年建设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2个东部城市为研究对象,未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7个东部城市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发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对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为解决内生性问题,采取倾向性匹配得分方法重新选择实验组与对照组之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证明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仍可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伟 朱宏亮
资金对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不可或缺,而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能否拓展融资渠道,广泛获取建设资金,优化融资模式,成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融资模式包括企业融资和项目融资两类,其中许多模式都可以灵活组合为开发区所用。当前,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府机构、企业”的双重性质以及开发区的预期收入结构,决定了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合适的形式,以企业融资为主体,项目融资为补充,充分吸收政策性补贴和贷款,为开发区发展筹集宝贵的建设资金。
关键词:
开发区 企业融资 项目融资 融资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宗刚 方磊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曼奎斯特指数,并对开发区公共交通网络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3—2013年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进步指数在快速滑落后呈现出缓慢回升的趋势,这与当地公交网络的潜在承载能力存在相关关系;在开发区近十年的发展建设中,开发区公交网络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小世界特性,即节点度分布趋近于对数分布,平均最短路径较短。从公交网络的演化过程来看,乘车需求的增长对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交网络造成的压力持续增加,间接对园区技术进步造成影响,虽然公交网络正不断扩大和优化升级,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开发区快速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朴商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家和,李爱民
渤海湾明珠──北戴河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孙家和,李爱民(北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公室)北戴河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濒临渤海湾,隶属于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秦皇岛(见图),面积70.4km2,人口5.4万。这里依山傍海,风光绮丽,环境清幽,气候宜人,冬无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