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0)
2023(9476)
2022(8119)
2021(7468)
2020(6008)
2019(14037)
2018(13802)
2017(26208)
2016(14285)
2015(16114)
2014(16188)
2013(16023)
2012(15383)
2011(14072)
2010(14233)
2009(12855)
2008(12632)
2007(11206)
2006(10189)
2005(9430)
作者
(42865)
(36123)
(35695)
(33610)
(22966)
(17412)
(16369)
(14113)
(13900)
(13040)
(12286)
(12218)
(11928)
(11590)
(11229)
(10965)
(10725)
(10455)
(10348)
(10268)
(9138)
(9004)
(8684)
(8396)
(8232)
(8157)
(8071)
(7986)
(7406)
(7217)
学科
(65918)
经济(65855)
管理(34703)
(34402)
(25018)
企业(25018)
地方(24467)
中国(21099)
(20236)
方法(19193)
数学(16219)
数学方法(16032)
业经(15346)
(14502)
农业(14118)
地方经济(12641)
(11820)
(11750)
(11246)
(11135)
贸易(11121)
环境(10797)
(10711)
金融(10709)
(10604)
(10242)
银行(10219)
(9957)
(9574)
土地(9397)
机构
学院(200835)
大学(197506)
(77657)
研究(77530)
经济(75546)
管理(71214)
理学(59540)
中国(58772)
理学院(58627)
管理学(57465)
管理学院(57077)
科学(49698)
(45279)
(41260)
(40144)
研究所(37264)
(35087)
中心(35081)
(33056)
业大(31758)
农业(31180)
(30845)
师范(30540)
北京(29324)
(28638)
(27141)
(26979)
财经(26701)
师范大学(24591)
科学院(24334)
基金
项目(131088)
科学(101168)
研究(96610)
基金(90183)
(80090)
国家(79290)
科学基金(65803)
社会(58668)
社会科(55281)
社会科学(55265)
(53684)
基金项目(48211)
(45700)
教育(43255)
自然(42289)
自然科(41133)
自然科学(41122)
编号(40403)
自然科学基金(40350)
资助(36124)
(34974)
成果(32957)
重点(30213)
课题(30104)
发展(27726)
(27389)
(27267)
(26904)
创新(25132)
计划(24495)
期刊
(99950)
经济(99950)
研究(62352)
中国(52233)
(38369)
学报(32309)
科学(31686)
管理(26975)
教育(26741)
农业(26473)
(25984)
大学(23434)
学学(21767)
(20728)
金融(20728)
业经(18427)
技术(18306)
经济研究(14692)
(14495)
问题(13259)
资源(13090)
财经(12326)
图书(11299)
(10885)
(10686)
科技(9715)
(9677)
现代(9563)
(9495)
论坛(9495)
共检索到327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贺封  曹媛  王怡菲  
城市交通状况对其土地利用方式及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开发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地效益是否受影响,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需要进行探讨。为此,选取36个市级以上的开发区(块)为研究样本,综合利用GIS技术与空间句法、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在对上海市开发区用地效率与交通通达性进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开发区具有较好局部范围被感知程度,分布于中心城区环线、城市快速道以及对外高速公路周边区域的开发区具有较好交通通达性的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测算进一步发现,开发区的用地效益与其交通便捷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大部分开发区二者表现出较高协调等级,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二者均呈现较高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部分市级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滞后于其区域交通发展状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芳  张磊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C2R模型和投影分析,探索能反映评价对象客观差异特征的指标理想值一次性求取模型。以上海市19个市级开发区为例求取指标理想值,并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集约度分值排序,结果显示出指标理想值一次性求取模型的优势和可靠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堪宏  朱宏伟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理论建立起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模型,用耦合度来表达这两种效益之间的协调关系与程度,并以广州和深圳为例,对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1~2008年28年间,广州和深圳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81~1984年)的土地利用效益从低级共生向协调发展过渡阶段;中期(1985~2003年)的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阶段;后期(2004~2008年)的土地利用效益不甚协调发展阶段,广州和深圳的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接近90°,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广州和深圳未来的土地利用效益可能进入极限发展阶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黄银池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30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1/3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冠英  张建新  刘培学  王小丹  
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程度是评价土地利用是否科学合理的依据之一,也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建立南京市土地利用效益间的耦合模型和相应指标体系,利用1999—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南京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自1999年以来,南京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都处于上升状态。(2)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度α一直处于19.16°~70.65°之间,即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近几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居高不下,土地利用效益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仇娟东  赵景峰  吴建树  
新时期,土地利用的属性决定了土地利用能同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而这两种效益的交互耦合进一步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本研究建立了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模型,设计了分别测度这两种效益的指标体系,用熵值赋权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土地利用中这两种效益的系数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系数。结果显示:第一类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均较好的上海市;第二类地区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较好但生态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的地区;第三类是生态环境较好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第四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生态环境建设更为落后的地区;第五类是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但社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秀红  赵敏  
基于上海市合庆镇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土地利用指数、空间自相关性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1)土地整治带来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2)验证土地整治是否能起到土地集聚的作用;(3)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关系。结果表明,整治后的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明显减少,耕地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土地利用指数同土地整治活动之间存在相关性。使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验证土地整治活动对土地产生的集聚效应,并且在5~10m的格网尺度下采用土地利用程度修正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局部集聚效应。此外,区域由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转向以农业活动为主,"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倪少春  贾铁飞  郑辛酉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和GIS技术,以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研究区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计算城市化成熟区中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通过城市化成熟区和各实验区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的比较,制定“城市化进程指数”,并进行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刻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燕  胡平  
会展活动尤其是专业性的会展活动通常与产业集群紧密相连。当今世界,以产业集群为驱动力的专业会展日益繁荣,文章通过分析会展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耦合机理,并以上海为例作实证研究,深入思考如何强化会展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耦合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光宏  马艳  
城郊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的协调耦合度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城市扩展的合理性。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对1998—2011年武汉市远城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值进行测算,分析了二者的耦合动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武汉市远城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呈增长趋势,但后者增速较缓且有波动性。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演化曲线来看,武汉市远城区土地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近年来耦合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武汉市未来远城区土地利用效益可能进入极限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梁红梅  刘卫东  刘会平  林育欣  刘勇  
研究目的:定量研究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动态耦合规律,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演化分为3个阶段。土地利用效益在1984—1990年,处于持续、稳定、最佳协调状态。1991—1996年,处于耦合变化状态,即从最佳协调状态向不甚协调发展。1997—2005年有所下降。宁波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变化近似于对数曲线。1984—1987年,耦合度从-16.17°快速增加到44.71,°从低级共生到协调发展。1988—2005年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耦合度缓慢增长,接近90°。目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京涛  周生路  吴绍华  
城市的扩张与道路交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道路建设造成了城市景观的破碎化,使城市景观呈现不同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并且这种空间异质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1989、1999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数据,以南京市为例对道路交通网络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关系进行了不同层次和尺度的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8年近20a来,南京市城市空间形态扩展迅速,建设用地面积从1989年的100.3km2增加到2008年的684.7km2;在不同时期,南京市城市化过程表现出不同的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和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由道路交通建设造成的局部区域的景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王琰琰  张宇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相互促进与制约,共同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状态,准确把握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构建环渤海区域27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各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内部指数水平均处于波动状态,且处于非同步型阶段,各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2)研究区域内城市的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且以中高度耦合为主;区域空间耦合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京津冀圈耦合度达到中高度耦合,山东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嘉惠  吴克宁  李晨曦  刘欢  王思懿  马春光  
[目的]以土地投入、产出为基础,分析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值,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分析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1)京津冀整体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耦合协调度较低,耦合协调平均值为0.425,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并且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2)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为0.217 928,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形态;(3)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主要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等影响,京津冀3地仅有北京、天津2个城市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河北省整体都处于失调衰退状态。[结论]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异特点,应制定差异化策略,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嘉惠  吴克宁  李晨曦  刘欢  王思懿  马春光  
[目的]以土地投入、产出为基础,分析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值,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分析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1)京津冀整体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耦合协调度较低,耦合协调平均值为0.425,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并且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2)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为0.217 928,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