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9)
- 2023(15727)
- 2022(13542)
- 2021(12514)
- 2020(10379)
- 2019(23844)
- 2018(23558)
- 2017(45098)
- 2016(24537)
- 2015(27678)
- 2014(27790)
- 2013(27838)
- 2012(26770)
- 2011(24495)
- 2010(24839)
- 2009(22931)
- 2008(22732)
- 2007(20610)
- 2006(18388)
- 2005(16987)
- 学科
- 济(122220)
- 经济(122037)
- 管理(61705)
- 业(59477)
- 企(45086)
- 企业(45086)
- 方法(43696)
- 数学(36831)
- 数学方法(36502)
- 地方(34419)
- 农(33325)
- 中国(32985)
- 学(27273)
- 业经(25780)
- 财(23946)
- 农业(22613)
- 制(20451)
- 贸(18817)
- 贸易(18803)
- 地方经济(18448)
- 和(18172)
- 易(18027)
- 融(17841)
- 金融(17837)
- 环境(17645)
- 银(17350)
- 银行(17315)
- 行(16706)
- 理论(16622)
- 发(15848)
- 机构
- 学院(357191)
- 大学(355999)
- 济(151588)
- 经济(148239)
- 研究(134553)
- 管理(128514)
- 理学(108540)
- 理学院(107042)
- 管理学(105139)
- 管理学院(104450)
- 中国(101533)
- 科学(83939)
- 京(78205)
- 所(70836)
- 财(68345)
- 农(67521)
- 研究所(64107)
- 中心(61130)
- 江(59287)
- 业大(54391)
- 财经(53229)
- 农业(52636)
- 范(50939)
- 师范(50450)
- 北京(49676)
- 院(48238)
- 经(48010)
- 经济学(46815)
- 州(45894)
- 省(44614)
- 基金
- 项目(231439)
- 科学(180522)
- 研究(168295)
- 基金(164804)
- 家(144896)
- 国家(143625)
- 科学基金(120558)
- 社会(107291)
- 社会科(100659)
- 社会科学(100625)
- 省(92633)
- 基金项目(87464)
- 划(77744)
- 自然(76689)
- 教育(75778)
- 自然科(74731)
- 自然科学(74708)
- 自然科学基金(73354)
- 编号(68211)
- 资助(66921)
- 成果(56123)
- 发(55623)
- 重点(53388)
- 部(50524)
- 课题(48903)
- 创(46978)
- 发展(44344)
- 创新(44073)
- 科研(43972)
- 展(43679)
- 期刊
- 济(183156)
- 经济(183156)
- 研究(110387)
- 中国(81763)
- 农(62665)
- 学报(59192)
- 科学(54952)
- 财(52841)
- 管理(46307)
- 大学(43506)
- 农业(42349)
- 学学(40865)
- 教育(39417)
- 融(36206)
- 金融(36206)
- 技术(30695)
- 业经(29236)
- 经济研究(28814)
- 财经(26916)
- 问题(24208)
- 经(23295)
- 业(22579)
- 资源(19886)
- 技术经济(18519)
- 贸(18205)
- 版(17589)
- 图书(17449)
- 世界(17017)
- 统计(16614)
- 现代(16133)
共检索到564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周峰 钟太洋 马其芳 杜文星
研究目的:研究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对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研究方法:利用DEA(Data Envelopm entAnalysis)数据包络模型,选取输入指标开发区占市域土地面积比重、开发区生产总值指数、开发区地均财政收入指数、开发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数,选取与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体系为输出指标。研究结果:(1)区域差异:苏南有效性大于苏中,苏中有效性大于苏北地区;(2)无效原因:以开发区土地比重和开发区地均财政收入指数为主;(3)工业化的联动发展机制趋势尚不明显;(4)江苏省开发区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集中表现为对市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研究结论:D EA模型分析开发区对市域...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开发区 DEA 江苏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伟 吴群
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是我国开发区建设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运用数据包括分析(DEA)方法和Tobit模型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考察了政策因素、区域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弥补了当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平均水平不高,纯技术效率不高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2)开发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区的区位、级别、类型等区域和政策因素对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有较显著影响;(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获得专利数、主导产业产值占比等内部因素都能显著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4)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积极处置低效闲置土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姜海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是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开发区,也存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文章利用Eviews3.0统计软件,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不同。而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上,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率、地均投资强度以及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和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率是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从提高开发区投资强度、优化用地结构、积极培育土地市场发育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和措施。
关键词:
集约利用 驱动因素 开发区 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月卿 崔丽 孟繁盈
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也是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地区,研究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对实现大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数理统计与综合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与GDP、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镇化以及人口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平谷区农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耕地减少较多,园地增长速度较快,林地略有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其中交通用地增长速度最快。平谷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消费结构变化以及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曲福田 吴郁玲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和有效方式,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文章在构建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模型分别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化率和不同市场发育阶段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33.4%的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处于转型后期至相对成熟期发展阶段;57.1%处于转型中期发展阶段,整体来说,市场发育较为成熟。而不同土地市场发育阶段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不同,处于转型后期至相对成熟期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要显著高于处于转型中期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因此,文章认为提高我国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思路应是推进土地市场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即使是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开发区,也存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本文利用Eviews3.0统计软件,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不同。而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上,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率、地均投资强度以及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和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率是影...
关键词:
集约利用 驱动因素 开发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中贵 彭补拙 喻建华 濮励杰 张露
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江苏省昆山市选择6种典型农用土地利用方式,78个土壤样点剖面,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明显的影响,除速效钾外,2002年的土壤养分含量比1981年有所提高。同时发现2002年有机质含量在不同用地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规律,即水稻田>园地>抛荒地>菜地;全氮、速效氮含量规律为水稻田>园地>菜地>抛荒地;速效钾的含量规律是园地>水稻田>抛荒地>菜地;速效磷的含量规律是抛荒地>菜地>园地>水稻田。2002年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土壤养分,其中全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采用统计模型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化评价,并试图探讨集约度的合理水平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高,但存在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政策和用地结构是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几大因素。因此,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各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相对集约综合指数值和绝对集约综合指数值的大小以及资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张强 杜文星
科学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选取14个指标构建土地集约多元回归驱动力模型,对江苏省17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闲置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首要限制性因素,依据产出指标影响程度高于土地、资金的投入指标可知,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处于土地利用转换期;(2)苏南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驱动模型 江苏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燕
为探讨河南省土地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用统计法、回归分析法对河南省的土地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耕地面积与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建设用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二、三产业与城镇用地规模具有正相关性;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和耕地、城市用地变化分为3个时段,变化由平缓发展到急剧波动再趋于稳定。整体来看,土地利用呈现出由粗放走向集约,利于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说明经济越发达,城镇土地利用越集约,越重视对农用地的保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 影响 河南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周勇
当前我国城市用地外延扩张与存量土地粗放利用的并存使得土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说,土地粗放利用是土地资源低效配置的重要表现。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和有效手段,而转型期我国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失灵是土地资源低效配置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江苏省开发区为例,针对土地市场发育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①随着土地市场的发育成熟,市场将逐渐取代政府干预成为驱动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机制,而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也随之提高;②在土地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反映土地市场化程度的价格、供求均衡度、市场竞争度等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江龙 曲福田 王启仿
结构决定功能,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江阴市为例,运用马尔柯夫链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的概率矩阵,预测江阴市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并分析其变化特征,以此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近期内可能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着非农化趋势加快,农地数量减少加速的现象,如果为保证耕地的数量平衡,则可能导致农地内部结构极其不合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适当释放农地,促进经济发展;运用经济杆杠,提高非农用地利用效率;重视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马尔柯夫链 转移矩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张俊凤 刘友兆
在测度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探讨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均为一阶单整序列;(2)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50.26%;(3)经济发展是土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4)土地集约利用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经济发展的冲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解释水平达到了85%,而经济发展对来自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响应较弱,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解释水平仅为2%。因此,应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提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濛 濮励杰 张跃进
沿海开发古已有之,且从未停息。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开发规模和速度也以几何级数增长。现阶段,随着国家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一轮沿海开发建设的大潮已悄然兴起,而同时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小风 涂刘欣 李炜玮 贾文慧
开发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18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基于不同主导功能的具有可比性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CRITIC组合赋权法测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并从开发区主导功能视角对比产城融合型和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构建回归模型,探讨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不论是全部开发区还是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呈现出苏南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的特点;(2)江苏省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高于产城融合型开发区;(3)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对土地利用集约度有显著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