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6)
2023(11938)
2022(9668)
2021(8608)
2020(6931)
2019(15356)
2018(15209)
2017(27691)
2016(14977)
2015(16615)
2014(16370)
2013(15728)
2012(15005)
2011(13738)
2010(13896)
2009(12745)
2008(12351)
2007(11340)
2006(10234)
2005(9402)
作者
(43924)
(36671)
(36279)
(34174)
(23232)
(17404)
(16392)
(14113)
(13992)
(13085)
(12458)
(12255)
(12025)
(11727)
(11477)
(11208)
(10738)
(10541)
(10426)
(10395)
(9281)
(9076)
(8765)
(8501)
(8394)
(8304)
(8173)
(7975)
(7475)
(7455)
学科
(62719)
经济(62648)
管理(44388)
(43558)
(34925)
企业(34925)
中国(23350)
地方(22464)
(19360)
技术(18563)
业经(17669)
方法(15835)
(13831)
农业(13382)
(13244)
银行(13221)
(13161)
技术管理(12981)
(12938)
(12856)
金融(12848)
(12554)
数学(12483)
数学方法(12343)
地方经济(12130)
(11572)
环境(10626)
(10503)
理论(10488)
贸易(10486)
机构
学院(208368)
大学(203349)
(84027)
经济(82109)
研究(78965)
管理(76319)
理学(63703)
理学院(62894)
管理学(61863)
管理学院(61441)
中国(60070)
科学(47971)
(45055)
(40203)
(38789)
(37177)
研究所(36193)
中心(35593)
(35018)
(30169)
业大(30013)
师范(29833)
(29417)
财经(29063)
北京(29049)
农业(28573)
(28232)
(26145)
(26140)
技术(25572)
基金
项目(136467)
科学(107760)
研究(103703)
基金(94454)
(82835)
国家(82062)
科学基金(69867)
社会(65440)
社会科(61948)
社会科学(61939)
(57639)
基金项目(49653)
(47451)
教育(46730)
自然(42445)
编号(42058)
自然科(41433)
自然科学(41420)
自然科学基金(40657)
(36505)
资助(36227)
成果(34512)
(34337)
课题(32000)
重点(31418)
创新(31141)
发展(29570)
(29063)
(28139)
国家社会(26812)
期刊
(106055)
经济(106055)
研究(67659)
中国(55513)
(35891)
管理(32719)
教育(32326)
学报(31510)
科学(30489)
(28626)
农业(24349)
大学(23799)
(23481)
金融(23481)
学学(22145)
技术(20604)
业经(19886)
经济研究(16862)
财经(13825)
(13484)
科技(13291)
问题(13066)
(12119)
(11335)
论坛(11335)
技术经济(10854)
商业(10375)
图书(10274)
职业(9879)
(9868)
共检索到341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升  王京雷  
从地方开发区创新转型的内涵入手,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在开发区创新转型中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开发区创新转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TOPSIS和灰色关联模型,采用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双基准模式,构建了地方开发区创新转型的评价模型,以相对贴近度指标测度了开发区创新转型的整体水平,并以以重庆市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开发区创新转型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区域性分布失衡、开发区级别分化明显、产业集群支撑作用不足、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等问题。认为分类指导开发区创新转型、优化产业集群规模结构、打造创新服务平台等是推动我国地方开发区创新转型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闫国庆  孙琪  陈超  仲鸿生  任建雄  
国家高新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国家高新区创新水平提升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开发区创新水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高新区发展实际,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就构建原则、指标选取等相关问题作了重点说明,为国家高新区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上的指引和评价与管理的工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开发区所依托的传统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原有发展路径已经走到尽头,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区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向创新集聚区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二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建成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三是以集聚创新要素为抓手,将开发区打造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和新动能强劲的引领区。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发展理念和认识上的束缚、传统路径依赖、功能定位不清、体制机制"回归"等障碍。为此,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开发区所依托的传统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原有发展路径已经走到尽头,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区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向创新集聚区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二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建成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三是以集聚创新要素为抓手,将开发区打造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和新动能强劲的引领区。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发展理念和认识上的束缚、传统路径依赖、功能定位不清、体制机制"回归"等障碍。为此,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区转型,需要在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优化集聚创新要素的配套环境等方面,形成新思路和新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胜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并对存在的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行政执法缺乏规范,权限遭遇软性分解以及体制复归等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推进开发区法律体系建设,实现管委会的管理与开发职能分离,从优惠政策竞争转向制度竞争,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等创新路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来  田璐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存量时代,空间转型成为开发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国内外经验比较,提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应当成为开发区空间转型的基本逻辑,而创新生态系统应当建立在适宜密度基础之上,并具备多样性、开放性、适应性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提出开发区空间转型的关键策略包括调控开发强度、促进功能复合、塑造开放环境与实施弹性治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晏国菀  刘强  陈红冰  
本文基于开发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PSMDID)评估该外生事件对企业创新的因果影响,同时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开发区设立后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具体地,开发区设立主要通过政策激励渠道提高园区内企业创新意愿与水平,但通过风险承担渠道会部分削弱开发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开发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用大于省级,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有增量的促进效应;相较于经开区,高新区设立对企业创新影响更强,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的全国趋同,高新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增量影响逐渐减弱;主导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区对企业创新更具优势、促进作用更强;开发区设立显著提高了行业集中度较高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结论将有助于深化对各级开发区设立的经济效果和微观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解,并为各地政府通过优化开发区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印龙  孙中亚  许景  
江苏省是我国开发区发展最成熟的地区之一,转型发展的需求也最为迫切。近年来江苏省开始探索在开发区内部设立省级科技产业园,以"区中园"的方式带动开发区转型创新的新模式。本文以江苏省第一批省级科技产业园为例,在分析其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科技产业园的成功经验,从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政策设计等方面针对先发地区和欠发地区提出差别化的优化发展策略,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玄冬梅  宋贺  
大连开发区图书馆作为开发区首座公共图书馆,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的举措:一流的建筑、一流的设备;实行"双免"措施,提供无障碍公益服务;不遗余力宣传推介,图书馆家喻户晓成热点;弘扬传统文化,突显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地补充馆藏,多种途径推介新书;青少年活动丰富多彩,电子图书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招募青年、少儿志愿者,管理更具人性化。这些举措受到开发区读者的普遍欢迎,使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自琼  李向东  陈晓雪  
本文在建立开发区创新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开发区创新转型能力灰色综合关联评估方法,并对中国部分开发区创新转型能力进行了具体研究,为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友斌  
本文借助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开发区绿色转型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绿色转型有效降低了当地空气污染程度,促使当地污染企业通过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方式来规避环境规制,并未增加当地的绿色专利数量,表明异地迁移效应在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就地创新效应并未凸显。进一步分析显示,开发区绿色转型未同步提高当地的经济增长水平,体现出开发区绿色转型的政策效果是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为代价的。上述结论为理解开发区绿色转型的实践效果及其内在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旭平  张国平  
实地走访及调研江苏省花桥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重点创新载体及其主要负责人,全面深入了解和分析花桥企业科技创新载体、科技产业园、创业孵化平台、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驱动发展的四大核心载体建设情况,发现花桥经济开发区创新载体建设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协同弱等一系列不足,根源在于产业结构定位、周边城市同质化竞争、人才支撑不足、发展环境不理想等方面的制约。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同步、三大产业、四类环境"的核心载体建设思路、重点方向及保障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爱华  俞侃  袁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开发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对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进行研究,构建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德尔菲法分两阶段确定指标权重,再用综合指数法对湖北省16个国家级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水平进行评价,以科学反映湖北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并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推动各开发区进一步完善管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莉  
创新系统理论将技术创新与文化体系相融合,构建一种创新文化体系,它是整个文化体系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系统。开发区文化体系中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以及具有创新粘结功能的中介机构。这四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合作,由此产生创造型协同作用,从而形成完整的开发区创新文化体系。开发区的创新文化体系使各种创新要素集中化,使创新主体角色转移顺利实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最合适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