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7)
- 2023(6502)
- 2022(5488)
- 2021(4882)
- 2020(3789)
- 2019(8810)
- 2018(8498)
- 2017(15835)
- 2016(8533)
- 2015(9526)
- 2014(9555)
- 2013(9483)
- 2012(9272)
- 2011(8699)
- 2010(9010)
- 2009(8244)
- 2008(8051)
- 2007(7292)
- 2006(6864)
- 2005(6510)
- 学科
- 济(44101)
- 经济(44065)
- 地方(19967)
- 业(18764)
- 管理(18236)
- 中国(15559)
- 农(13621)
- 企(11860)
- 企业(11860)
- 业经(11078)
- 地方经济(10820)
- 农业(9990)
- 方法(9828)
- 发(9337)
- 学(8642)
- 环境(7978)
- 融(7958)
- 金融(7957)
- 贸(7493)
- 银(7483)
- 贸易(7481)
- 银行(7472)
- 行(7428)
- 数学(7084)
- 易(7074)
- 数学方法(7023)
- 发展(6877)
- 展(6857)
- 制(6414)
- 技术(6109)
- 机构
- 学院(126128)
- 大学(121460)
- 研究(52289)
- 济(49561)
- 经济(48398)
- 管理(42526)
- 中国(39495)
- 理学(34550)
- 理学院(33942)
- 科学(33665)
- 管理学(33318)
- 管理学院(33061)
- 京(31309)
- 所(27712)
- 研究所(24950)
- 农(24171)
- 中心(22761)
- 财(21948)
- 北京(21520)
- 范(21200)
- 师范(20991)
- 江(20977)
- 院(19240)
- 业大(18579)
- 农业(18475)
- 省(17667)
- 州(17485)
- 师范大学(16979)
- 科学院(16704)
- 财经(16244)
- 基金
- 项目(79108)
- 科学(61326)
- 研究(58558)
- 基金(53886)
- 家(47719)
- 国家(47256)
- 科学基金(39211)
- 社会(36187)
- 社会科(34250)
- 社会科学(34246)
- 省(32536)
- 基金项目(28896)
- 划(27699)
- 发(25164)
- 教育(24836)
- 自然(24340)
- 自然科(23598)
- 自然科学(23592)
- 编号(23569)
- 自然科学基金(23112)
- 资助(22192)
- 发展(20239)
- 展(19876)
- 成果(18812)
- 重点(18473)
- 课题(18305)
- 创(16037)
- 部(15539)
- 创新(15046)
- 计划(14681)
共检索到212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平 刘昇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国内、外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游览区的接待能力已接近饱和。为此,改造现有旅游场所和开发新旅游区的意向,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界人士的重视,这里就开辟京郊红螺寺旅游风景区的论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与同志们商榷。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范能船
在都市旅游开发中必须充分注意“传承”与“开新”的完美结合 ,都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纹理必须要延续、衔接。本文以龙华旅游区开发为实例 ,将城市旅游学理论寓于实践之中 ,围绕龙华旅游区深度开发的“原则”和“设想”展开论述 ,指出了在开发中要处理好的 8种关系 ,并据此提出了 12点具体的规划设想。
关键词:
龙华旅游区 深度开发 传承与开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邵学文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旅游区在性质、规模、知名度等种种特质上的差异性,是其本身的发展条件和开发过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旅游区开发的过程,就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接待游客,发展旅游业以及旅游区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由于对旅游区开发过程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国外许多学者早已开始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承忠 韩光辉 冷永进
在分析北京郊区风景资源结构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合理的北京郊区旅游发展模式,包括制定郊区旅游发展战略,科学规划郊区游憩地系统,实施精品战略,提高人造景点的创新性和娱乐功能,加强总体市场细分和不同类型旅游景点的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林琳 盖世杰
伴随着节事及节事旅游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乡村节事逐渐由乡村地方经济发展策略转变为区县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区域尺度下,由于各节事举办地在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节事发展在时间分布及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性,演绎出嬗变与分异的基本特征。研究区域范围内节事时空分异现象,准确把握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节事区域性时空布局的发展与演变规律,对于区域尺度下节事与节事旅游的布局优化与资源整合同样意义深远。本文以北京郊区作为区域样本,以1980-2009年节事举办数据为时间样本,综合SPSS回归分析、波士顿矩阵、GIS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京郊区域10个区县节事举办的年际、年内分布规律、发展的阶段分期及其阶段性特征;随后,在定量测度区域范围内10个区县节事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其空间分异特征;最后,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方法的引入,分别从城市化水平和空间可达性二个角度对其与乡村节事空间分异现象形成的关联程度进行了验证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京郊乡村节事在区域层面的应用实践进一步解释了空间分异现象的若干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北京郊区 节事及节事旅游 时空分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贡保南杰
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已经成为北京旅游业,乃至中国旅游业的一个焦点问题。防范与治理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文章对北京郊区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并给出进一步的政策性和战略性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 郊区 重复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伟强
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问题是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我们知道,旅游区的地位分析是研究旅游区发展的基础,旅游区的时空结构透视是把握旅游区内部动态机制的关键,旅游区的开发评价为旅游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具体的佐证。因此,在分析旅游区的地位、时空结构以及开发评价的基础上,研究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问题,既能反映旅游区的区域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轨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润 刘爱利 郑健
以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了解产业集群运行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回归和方差分析等手段指出不同规模和位于不同地域的企业在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雁栖镇旅游产业具有典型的集群特征,具备复杂的产业联系网络,产业地域辐射广;虽然同质性较高,但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创新氛围;大中型企业在集群中起到支配作用,能够招徕游客,是创新的主要发生者;小企业和位于边缘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应该给予政策扶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盛桂荣
京郊旅游发展现状及方向盛桂荣北京市延庆县旅游办公室国务院有关每周44小时工作制的颁布执行,给职工带来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同时也给北京郊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及时把握契机,北京市旅游学会与《旅游学刊》编辑部于今年4月27日联合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刚
新一轮的北京郊区城市化不仅为郊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资源条件,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使郊区产业发展面临新的竞争与挑战。新的竞争态势下郊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建牢固的产业基础,因应本地的资源和机遇建立相关配套产业,促进产业的集中与集聚,优化投资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体现本地资源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和高科技农业、现代制造业及会展旅游服务产业。
关键词:
郊区城市化 产业基础构建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至美
以京郊怀柔区为例,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讨论了山区县市场潜力和集市空间组合系统的分析方法,并指出,该研究可为产业政策的区域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有针对性地进行乡村城镇化建设以及山区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意义。
关键词:
市场潜力 集市空间组合系统 怀柔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忠义 聂青 李仁昆 张晶 宇振荣
"玉米迷宫"在融合农业产业的科学本质和旅游观光的经营本质的同时,构建出一个集玉米迷宫、植物配置、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旅游模式,既具备农园的产品生产功能,又具备旅游区的艺术和休闲观赏功能,真正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统一。文章介绍了京郊密云的"中国版图玉米迷宫"和顺义的"奥运京印玉米迷宫",对京郊开发"玉米迷宫"旅游农业进行了SWOT(优势、劣势、机遇和竞争状况)分析,为发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玉米迷宫” 旅游农业 SWOT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爱娟
旅游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构成当地总体旅游产品的最基本的要素,它不仅是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还将影响来访游客的访问经历和满意程度。文章主要对目前我国旅游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旅游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浙江临安太湖源为例,探讨了旅游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阎蓓
1 大上海旅游区在全国的地位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大上海旅游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全区旅游资源丰富、基础条件优越、组合优势显著,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1991年全国52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境外旅游者379.35万人次,其中本旅游区内的10个城市占了28%,达106.16万人次,且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和无锡在52个城市中分居第2、6、7、9、13位。同年来华旅游总人数为3334.98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71.01万人次,华侨13.34万人次,港、澳、台同胞3050.63万人次,到上海旅游的外国人和华侨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2.60%和27.96%。1991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为28.45亿美元,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旅游外汇收入为24.67亿元外汇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妙弟 刘德谦 董恒年
北京郊区是当前和未来北京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最重要地区。随着郊区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正在危害郊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凸现了出来。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长期对郊区旅游业发展将形成制约的关键资源供给短缺及由此引发的资源矛盾问题,二是已经和正在对郊区旅游业发展构成危害的郊区非旅游产业不同环境效应所导致的各种资源及环境问题,三是不容忽视的郊区旅游业自身所存在的许多不可持续性环境问题。
关键词:
北京郊区 旅游业 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