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
2023(327)
2022(221)
2021(191)
2020(152)
2019(331)
2018(338)
2017(483)
2016(258)
2015(284)
2014(270)
2013(236)
2012(249)
2011(246)
2010(244)
2009(208)
2008(222)
2007(238)
2006(220)
2005(135)
作者
(702)
(603)
(601)
(547)
(368)
(280)
(254)
(223)
(222)
(222)
(219)
(211)
(210)
(197)
(191)
(181)
(168)
(165)
(159)
(154)
(153)
(148)
(146)
(143)
(136)
(135)
(131)
(125)
(124)
(124)
学科
(1631)
经济(1631)
地方(916)
管理(721)
地方经济(596)
中国(550)
(370)
(367)
业经(363)
环境(323)
(283)
企业(283)
技术(279)
(268)
(264)
教育(261)
农业(245)
资源(233)
理论(213)
(206)
产业(201)
总论(186)
信息(185)
生态(184)
对外(177)
工作(177)
(177)
发展(174)
(174)
信息产业(173)
机构
学院(3372)
大学(3235)
(1418)
经济(1369)
研究(1351)
管理(1097)
中国(953)
理学(871)
理学院(856)
管理学(845)
科学(842)
管理学院(835)
(741)
(632)
(620)
(601)
中心(589)
(564)
技术(553)
(551)
研究所(536)
(507)
(505)
师范(500)
北京(470)
(470)
(464)
业大(453)
职业(453)
(437)
基金
项目(2193)
研究(1943)
科学(1664)
基金(1306)
社会(1138)
(1111)
国家(1102)
社会科(1055)
社会科学(1055)
(1030)
科学基金(905)
教育(868)
编号(800)
(761)
成果(748)
(715)
课题(699)
基金项目(676)
建设(663)
创新(636)
(631)
(624)
发展(551)
(544)
重点(527)
规划(477)
(451)
(447)
项目编号(444)
经济(440)
期刊
(2239)
经济(2239)
中国(1321)
研究(1247)
教育(884)
管理(596)
技术(515)
(466)
(446)
科学(386)
学报(368)
农业(350)
业经(347)
大学(335)
经济研究(318)
职业(305)
科技(300)
学学(299)
(276)
论坛(276)
问题(250)
高等(249)
图书(245)
技术经济(238)
改革(235)
财经(235)
(235)
(223)
金融(223)
(218)
共检索到6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芮杏文  
开创陆桥经济新时代建设人类新文明中国新亚欧大陆桥发展促进会会长芮杏文编者按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北京国际研讨会于1996年5月顺利召开。会议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加速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进程。它的召开,揭开了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芮杏文  
陆桥经济是依托世界大陆桥的出现与发展而正在形成的一种新兴的世界经济形态。陆桥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人类创造出新的生活空间。亚欧两大洲具有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沿新亚欧大陆桥地区各国经济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大多数国家有合作的愿望和良好合作的基础。新亚欧大陆桥横贯我国包括中西部地区的10个行政省区。可利用大陆桥国际通道的作用,在沿桥地区实行沿海地区的开放政策,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兵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对政党逻辑践行过程中,生成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和现代化逻辑,并在三者的统一中开辟了既具有现代化共同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政党—人民的文明结构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文明结构。中国式现代化还在个体与社会的交往中,切中了劳动的存在,在丰富自由时间的路径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通过驾驭资本逻辑的方式,超越了资本对人的遮蔽,明确了文明的主体是人民,并建构起现代的人民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了文明发展的理论自觉、方法自觉、道路自觉,建构了自觉的文明进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卫  
一、研究生教育是人类创新文明的主要源泉高等教育的目标,往往体现在对大学功能的认识上,即一般认为的大学具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赵沁平副部长在多次报告中指出:引领文化是大学的第四功能。2006年11月,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思琦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由我国东部沿海向西延伸,经中亚抵达欧洲,连接环太平洋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应巩固稳定提升中欧班列良好发展态势,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加快消除基础设施堵点卡点,推动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凝聚国际金融合力,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人文交流和民生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君钦  
借助新亚欧大陆桥建设机遇培植鲁南经济隆起带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刘君钦一、历史机遇和基本条件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全线开通,开发利用新亚欧大陆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已成为沿桥地带的重要任务,以此为契机,建设鲁南经济隆起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永生  李永宠  
丝绸之路经过传统畜力阶段到西伯利亚大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阶段再到当今的各方面互联互通阶段。亚欧大陆桥新线地带相对于传统陇海线,优势明显。新线建设对于构建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东部的"多端束状桥"体系、推动沿线丰富资源的开发、净化山西的政治生态、改善山西的经济生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远明  陈超  陈建龙  王惠君  陈军  郭欣萍  吴雪勇  
熊远明指出,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立足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立足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活化利用;立足中华文明的“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中华文明“包容性”与“和平性”,推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陈超指出,图书馆要一如既往、与时俱进,把典籍收藏保护好;要雅俗共赏、激浊扬清,把典籍传播弘扬好;要汲古慧今、鉴往知来,把典籍研究服务好。为全力打响城市文化品牌和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陈建龙对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出了四点新感受:第一,古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古籍保护要科学、完整;第三,古籍利用要精准、高善;第四,科学又完整的古籍保护和精准又高善的古籍利用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作为。王惠君指出,图书馆肩负着传播文化的社会职责,担负着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充分发挥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作用,传承岭南文化,共建“人文湾区”。未来,图书馆要通过发展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军介绍了南京图书馆在历史文化典籍收藏与保护方面的实践经验,并指出,图书馆要努力做到切实尊重依靠人才、寻求各方合力支持、服务与研究平衡兼顾,从而把传承民族文化的大事办好。郭欣萍指出,图书馆要从三个方面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典籍:一是空间赋能,整合各方资源,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式;二是守正创新,利用新媒介、新平台,科技助力有效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与时俱进,聚焦地域特色文化,深挖当地文献价值赓续山西历史文脉。吴雪勇指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中华版本传世工程“一总三分”保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从强化收藏主业、优化分类保护、深化保藏研究三个方面做好版本收藏保护和保藏研究工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岱  
本文提出了关于建设亚洲石油大陆桥设想的国际意义,以及我国参与建设的必要性,并构建了亚州石油大陆桥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中国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凤林  
针对"新文科"建设面临的文科与理工科交叉度不够、与新技术融合性不强、对国家战略引领力不足等困境,"新文科"建设要突出综合性、交叉性、融通性,探索的路径主要包括:打破学科壁垒,培育新型交叉学科;融合新兴技术,推进智能文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文科引领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斯宪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要全面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担当,以开放共赢的姿态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中作出新的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中元  
工业文明转型与人类新文明的构建,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取向。这场新的文明互动,将以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资本逻辑,彰显人的全面解放的生命逻辑为内涵,从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新纪元精神与探索实践有机结合的人类文明新范式。在人类文明转型中,这种以"天、地、人"为共同体的大生命观统领的大科学观、大社会观与大人格观,必将推动人的大人格的逐步形成以及人类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实现构建人类"和谐世界"的伟大理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文冬  林兆花  闫为国  舒文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代,研究珠海市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创新发展成绩斐然,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加强珠海市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珠海市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