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1)
- 2023(14348)
- 2022(12240)
- 2021(11820)
- 2020(9664)
- 2019(22792)
- 2018(22654)
- 2017(43277)
- 2016(23164)
- 2015(26142)
- 2014(25965)
- 2013(25683)
- 2012(23507)
- 2011(21173)
- 2010(21135)
- 2009(19181)
- 2008(18532)
- 2007(16062)
- 2006(13998)
- 2005(12307)
- 学科
- 济(91320)
- 经济(91214)
- 管理(68196)
- 业(66217)
- 企(54746)
- 企业(54746)
- 方法(41863)
- 数学(36247)
- 数学方法(35899)
- 中国(28615)
- 农(25120)
- 财(21376)
- 业经(20611)
- 技术(20102)
- 贸(19045)
- 贸易(19031)
- 易(18610)
- 学(18110)
- 农业(16925)
- 制(16864)
- 地方(16762)
- 理论(15920)
- 银(14876)
- 银行(14840)
- 和(14745)
- 行(14223)
- 环境(13930)
- 融(13795)
- 金融(13793)
- 技术管理(13411)
- 机构
- 大学(324816)
- 学院(322358)
- 济(134279)
- 经济(131615)
- 管理(130673)
- 理学(113538)
- 理学院(112335)
- 管理学(110638)
- 管理学院(110057)
- 研究(108307)
- 中国(82508)
- 京(69471)
- 科学(65085)
- 财(58730)
- 所(53090)
- 中心(48702)
- 研究所(48611)
- 财经(47752)
- 农(46721)
- 业大(45289)
- 江(44881)
- 北京(44545)
- 经(43732)
- 范(42900)
- 师范(42539)
- 经济学(40935)
- 院(39239)
- 经济学院(36922)
- 州(36585)
- 农业(36499)
- 基金
- 项目(222263)
- 科学(176052)
- 研究(166142)
- 基金(162101)
- 家(140626)
- 国家(139481)
- 科学基金(120392)
- 社会(105668)
- 社会科(100199)
- 社会科学(100172)
- 基金项目(86086)
- 省(84757)
- 自然(76730)
- 教育(76360)
- 自然科(75039)
- 自然科学(75023)
- 自然科学基金(73704)
- 划(71825)
- 编号(67237)
- 资助(66287)
- 成果(54778)
- 部(50005)
- 创(49863)
- 重点(49282)
- 发(47269)
- 课题(46272)
- 创新(45879)
- 国家社会(43820)
- 教育部(43419)
- 大学(42319)
- 期刊
- 济(142446)
- 经济(142446)
- 研究(97299)
- 中国(64820)
- 管理(49404)
- 学报(47185)
- 科学(45719)
- 财(42551)
- 农(42336)
- 教育(39947)
- 大学(36451)
- 学学(33875)
- 农业(30131)
- 技术(28851)
- 融(27060)
- 金融(27060)
- 经济研究(23638)
- 财经(23079)
- 业经(22333)
- 经(19794)
- 问题(18248)
- 图书(17729)
- 科技(17156)
- 业(16980)
- 技术经济(16211)
- 理论(15678)
- 贸(15217)
- 世界(14372)
- 现代(14313)
- 实践(14098)
共检索到470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中心自2012年9月成立以来已经举行了两次研讨会,推出了一批新成果。在我国生产方式现代化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关注劳动的适度性对提高劳动者生活质量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个重大问题,如此及时地进入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者的视野,标志着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正在摆脱跟在西方学者后面亦步亦趋的被动局面,迈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些新成果的研究路径,摒弃了套用别人理论解释自己问题的传统习惯,及时挖掘本国劳动关系的新问题新情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伍美云 杨河清
回顾劳动经济研究的历史,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似乎一直主导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但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对劳动经济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通过比较制度经济学范式和主流经济学范式的两本经典教材,结合对劳动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研究,可分析两种研究范式下劳动经济学的不同。劳动经济学发展至今,是一个见证制度经济学范式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衰落、主流经济学范式逐渐取而代之的过程。它验证了"科学进步"的过程理论。同时,在未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主流经济学范式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凯鈇
现行《劳动合同法》自2006年立法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2008年生效实施,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也是政、商、学各界争议不断的10年。争议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是立法选择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关系问题。其实,引起争议的关键根源在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其背后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范式问题。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争议 经济学范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凯鈇
现行《劳动合同法》自2006年立法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2008年生效实施,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也是政、商、学各界争议不断的10年。争议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是立法选择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关系问题。其实,引起争议的关键根源在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其背后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范式问题。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争议 经济学范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义明 崔勋
本文从我国劳动关系理论研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认为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论证并通过经验数据验证清楚劳动关系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对不同层面的竞争力的影响机制。通过梳理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本文构建一个基于ser-M范式的整合的竞争力分析框架。同时,借鉴Porter(1985,1990)统筹研究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思路以及整合竞争力研究的思路,本文构建了基于ser-M范式构建了动态、权变的劳动关系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对于劳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必须综合考虑劳动关系主体在不同环境压力下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形成独特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整体过程,而不应该仅仅从政策制定或推广最佳实践的角度探讨相应的劳动关系协...
关键词:
劳动关系 ser-M范式 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冯贞柏
在回顾文献基础上,本文梳理出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机制,认为在劳动供给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工资差距决定于劳动需求结构变动,而劳动禀赋结构和技术效应结构是研究两者关系的重要范式。劳动禀赋结构模型是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且技术水平相同的框架下,贸易品由于劳动禀赋结构不同,导致单位成本产出水平变动,进而影响劳动需求结构和工资差距;而技术效应结构模型则是在两国生产一种产品且技术水平不同的框架下,贸易品由于技术效应结构不同,导致相对工资和劳动需求关系曲线变动,进而影响劳动需求结构和工资差距,而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传导机制有很大差别。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鹏
在"旧常态"下,劳动生产率和工人工资增长被视为一对天然的矛盾,从而导致劳动关系的组织与协调存在"黑洞式"的屏障。牛津研究范式强调,利用政治力量介入与制度规制为输入变量从而优化输出结果并完善劳动关系。文章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利用牛津范式理论,对我国新型劳动关系构建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牛津范式理论对于我国当前新型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政治力量介入与制度规制是构建新型劳动关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立富 王兴化
本文在企业劳动关系中研究雇员的适度劳动问题,分析在传统企业组织和现代企业组织中适度劳动的不同形成机制与特征。与传统的被动过劳相比,在现代企业组织中,雇员过劳的形成过程更为复杂,雇员的适度劳动也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企业劳动关系的民主化是有效控制雇员过度劳动并实现新型适度劳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适度劳动 过度劳动 企业劳动关系 民主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付俊 孟续铎
当前,我国社会的过度劳动问题逐渐凸显,超时、超强度工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影响着大量的劳动者。这既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带来巨大伤害,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埋下了隐患。为进一步加强对适度劳动的重视和对过度劳动问题的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付俊 孟续铎
近年来,"过劳"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本届会议对中国适度劳动以及过度劳动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尤其是适度劳动研究的理论体系的建立、过度劳动的形成机制和后果、适度劳动以及过度劳动的测量、适度劳动与过度劳动的法律规制等,更加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兴趣和关注。
关键词:
适度劳动 过度劳动 工作时间 劳动强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续铎 李付俊
本届学术研讨会共计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就适度劳动的研究意义,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高校教师、出租车司机和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与劳动负担,过度劳动的概念内涵,作业疲劳的评价方法,适度劳动的衡量标准,过度劳动的立法保护与管理应对,以及适度劳动的研究展望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
工作生活质量 过度劳动 过劳死 适度劳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贝妮 孟续铎
学界对劳动者过度劳动问题的关注,过度劳动的研究也逐渐从社会现象研究转向理论研究的高度。本届会议对适度劳动的研究意义、适度劳动与过度劳动研究的理论构建、典型群体的职业压力与过度劳动、适度劳动与过度劳动研究的国际视野、出勤主义的相关研究、适度劳动的法律保护和管理措施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伍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前些年,我们国家曾经力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甚至把积极劳动就业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劳动就业从既有的格局和趋势来看,服务业显然是担当主力军。也正基于这样的考量,我更愿意从劳动就业的视角来看如何开创国家发展的新格局。首先,我们看看开放服务业新格局的重要目标有哪些?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封闭条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文超,深圳首任劳动局局长,率先在全国进行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开创国内"炒鱿鱼"先例,建立有进有退的劳动合同制;他将"一职一级"标准工资改为"一职多薪级,小级差"的工资制度,建立了考晋级和加薪制度;他推进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了新型社保制度。被誉为深圳用工制度、工资制度改革的"操刀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