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7)
2023(16893)
2022(13958)
2021(12703)
2020(10530)
2019(24032)
2018(23723)
2017(45752)
2016(23991)
2015(26390)
2014(25940)
2013(25627)
2012(23344)
2011(20599)
2010(20727)
2009(18819)
2008(18323)
2007(16187)
2006(14167)
2005(12766)
作者
(64430)
(53816)
(53715)
(50469)
(34192)
(25363)
(24256)
(20910)
(20511)
(19055)
(18307)
(18134)
(16884)
(16866)
(16516)
(16257)
(16011)
(15636)
(15415)
(15402)
(13119)
(12956)
(12856)
(12428)
(12059)
(11934)
(11816)
(11764)
(10599)
(10596)
学科
(107154)
经济(107049)
(94084)
(81757)
企业(81757)
管理(81588)
方法(44072)
数学(35247)
数学方法(34868)
(33929)
业经(32837)
中国(32137)
(29740)
地方(25047)
农业(24383)
技术(22937)
(21088)
财务(21039)
财务管理(21010)
(20343)
企业财务(19909)
(18857)
贸易(18838)
(18279)
(18178)
理论(17956)
(16439)
(16342)
(16208)
银行(16192)
机构
学院(332708)
大学(326031)
(144355)
经济(141630)
管理(138458)
理学(119013)
理学院(117852)
管理学(116267)
管理学院(115608)
研究(104313)
中国(83032)
(67480)
(65361)
科学(59631)
财经(51875)
(50778)
中心(49894)
(49668)
(49431)
(47298)
业大(44415)
研究所(44303)
经济学(43570)
北京(42002)
(41669)
师范(41311)
(40436)
经济学院(39328)
财经大学(38390)
农业(38241)
基金
项目(222322)
科学(179706)
研究(168648)
基金(163185)
(139269)
国家(137966)
科学基金(122657)
社会(111202)
社会科(105629)
社会科学(105606)
(88470)
基金项目(86794)
自然(76669)
教育(76447)
自然科(75056)
自然科学(75042)
自然科学基金(73767)
(72357)
编号(68430)
资助(64289)
成果(53447)
(52219)
(51694)
(49082)
重点(49037)
创新(47404)
国家社会(46366)
课题(45981)
(43594)
人文(43425)
期刊
(163331)
经济(163331)
研究(96512)
中国(69522)
管理(57082)
(52512)
(46453)
科学(42359)
学报(39886)
教育(34568)
技术(33199)
大学(32843)
(32241)
金融(32241)
农业(32194)
学学(30776)
业经(29955)
财经(25645)
经济研究(25282)
(22275)
问题(21166)
(19160)
技术经济(18970)
商业(16745)
图书(16629)
现代(16497)
科技(16104)
(15721)
世界(15325)
(14910)
共检索到50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前些年,我们国家曾经力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甚至把积极劳动就业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劳动就业从既有的格局和趋势来看,服务业显然是担当主力军。也正基于这样的考量,我更愿意从劳动就业的视角来看如何开创国家发展的新格局。首先,我们看看开放服务业新格局的重要目标有哪些?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封闭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发达的服务业是推进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建议》对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非常重视,第一次提出了"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建议》还提出要"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这些建议为我国"十三五"时期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开创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和思路,是"十三五"时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行动纲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阳  
加快完善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提升服务工作效能,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的题中之义。我国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已相对完整,服务可及性增强,人均财政就业支出和重点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总体看,基本劳动就业创业服务建设起到了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使用公共财政就业支出作为代理变量,采用岭回归估计方法,获得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对就业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关系。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增加1%,那么全国就业人员增长0.033%、城镇就业人员增长0.083%。然而仍存在政策"三重分割",财政均衡机制薄弱,服务实用性和效果偏低,部分领域的政策空白和管理落后等问题。建议尽快健全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标准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完善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网,加强政府购买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建设,及培育高素质服务人员队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仲  
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入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保险对于劳动供需的影响,然后通过现状研究,阐明了目前我国某些社会保险政策与劳动就业政策不相适应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优化社会保险策略,进而促进就业的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燕飞  
本文关注了中国产业发展的技术选择对劳动就业,尤其是城乡就业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产业技术选择过高的资本深化倾向不利于城镇就业,产业发展要在城乡就业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需进一步提高技术选择的自主性和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推动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此外,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城镇就业,但作用仍需加强;城镇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变动关系;农村投入未对城镇就业表现出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辰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口与劳动就业问题始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口目前已超过10亿,社会劳动者已近5亿。将人口与劳动就业联系起来研究,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对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实现2000年的宏伟战略目标,都是很有意义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州市吴江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苏州市吴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年来,中心围绕"服务和发展民生,稳定并扩大就业"的宗旨,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境外人员入境就业、提供失业保险服务和档案托管服务,指导全区公共职介机构开展工作,搭建区级人力资源市场等。中心优质的服务内容、创新的服务手段、优美的服务环境受到社会各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赞安  罗运贵  
一、广西农村劳动就业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拓宽,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劳动力流动渠道的初步打开,广西农村劳动就业有了一定发展。到1988年,乡镇企业职工达196万人,与1978年的80.7万人相比,增长了3.14倍,十年间平均每年增长9.28%,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6.62%上升到1988年的11.46%。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推动,农村劳动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88年,广西农村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就业的比重分别为90.78%、4.08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跃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确认了中国经济增长基础必须立足国内市场,是中央应对世界经济变局的重要战略调整。在新发展格局下,实体经济所需要的资本性资金支持。也将主要依靠国内资本市场。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匹配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体经济转型的方向和速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菊华  
通过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三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0~2011年间的宏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既有增加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有二重性作用,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与产业发展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据此从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和延长中国劳动力红利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瀑  
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笔者在剖析三者耦合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的联系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三个变量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由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及其内部的非均衡发展割裂了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的互动,故需从提升产业发展角度来推动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劳动就业的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