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4)
- 2023(6579)
- 2022(5248)
- 2021(4650)
- 2020(3640)
- 2019(8214)
- 2018(8147)
- 2017(14003)
- 2016(8065)
- 2015(9194)
- 2014(9424)
- 2013(8961)
- 2012(8320)
- 2011(7464)
- 2010(7634)
- 2009(6816)
- 2008(6683)
- 2007(6269)
- 2006(5464)
- 2005(4583)
- 学科
- 济(23311)
- 经济(23278)
- 管理(22124)
- 业(19267)
- 企(12415)
- 企业(12415)
- 中国(10876)
- 农(8658)
- 制(8039)
- 地方(7588)
- 工作(7087)
- 财(7048)
- 服务(6889)
- 业经(6843)
- 学(6784)
- 教育(6727)
- 方法(6622)
- 理论(6495)
- 教学(6194)
- 体(5866)
- 农业(5423)
- 银(5345)
- 银行(5325)
- 行(5183)
- 服务业(5145)
- 数学(5077)
- 数学方法(4954)
- 贸(4927)
- 贸易(4916)
- 融(4908)
- 机构
- 大学(105261)
- 学院(104689)
- 研究(38724)
- 管理(36514)
- 济(35300)
- 经济(34032)
- 理学(29997)
- 理学院(29585)
- 管理学(28934)
- 管理学院(28732)
- 中国(28551)
- 科学(24394)
- 京(24222)
- 农(20194)
- 所(19624)
- 江(18781)
- 中心(18262)
- 财(18232)
- 研究所(17634)
- 范(17045)
- 师范(16823)
- 业大(16415)
- 技术(15958)
- 农业(15711)
- 北京(15399)
- 院(15126)
- 州(14948)
- 省(14473)
- 师范大学(13343)
- 财经(13117)
- 基金
- 项目(71002)
- 研究(55889)
- 科学(54031)
- 基金(46627)
- 家(41354)
- 国家(40944)
- 科学基金(33729)
- 社会(32434)
- 社会科(30409)
- 社会科学(30402)
- 省(29845)
- 教育(26829)
- 编号(25124)
- 划(24949)
- 基金项目(23971)
- 成果(22248)
- 自然(20319)
- 自然科(19803)
- 自然科学(19794)
- 自然科学基金(19403)
- 课题(18947)
- 资助(18356)
- 重点(16630)
- 发(16229)
- 年(15758)
- 项目编号(15470)
- 部(14680)
- 创(14535)
- 创新(13578)
- 规划(13578)
共检索到177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重要教育政策目标。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有"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之规定,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我国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的时间节点确定为2010年,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时间要求是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表述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确立的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首先便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相关段落也沿用了"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表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韩佩冉
世界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已有百年历程,不同阶段的价值取向各异。我国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虽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的价值开发空间。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部署,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蕴含着终身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重大决策,将有效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协调发展,发挥其整体效能价值。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要准确认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意义,科学评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建设基础,明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主体及责任,精心设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构建框架,精准谋划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策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史秋衡 谢玲
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系统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作为"中国之治"民生教育方面的战略任务。教育是民生之首,是人类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治理相关的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中,教育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国家政策指导与支持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路宝利 张之晔 吴遵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明确目标,这也是"十四五"规划期间确立的重大教育方针。但就体系构建的具体对策与推进而言,首先需要廓清基本内涵,厘清逻辑关系,由此方能明晰体系构建的要素与目标。据此,通过多维度的综合研判,解析出"自我导向学习"这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线索与基本要素。在揭示其内在困境的基础上,就"泛"资源格局、"后"学校组织、"善"价值生态和"优"制度框架的创制等本土策略方面,提出了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内在逻辑与复杂关系相契合的若干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翔杰
当前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具备较好的理念储备和建设条件。职业教育以“嵌入式”“供给式”“自适式”方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但仍存在现实困境。功能整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是育人功能、适应功能、共生功能和培养功能、社会功能、生长功能的聚合体。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确立“育人—生长”功能先导地位,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思想值”;增强“社会—培养”功能聚合效应,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贡献值”;加强“适应—共生”功能互利共通,建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共同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夏峰 徐玉珍
在全民终身学习视野下,基于残障人士终身学习和特殊学生多样化需求,上海市长宁区开展了历时15年三个行动研究阶段的终身特殊教育实践。长宁区建设了实体性区域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创建了区域医教多学科的资源平台,开发了区域校外终身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了区域特殊学生转衔服务机制,构建了从出生至老年的残疾人终身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并形成了如下研究结论:终身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是基于多学科综合服务的系统工作,需要消除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障碍,是一个向理想状态不断前进的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绵涛 吴亭燕
当前特别需要选择以教育改革效能提升教育改革质量这一路径来建设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选择这一路径,一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改革必须要提高改革效能的重要思想决定的;二是因为教育改革效能与教育改革质量在逻辑上是紧密联系的;三是更好提升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质量的需要。实施这一路径,要提高教育改革效能对建设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意义的认识;要确立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效能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配合和改革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两个路径、在教育体制与教育机制的改革、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在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中提升其改革的效能;要有较充足的资源条件;要注重高效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要把提升教育改革效能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到教育组织和人发展的特性、作用和状态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克金
一、创建高质量社区化的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社区化是市场体制的必然归宿。人类组织起来进行生产活动以维持生存和发展,同时,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人类也以一定的形式、在一定的空间里生活。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是按照自然经济生产力条件所形成的模式生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宣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但另一方面,当前内外部周期性、阶段性和突发性因素叠加导致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加,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构建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服务体系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胜本 李鹤飞 刘旭东
新时代对高校构建高质量服务育人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统领下,坚持五育并举,实施"三全育人",通过主体、过程和资源协同,优化服务育人的理念与实践,实现服务育人的功能,提升服务育人的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葛道凯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标志着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全社会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期待更加具体和全面。2021年11月,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娣
全面开放的经济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正面临环境和条件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准确判断并把握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和新任务,找准加快推动建设全面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为在其他领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内外融通的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全面开放体系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地位需要逐步由跟随者、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认识;诠释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阶段,改革与开放之间辩证关系的再解析;包含了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的规模、拓宽开放范围和领域、提升开放质量等一系列目标集成。为了建成全面开放经济体系,要求全面提升中国深度参与乃至引领塑造国际经贸合作新秩序的能力;利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创造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补齐开放领域、开放区域、开放对象等结构不平衡的短板;同时还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扩大开放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推进、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贸易强国的建设、对外投资模式的创新等则是加快建设开放经济体系的重点抓手。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晶妹
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要高质量现代化征信体系的支撑。从高质量发展对征信体系建设的要求出发,对建设我国高质量现代化征信体系,提出四点思考与展望:一是开放包容,营造征信机构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融合共享,进一步推动征信体系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需求导向,以专业化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防范化解信用风险;四是国际视野,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内外双循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毛通 楼裕胜 顾洲一
乡镇街道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夯实乡镇街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意义重大。当前,镇街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体系、机制保障、设施支撑、工作重心、思想条件、社会基础、信用条件已基本具备,但还存在整体规划缺乏、组织保障能力薄弱、信用认识不到位、信用监管力量和监管信息碎片化等问题。建议“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加强基层信用体系建设的规划布局,做到规范与鼓励并举,强化信用监测评估,并做好示范引领;基层政府应带好政务诚信头,充分整合基层信用监管力量和监管信息两类资源,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打好治理、服务、监管和创新四张牌,推动基层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镇街道 基层信用 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泰岳
随着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加大,以及多年来各地在信用信息归集、应用场景开发等方面的不断探索,社会信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型发展,文章以山西为例,分析了社会信用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山西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软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机遇开展示范创建、培育信用企业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营商环境 征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