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9)
- 2023(14292)
- 2022(11782)
- 2021(11100)
- 2020(8814)
- 2019(20025)
- 2018(20030)
- 2017(35152)
- 2016(20819)
- 2015(23753)
- 2014(24177)
- 2013(22627)
- 2012(21521)
- 2011(19762)
- 2010(20586)
- 2009(18885)
- 2008(19028)
- 2007(18069)
- 2006(16462)
- 2005(15227)
- 学科
- 济(73508)
- 经济(73416)
- 管理(55357)
- 业(48167)
- 企(38419)
- 企业(38419)
- 中国(31688)
- 农(24696)
- 地方(24524)
- 教育(24474)
- 方法(19982)
- 业经(19643)
- 财(18814)
- 学(18595)
- 制(18356)
- 理论(17429)
- 农业(16428)
- 银(15586)
- 银行(15556)
- 数学(15333)
- 行(15106)
- 发(15007)
- 数学方法(14967)
- 融(14500)
- 金融(14493)
- 技术(12899)
- 贸(12897)
- 贸易(12878)
- 教学(12778)
- 体(12770)
- 机构
- 大学(283660)
- 学院(281769)
- 研究(105909)
- 济(100304)
- 经济(97309)
- 管理(94398)
- 中国(77799)
- 理学(77329)
- 理学院(76248)
- 管理学(74540)
- 管理学院(73976)
- 京(65045)
- 科学(64151)
- 所(54728)
- 财(52207)
- 江(50517)
- 范(50060)
- 师范(49588)
- 研究所(48761)
- 农(48239)
- 中心(48128)
- 北京(42771)
- 教育(41630)
- 州(40728)
- 师范大学(39329)
- 业大(39159)
- 院(38776)
- 财经(37998)
- 技术(37854)
- 农业(37184)
- 基金
- 项目(170637)
- 研究(135853)
- 科学(132026)
- 基金(113065)
- 家(97518)
- 国家(96389)
- 科学基金(80170)
- 社会(79761)
- 社会科(75006)
- 社会科学(74988)
- 省(71551)
- 教育(69563)
- 划(60556)
- 编号(60271)
- 基金项目(57222)
- 成果(55042)
- 自然(47876)
- 课题(47275)
- 自然科(46715)
- 自然科学(46701)
- 资助(46621)
- 自然科学基金(45795)
- 发(42406)
- 重点(40152)
- 年(39931)
- 部(37185)
- 项目编号(36276)
- 性(35301)
- 创(35040)
- 规划(34664)
共检索到485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树华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地方高校要遵循以办学定位统领发展方向、以目标管理凝聚发展共识、以综合改革激发发展动力的工作思路;要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学科人才建设,发挥服务社会作用,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以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绵涛 吴亭燕
当前特别需要选择以教育改革效能提升教育改革质量这一路径来建设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选择这一路径,一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改革必须要提高改革效能的重要思想决定的;二是因为教育改革效能与教育改革质量在逻辑上是紧密联系的;三是更好提升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质量的需要。实施这一路径,要提高教育改革效能对建设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意义的认识;要确立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效能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配合和改革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两个路径、在教育体制与教育机制的改革、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在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中提升其改革的效能;要有较充足的资源条件;要注重高效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要把提升教育改革效能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到教育组织和人发展的特性、作用和状态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茜茜 余秀兰
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一定困境,导致社会人群产生认知偏见。但高职教育事实上为学生提供了体面生活的机会、更多创业的可能、避免了失业和非技术就业,扶助弱势家庭子女实现代际的向上流动。故为了使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分流和社会再生产的需要,仍需完善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推进产教融合,改革高职教育培养机制与培养目标,在横向上分类培养及提升、融合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在纵向上推动高职教育建立全周期开放学习与循环学习平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新
研究和思考宁波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背景、所处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宁波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结合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站在宁波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对社会文化生活的贡献度、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贡献度等视角来看,今后几年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构建高质量、大众化、服务型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
关键词:
宁波高等教育 服务型 区域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敬仪 刘静羽 初景利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肩负新使命和新担当,探究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思路与路径,有助于明确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提升高校图书馆价值和影响力。文章采用系统分析法,阐述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意义,设计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与路径。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含3个方面:从资源驱动到服务驱动,再到创新引领;从传统图书馆能力到新型图书馆能力;做好学术研究与业务研究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茂云 王国庆
专业集群是一种专业组织形态,强调区域统筹,具备结构性的特征和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稳定性等发展优势。高职院校以专业集群建设为突破口,挖掘专业红利、打造发展优势、做强自身实力,对于推动学校适应区域产业链需求、提升服务贡献能力,实现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专业集群 高职教育 质量 专业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帆
(一)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即要加快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着力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市场秩序,为优质优价、优胜劣汰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赋予各类市场主体"公平感"。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约束政府的权力,在目前"放管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市场主体 人居环境 供给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姝菡 张奎 谭永生
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有助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供给需求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看,现行我国分配格局不能充分促进社会再生产循环畅通,收入分配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需有效匹配,中等收入群体结构不利于扩大内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陈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也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抉择。相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层级体系还不能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彰显职业教育应有的校企融合特色。实践中,关键是要强化人才培养的类型体系、升级人才培养的层次体系、建构人才培养的开放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军扩 侯永志 刘培林 何建武 卓贤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基本实现现代化,关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口提出的引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的转变,更是一个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的过程。因此,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形成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体制机制。针对国内现有的发展测度体系、指标存在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构建"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以反映"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目标要求 战略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梁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全国各地方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权法和系统聚类等方法测度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截至201 7年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状空间分布格局,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具体表现为:综合水平最高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和天津;重庆在众多中西部省份中一枝独秀,也是唯一进入全国前十的西部地区;广大中西部,尤其西部地区在综合质效、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等维度均相对较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充分阐释我国发展阶段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指向标。中小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新发展格局蕴含的挑战和机遇,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服务战略、服务实体、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的战略定位,从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属地优势、推进数智转型、推动上网下乡、坚持守正创新和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优化战略实施路径,实现自身经营能力提升与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共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玉龙 郑亚莉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支撑。在技术变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合作加强的背景下,打造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尚存在人才培养方式滞后于产业转型需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质量人才标准不明确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要求,深度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和政策制度的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宝印 黄海军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实现从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提升、从内涵性建设向卓越化构建的历史性转折和划时代跨越的重要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根基、国家创新力的重要基石、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先导、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源泉、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标志、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等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卉 郑育琛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应用性、发展性、终身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内在使命是内在一致的。独立学院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是应对日益严峻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终身教育的准确选择,是吸取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经验的理性选择。在国家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应更新理念,明晰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政府应为独立学院提供更加宽松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