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2)
2023(4129)
2022(3242)
2021(3255)
2020(2556)
2019(5903)
2018(6085)
2017(9031)
2016(6449)
2015(7484)
2014(7865)
2013(6861)
2012(6546)
2011(6071)
2010(6642)
2009(5834)
2008(5766)
2007(5793)
2006(5494)
2005(5036)
作者
(15303)
(12547)
(12469)
(12201)
(8040)
(6025)
(5874)
(5031)
(4971)
(4692)
(4395)
(4184)
(4137)
(4121)
(4107)
(3958)
(3921)
(3832)
(3692)
(3659)
(3582)
(3278)
(3207)
(3092)
(3066)
(3043)
(2893)
(2767)
(2609)
(2589)
学科
教育(20337)
(13397)
经济(13375)
中国(13196)
管理(11973)
(7522)
理论(7511)
教学(7145)
(6168)
(5720)
(5696)
企业(5696)
地方(5400)
(5146)
(4474)
发展(4458)
(4335)
学校(4315)
(4191)
研究(4013)
思想(3977)
政治(3934)
业经(3887)
农业(3755)
(3685)
高等(3677)
思想政治(3676)
政治教育(3676)
治教(3676)
德育(3624)
机构
大学(78620)
学院(73701)
研究(30604)
教育(28782)
(22640)
师范(22561)
(19971)
管理(19217)
(18848)
师范大学(18506)
中国(18264)
经济(17873)
科学(16778)
(16417)
职业(15006)
(14842)
理学(14526)
理学院(14209)
中心(14035)
北京(14014)
技术(13927)
管理学(13734)
管理学院(13550)
研究所(12948)
(12763)
(12285)
(11246)
教育学(10967)
职业技术(10291)
(10185)
基金
研究(39561)
项目(39043)
科学(31198)
教育(27836)
基金(21821)
成果(20989)
社会(20532)
编号(20311)
社会科(18894)
社会科学(18892)
课题(18772)
(17694)
(17345)
国家(16947)
(16807)
(16714)
科学基金(13446)
规划(12883)
(11860)
项目编号(11795)
研究成果(11538)
(11235)
重点(10613)
年度(10472)
(10382)
(10355)
阶段(10333)
(10261)
(10243)
基金项目(10015)
期刊
教育(52397)
研究(38023)
中国(32908)
(29307)
经济(29307)
职业(13425)
技术(12135)
(9916)
(9100)
技术教育(8671)
职业技术(8671)
职业技术教育(8671)
学报(8550)
图书(8519)
大学(8188)
管理(7952)
(7731)
金融(7731)
科学(7139)
(7101)
论坛(7101)
书馆(6954)
图书馆(6954)
高等(6885)
高等教育(5979)
农业(5894)
(5813)
成人(5579)
成人教育(5579)
学学(5057)
共检索到147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国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鲜明地提出了两大战略目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奠基,那么高等教育则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重要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此同时,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和大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创新科学研究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多方面的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桂华  
2008年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开展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项目还被批准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经过6年的精心研究,课题组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重大命题,圆满完成了立项时所确定的各项研究任务,取得了一系列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邬大光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又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本文归纳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以及战略意义,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政府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祥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探寻并抓住其根本和永恒性主题,解决相应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性选择。动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条件,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深度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承诺,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抉择,系统加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闵维方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炜  张蓉  刘延松  
分析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探讨了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如何为构建高等教育强国作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鲁  
"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高等教育,求解"可持续复苏路线图",视高等教育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美、英、法、德、日、俄等国,纷纷制定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经历世纪之交10余年的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在刚要进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我们应该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小鹏  
推进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要站在全局看教育,立足教育谋划全局,在把握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体系建构、内涵提升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扎实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成方  
要加快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强省"建设,浙江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率先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强化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扎实建好一批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引领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结、提升具有浙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推动浙江的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定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处于低水平的不均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一个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支撑。为此,本文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与任务,并从规模,质量;质量,结构,效益,思想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努力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韩晓燕  
理论和现实的证据表明,高等教育在受到政治决定和影响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政治功能和强大的影响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我国政治建设的进程中,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主要是:提高公民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创新、培养优秀政治人才、加强国际宣传和国际理解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翁铁慧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盯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为"中国梦想"增强支撑,为"中国教育"增强引领,为"中国贡献"增强驱动。当前,"双一流"建设正处于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要找准发展定位,抓住关键环节,聚焦根本、夯实基础,聚焦特色、分类发展,聚焦内生、增强动力,精准推进实施。要建设政府、学校、教师、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加快构建法治化、科学化的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切实激发高校办学活力,着力提升人才队伍能级,加快"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