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2)
2023(16596)
2022(14124)
2021(13574)
2020(11095)
2019(25759)
2018(25859)
2017(48597)
2016(27384)
2015(31384)
2014(31913)
2013(30827)
2012(28929)
2011(26592)
2010(27203)
2009(24856)
2008(24354)
2007(22146)
2006(20156)
2005(18089)
作者
(78037)
(64295)
(63981)
(61039)
(41127)
(30565)
(29420)
(25145)
(24662)
(23601)
(21903)
(21575)
(20640)
(20542)
(19931)
(19918)
(19167)
(19051)
(18548)
(18478)
(16479)
(15943)
(15559)
(14764)
(14676)
(14515)
(14476)
(14424)
(13038)
(12774)
学科
(106054)
经济(105942)
管理(73801)
(68227)
(54025)
企业(54025)
方法(41717)
中国(38189)
数学(35762)
数学方法(35304)
(31739)
地方(27521)
教育(26020)
(25680)
业经(24349)
(23237)
(21279)
农业(20935)
理论(20593)
(19914)
贸易(19897)
(19277)
(19276)
银行(19237)
(18562)
(17785)
金融(17784)
技术(17442)
(17115)
(17093)
机构
大学(388056)
学院(382749)
(148598)
经济(144840)
管理(144505)
研究(135039)
理学(122601)
理学院(121089)
管理学(119018)
管理学院(118281)
中国(99373)
(86334)
科学(81142)
(71782)
(68127)
研究所(61223)
(60914)
师范(60486)
中心(60386)
(60201)
(58898)
北京(56562)
财经(55297)
业大(53040)
(50050)
(48897)
师范大学(48843)
(48833)
教育(46024)
农业(45399)
基金
项目(244520)
科学(191922)
研究(189600)
基金(170949)
(146262)
国家(144826)
科学基金(123325)
社会(115131)
社会科(108731)
社会科学(108704)
(97122)
教育(92763)
基金项目(89672)
(82698)
编号(81421)
自然(77145)
自然科(75224)
自然科学(75206)
自然科学基金(73810)
资助(70851)
成果(70565)
课题(59308)
(55804)
重点(55366)
(55172)
(50440)
项目编号(49540)
(48629)
教育部(47683)
大学(47205)
期刊
(175168)
经济(175168)
研究(130456)
中国(88530)
教育(77345)
学报(55084)
管理(54896)
(54696)
(51874)
科学(50953)
大学(43635)
(38788)
金融(38788)
学学(38329)
农业(38192)
技术(37007)
业经(29876)
经济研究(27035)
财经(26635)
图书(24553)
问题(22952)
(22758)
职业(19146)
理论(18975)
(18970)
(18588)
论坛(18588)
技术经济(17937)
(17912)
科技(17614)
共检索到605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祖良  冒荣  
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答辩时间2011年城市群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引擎,大学群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城市群与大学群有耦合发展特点。在非资源型经济逐步强盛时代,大学群对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有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这是大学群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价值组成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组  胡建华  
2008年,在时任会长周远清同志的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全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力量,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立项为契机,实施了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2014年6月项目结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回答了"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命题,而且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肯定,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在刚要进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我们应该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晓军  夏建国  
通过对技术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从院校、政府、企业和社区等不同角度开展对技术本科院校发展路径的探索。院校层面强调增强准确定位,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紧密贴近地方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主动围绕地方要求开展技术研究;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级。政府、企业与社区层面强调由政府牵头架构"共建共管"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架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由社区领衔架构"区校联动"新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今天,我们在杭州隆重召开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论坛组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本次论坛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又是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一次中期学术研讨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进行这项课题研究,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目标,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集中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为加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天平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10余年的跨越式发展,正处于由大转强的战略机遇期。地方高等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发展目标,厘清发展思路,做好发展规划,既量力而行、稳健有序,又尽力而为、开拓创新,深化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多元开放与特色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髙晓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使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并于2008年6月11日召开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在此之后,研究项目的各研究课题也陆续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各研究课题组在开题的过程中对"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命题提出了初步的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永安  
<正>研究型、应用型、职业型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三大类型。研究型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发展体系;职业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类型教育,有了比较明确的政策导向与发展定位。应用型高等教育受应用型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缺失等影响,存在办学定位不准、定位定力缺乏、盲目往高攀升、与职业型高等教育边界模糊不清等问题。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定位成为理论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要对标高质量发展,锚定“办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定位,将“应用型”类型定位与特质全方位、有机融入到办学治校、大学职能的各个体系中,构建包含思政工作、学科、专业、教学、教材、管理、质量保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应用研究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融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科学研究、智库咨询、创新创业、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区域行业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突出区域性面向、在地国际化特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落实这些发展定位,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绪红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目标,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等教育的新的目标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已成为综合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新起点、新阶段、新任务、新期待,这是年前刚刚开过的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带给与会者的强烈感受。大会交流和分组讨论,几乎都围绕着要不要、能不能和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展开。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命题,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化。为有助于此,本刊特将在大会上交流的14位大学校长(书记)的发言稿一并刊登。今后,本刊将继续就此话题组织文章,把探讨引向深入,欢迎各方赐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国  蓝晓霞  孙军昌  沙迪  
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议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加大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在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及文化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鲁  
"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高等教育,求解"可持续复苏路线图",视高等教育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美、英、法、德、日、俄等国,纷纷制定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经历世纪之交10余年的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文曜  
自2009年始,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开展了"中英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合作项目。项目研究对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形成高效发展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关研究也是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重点。中英双方专家组对两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访问研究,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观念。本次会议的议题进一步深化,主要包括区域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学校联盟建设,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并向国际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我国经历了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强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思路和模式更加清晰、认识和路径更加自信。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促进公平等方面成绩斐然,有效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明确建设目的,完善教育功能;把握教育规律,转变发展方式;适度扩大规模,优化层次结构;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教育公平;打造开放高地,推动国际交流,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作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