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7)
- 2023(12057)
- 2022(9785)
- 2021(8742)
- 2020(7250)
- 2019(16118)
- 2018(15856)
- 2017(31027)
- 2016(16146)
- 2015(18287)
- 2014(18238)
- 2013(18431)
- 2012(17223)
- 2011(15577)
- 2010(16188)
- 2009(15529)
- 2008(15465)
- 2007(14536)
- 2006(13416)
- 2005(12468)
- 学科
- 济(102771)
- 经济(102682)
- 业(83011)
- 企(65859)
- 企业(65859)
- 管理(60233)
- 农(45773)
- 方法(34609)
- 业经(31102)
- 农业(30376)
- 数学(26839)
- 数学方法(26762)
- 财(23500)
- 地方(22254)
- 中国(21768)
- 制(17833)
- 务(16975)
- 财务(16954)
- 财务管理(16943)
- 技术(16209)
- 企业财务(16019)
- 策(15723)
- 体(14809)
- 贸(14382)
- 贸易(14369)
- 和(14299)
- 划(14065)
- 易(13876)
- 理论(12713)
- 地方经济(12665)
- 机构
- 学院(253364)
- 大学(243076)
- 济(127242)
- 经济(125251)
- 管理(103511)
- 理学(87800)
- 理学院(87075)
- 管理学(86253)
- 管理学院(85791)
- 研究(82925)
- 中国(69897)
- 财(55062)
- 农(50985)
- 京(49404)
- 财经(43252)
- 科学(42863)
- 江(40704)
- 所(40592)
- 经济学(39264)
- 经(39097)
- 中心(38920)
- 农业(38429)
- 业大(36416)
- 研究所(35664)
- 经济学院(35125)
- 经济管理(31642)
- 州(31391)
- 财经大学(31158)
- 北京(30822)
- 商学(29039)
- 基金
- 项目(153410)
- 科学(123536)
- 研究(118672)
- 基金(113125)
- 家(95193)
- 国家(94176)
- 科学基金(83530)
- 社会(81468)
- 社会科(76997)
- 社会科学(76974)
- 省(61522)
- 基金项目(59696)
- 教育(51337)
- 自然(49496)
- 自然科(48381)
- 自然科学(48372)
- 编号(48174)
- 划(47694)
- 自然科学基金(47585)
- 资助(45082)
- 成果(36858)
- 业(35805)
- 发(35784)
- 部(34959)
- 创(34747)
- 国家社会(34104)
- 重点(33218)
- 制(32142)
- 课题(31958)
- 创新(31691)
- 期刊
- 济(161399)
- 经济(161399)
- 研究(79054)
- 农(54305)
- 中国(52053)
- 财(44448)
- 管理(42835)
- 农业(36430)
- 科学(31470)
- 业经(30571)
- 融(30349)
- 金融(30349)
- 学报(28580)
- 技术(25291)
- 经济研究(24411)
- 大学(24265)
- 学学(23454)
- 财经(23329)
- 问题(20934)
- 经(20388)
- 业(19231)
- 技术经济(17973)
- 世界(16968)
- 教育(16305)
- 农村(14901)
- 村(14901)
- 贸(14485)
- 经济问题(14416)
- 农业经济(14332)
- 商业(13813)
共检索到404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火明 彭晓蓉
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吕火明,彭晓蓉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重要意义第一,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能够提供充足的农产品货源,为国家调控市场提供物质手段。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家梁
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是以求取最佳综合效益为目的,以科学技术、农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现代化为内容,以高度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及社会化为特征的高水平农业。现代化商品生产基地是科学地组织技术和人才、合理分配投资、充分发挥各种经济形式积极性的模式。基地由中心企业及其腹地企业组成,前者的功能是农副产品的加工及为后者提供服务和示范。基地是以国营、集体企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的组合。实行以中心企业联结腹地,以点带面的现代化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家梁 李一鸣 雷鸣 王超铁
农业现代化基地是以先进科技武装、结构优化、组织管理科学的企业群体系统。粮食基地的基本生产单元为村,以此配套农机,推广技术。农机作业实行村间调配。蔬菜基地以蔬菜专业村为基本单元建设,建育苗中心,配套冬菜窖存和整修加工,通过批发市场进入流通。果品基地以果园为基本单元,重点是苗圃、商品园、示范园及加工企业的建设。畜牧基地划分为主导企业、基本产品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屠宰加工、供加销联合企业、经销组织等企业为基地主导企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大豪
适应市场经济应用并发展农业生产经济学北京农业大学郑大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学界把农业技术经济学与农业生产经济学作为姊妹学科来建设。但由于我国当时政治经济体制与传统观念约束,就全国范围来说,建设的重点仍在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很少出现于农业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恒萃
为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深刻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即在继续发展产品数量的基础上,转入高产、优质并重,突出以提高经济效益新阶段。这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续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需要。作为推进农业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诚固,卜照义,叶宝明
创汇农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以区域专业化生产为方式的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创汇农业,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竞争,对于增强我国商品出口创汇能力,加速我国经济的多层次、全方位对处开放进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我国创汇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 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全国的对外开放,我国创汇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农副产品出口规模日益扩大。1990年全国农副产品创汇额达67.64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创汇总额的13.0%。1980年——1990年间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创汇额以每年7.13%的速度增长,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②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出口商品结构。目前我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维松
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 组织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薛维松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逐渐流动起来,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维松
适应市场经济形势 组织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薛维松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逐渐流动起来并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封铁石
一、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改革现行农业银行体制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作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农业银行现行体制,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 1、职工观念不适应。一是单一存贷收支观念,认为农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主要是单一的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传统业务,对投资、债券、股票、房地产等新业务知之甚少、涉足不多;二是单一产业金融观念中间业务和国际业务,认为开拓城市业务,支持发展第三产业是不务正业;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金涛
供应港澳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勾连珠海经济特区设立前后历史的重要常量。中央政府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实践促成了供应港澳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改革开放初期,珠海利用地利之便和政策优势,通过开发土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建立示范基地和兴办相关企业等方式,在推动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促进了自身对外贸易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潘宝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根据市场经济的特征,就如何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和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 南通市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其发展目标是要建成一个沟通长江南北、策应浦东开放、牵动长江开发,集港口、工业、贸易为一体的亚中心城市。要实现南通的这一城市功能,要求我们必须把城市建设放到沿海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开发以及纳入国际经济循环系统的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振友
1982年,我县普遍推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的内在活力,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1982—1984年,三年粮食净增600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2500万元,年递增率达到29.9%。但1985年以后,农业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到1987年,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率仅为1.1%,三年粮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春然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的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医疗卫生事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既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又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医院要发展,要前进,就必须深化改革,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龚怡萱
适应市场经济更新服务观念龚怡萱(安徽大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素已从质量、成本、价格等转向服务竞争。如何在服务领域内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服务实践,深入研究服务理论,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普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尚华,鲁荣寰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也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医疗服务是卫生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与其他第三产业相类似的市场机制。但是,由于我们长期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片面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忽视甚至否认医疗市场的存在,否认市场需求和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因而造成医疗服务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不能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