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5)
2023(12119)
2022(9598)
2021(8613)
2020(6939)
2019(15816)
2018(15508)
2017(29281)
2016(15728)
2015(17840)
2014(17922)
2013(17542)
2012(16481)
2011(15161)
2010(15645)
2009(14578)
2008(14227)
2007(13282)
2006(12434)
2005(11340)
作者
(46702)
(39059)
(38641)
(37021)
(25103)
(18214)
(17435)
(14948)
(14793)
(14028)
(13347)
(13073)
(13004)
(12695)
(12268)
(12134)
(11508)
(11483)
(11324)
(10732)
(10159)
(9611)
(9409)
(9111)
(8856)
(8791)
(8676)
(8449)
(7968)
(7710)
学科
(87557)
经济(87481)
管理(42673)
(34986)
(27580)
企业(27580)
方法(25137)
中国(24340)
地方(23470)
数学(21435)
数学方法(21252)
(19833)
业经(18191)
(16877)
(15609)
(15175)
(14433)
金融(14426)
地方经济(13961)
农业(12967)
(12485)
银行(12454)
(12326)
(12128)
(11725)
理论(11381)
(11122)
贸易(11108)
环境(10991)
(10693)
机构
大学(231114)
学院(229731)
(103794)
经济(101642)
研究(87818)
管理(80402)
中国(68362)
理学(66693)
理学院(65866)
管理学(64673)
管理学院(64210)
(50076)
科学(49379)
(49000)
(44749)
研究所(39658)
中心(39142)
财经(37504)
(37337)
(36861)
(33986)
经济学(33522)
北京(32314)
(31768)
(31297)
师范(30963)
业大(29820)
经济学院(29682)
(29506)
农业(28350)
基金
项目(142224)
科学(111461)
研究(107315)
基金(102011)
(88683)
国家(87962)
科学基金(74607)
社会(69485)
社会科(65708)
社会科学(65690)
(55071)
基金项目(52194)
教育(48666)
(45707)
自然(44712)
自然科(43664)
自然科学(43648)
编号(42981)
自然科学基金(42872)
资助(41871)
成果(36939)
重点(32666)
(32362)
课题(31764)
(31174)
国家社会(29544)
(28589)
(27318)
教育部(26926)
创新(26907)
期刊
(130706)
经济(130706)
研究(78930)
中国(55586)
(37849)
(35576)
学报(35096)
管理(33974)
科学(31597)
教育(29120)
(28045)
金融(28045)
大学(27333)
学学(25238)
农业(23486)
经济研究(21864)
技术(21496)
财经(20603)
业经(18969)
(18033)
问题(16620)
(13591)
国际(13030)
世界(12919)
(12706)
图书(12125)
技术经济(12027)
统计(10911)
(10422)
论坛(10422)
共检索到384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林  张玺文  
2022年,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工作,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在功能性整合和制度性整合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成型。文章基于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等理论总结其市场一体化的理论机制与经济规律,初步发现: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环境资源规制一体化是大湾区市场一体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此,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可行路径是以经济梯度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好极化-涓滴效应;以比较优势形成产业一体化突破行政区经济,发挥好联通效应;而在小块区域市场划分中,将地域文化作为参考之一,可以有效降低小块区域内市场化改革微观阻力,助力构建统一市场制度规则。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学军  俞洁  
现代经济体系要求经济高质量、稳定增长。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与世界其他著名湾区相比,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和创新实力,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但是,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国两制、三种货币、四个关税区",存在行政割裂与市场割裂。只有一体化,才能发挥大湾区现有的优势,按照现代经济体系的要求,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成发展共同体。通过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业,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高地,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周诗画  魏祉瑜  
大湾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是引领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增长极。大湾区经济一般表现出六个方面的发展特征,其一体化发展核心以战略共识、制度保障、要素流通为基本支撑,以空间格局、产业经济、统一市场为主要表现形式。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地区实践,探索建立于"一国两制"基础上的跨越基本经济制度差异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战略目标不统一、制度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平衡、外部资源竞争、空间失衡等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高端服务业升级大湾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层级,构建大湾区科技创新链轴线,以供应链优势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市场机制与规则跨越经济制度差异,进行传统产业空间的水平化改造以匹配新经济业态等途径促进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永颖  张克中  鲁元平  
养老保险制度如何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话题。基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背景,本文实证考察了21世纪初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如何影响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研究发现,省级统筹显著促进了地级市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分析表明,统筹改革通过减少地级市之间养老保险政策差异和改善劳动力跨地市流动状况,大幅提升了地级市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其中,养老保险基金压力越小、外来劳动力占比越高的省份,省级统筹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养老保险统筹的省份在改革之后要素资源错配程度要比未实现养老保险统筹的省份低3.5%。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本研究对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飒  张二震  
RCEP协议的签署,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产业链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以及制度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大湾区经济基础雄厚,开放型经济优势明显;城市间产业优势突出,互补性强;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能力国际领先;粤港澳三地经贸地位差异显著,合作空间大,具备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现实基础。在RCEP框架下,大湾区应消除区内壁垒,持续推进市场一体化;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区域产业链重构;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对标RCEP协议,加快实现制度的衔接与协调,实现一体化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琰玮  张衔春  徐元朔  
区域一体化下的跨界合作与产业协同有利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论文借助流空间网络、耦合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与产业一体化的演化特征及耦合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大湾区区域合作突破地理邻近性,网络化趋势明显加强,城市网络联系指数整体上升;(2)大湾区城市产业布局、要素一体化过程中极化效应显著,产业发展内部差异悬殊;(3)大湾区区域合作与产业一体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升,其空间演化呈集聚趋向,空间布局结构具有局部稳定性,整体分布格局呈“东南独高、中北趋凸、周边低凹”的特征;(4)大湾区西部及东南沿海城市耦合协调度空间增长过程具有显著的负向整合性,大湾区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化具有空间依赖性。研究表明大湾区区域合作与产业一体化具有显著的时空关联性,大湾区应持续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合作,促进产业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高度耦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伟增   张柳钦   万广华   王傲  
以政务服务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本文利用2009~2019年的风险投资数据和上市公司子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省级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对资本流动及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不仅能显著加速省内城市间的资本流动,同时能够吸引省外资本流入。第二,平台通过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加速资本跨地区流动的主要机制。第三,平台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非对称性,省内“中心城市→外围城市”和“配置过剩→配置不足”的资本流动提速明显,不仅加速了省内城市间资本要素分布的均等化,也显著提升了资本的空间配置效率,降低了城市间的市场分割。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政府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进资本流动乃至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覃成林  柴庆元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线。交通网络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和重要的驱动力。总体上,交通网络建设将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的网络化趋势,显著增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联系,并促成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相对均衡的多极网络联系格局,促进港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从而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因此,需要从保障有关交通建设工程顺利投入使用,积极实施远期交通建设规划,同时创新有关配套制度等方面,利用好交通网络建设创造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晨希  
区域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底层逻辑,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并遵循着“区域市场”逐步走向“全国市场”的发展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区域整体利益协调是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法治可以为前述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提供制度保障。面对当前区域市场中要素市场建设的规则保障不充分、对政府间无序竞争规制不足、统一市场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症结,可通过完善区域要素市场统一规则体系、改进区域层面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监管机制等举措来优化法治路径,以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卢佩莹  王波  
高铁的网络化规划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居民跨城活动提供便捷的快速公交式服务,是粤港澳大湾区形塑"一小时生活圈"的重要支撑。高铁站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接驳在高铁出行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对更好发挥高铁时空压缩效应、提升居民高铁出行满意度、增加高铁出行选择及载客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融合交通理论与旅客换乘经历,提出高铁站与城市公共交通接驳理论框架与实地观察指标,并应用到广深港沿线香港西九龙站、深圳北站、广州南站的观察式调研中,分析和对比3个高铁站的公共交通接驳表现。研究发现:在信息衔接层面,香港西九龙站展现出更好的国际化形象与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在设施和服务衔接层面,深圳北站与香港西九龙站以商场作为公共交通换乘点/路线连接点的设计,优化了换乘环境;在车票制度衔接层面,广州南站与深圳北站更好运用信息化技术,便利换乘服务。最后,基于调研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提升高铁站点城市公共交通接驳水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军鹏  
2018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举行揭牌仪式,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意味着正式进入深圳全面主导时代。本文将系统梳理深汕合作区发展轨迹,从同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思路四方面入手,对深汕合作区同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进行战略思考,提出了首先同深圳实现"时间同城化"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交通、产业、文化三个层面的努力同大湾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莫文志  何宝峰  
陆路交通一体化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协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驱动力。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陆路交通一体化建设虽进展巨大,但结构不合理、协调机制较弱等问题犹存,不利于协同发展。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需以协同规划、共建共享一体化为思路,加速推进陆路交通一体化建设,实现由陆路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向交通运输体制机制一体化的转变,实现协同发展,进而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燕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物流体系和推进区域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发展,对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价值链地位和区域国际竞争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从集聚度和协同度两个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文彬  廖恒  
本文基于201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使用经济距离还是使用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强,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且表现出空间溢出性,能够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一结论在替换经济变量、工具变量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城市边界效应和技术创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是新基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