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0)
- 2023(11077)
- 2022(8836)
- 2021(8395)
- 2020(6892)
- 2019(16115)
- 2018(15862)
- 2017(29311)
- 2016(16534)
- 2015(19036)
- 2014(19410)
- 2013(18305)
- 2012(16603)
- 2011(14588)
- 2010(15257)
- 2009(13698)
- 2008(14002)
- 2007(13070)
- 2006(11509)
- 2005(10311)
- 学科
- 企(72908)
- 企业(72908)
- 业(69779)
- 管理(64559)
- 济(64404)
- 经济(64317)
- 方法(29260)
- 财(23431)
- 业经(23189)
- 数学(21299)
- 数学方法(20717)
- 理论(19324)
- 务(18892)
- 财务(18838)
- 财务管理(18812)
- 企业财务(17790)
- 技术(16902)
- 中国(16578)
- 农(14746)
- 制(14216)
- 和(14151)
- 划(12891)
- 策(12717)
- 企业经济(12317)
- 教学(12295)
- 体(11629)
- 经营(11555)
- 教育(11324)
- 技术管理(10745)
- 地方(10076)
- 机构
- 学院(228902)
- 大学(218340)
- 管理(89130)
- 济(82659)
- 经济(80476)
- 理学(74875)
- 理学院(74132)
- 管理学(72523)
- 管理学院(72091)
- 研究(65549)
- 中国(51930)
- 京(46692)
- 财(42003)
- 江(39413)
- 科学(38510)
- 技术(32765)
- 财经(32089)
- 所(31969)
- 州(31800)
- 中心(31240)
- 职业(30291)
- 范(29759)
- 北京(29556)
- 师范(29480)
- 业大(29176)
- 农(29145)
- 经(28806)
- 研究所(28099)
- 院(24655)
- 商学(24234)
- 基金
- 项目(140431)
- 研究(111291)
- 科学(110594)
- 基金(96003)
- 家(80868)
- 国家(79972)
- 科学基金(70911)
- 社会(65594)
- 社会科(61793)
- 社会科学(61775)
- 省(60253)
- 教育(56951)
- 编号(50076)
- 基金项目(49517)
- 划(48268)
- 自然(45285)
- 自然科(44314)
- 自然科学(44306)
- 自然科学基金(43522)
- 成果(40861)
- 资助(40434)
- 课题(36326)
- 重点(31881)
- 创(31751)
- 项目编号(31021)
- 年(30899)
- 部(30031)
- 创新(29150)
- 发(29017)
- 性(28260)
- 期刊
- 济(101366)
- 经济(101366)
- 研究(64765)
- 中国(55750)
- 教育(44756)
- 管理(40778)
- 财(38910)
- 技术(30715)
- 学报(28441)
- 科学(27017)
- 农(26310)
- 大学(22968)
- 学学(20598)
- 融(18944)
- 金融(18944)
- 职业(18286)
- 业经(18196)
- 农业(17610)
- 财经(16214)
- 图书(14671)
- 经济研究(14337)
- 经(14063)
- 财会(13504)
- 坛(13028)
- 论坛(13028)
- 技术经济(12989)
- 技术教育(12004)
- 职业技术(12004)
- 职业技术教育(12004)
- 问题(11622)
共检索到359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夏君
作为浙江省惟一的一所建筑类高职院校,学院本着立足产业、依托行业、联手企业、贴近岗位、创新机制、全面提升质量的思路,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类高职人才培养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万名建设类实用人才。本文介绍了学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其产生的多元效应。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长效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士群 张荣华
高职教育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特点,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间的密切合作,精心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互惠多赢的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契机,积极进行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改革,通过重新构建校企融合的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真正将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普及。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资源建设,不是单一的资源建设投入,而是综合性、多样性、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结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艳辉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益霖 高志宏
本文介绍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企-校-企"三轴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找准需求定人才、校企合作建课程、工学结合育人才"等措施,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情况。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工学结合 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维彬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知行观、实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和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国际借鉴;工学结合的双重性、交替性和市场性决定高职教育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等方面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蓉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于2006年1月开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本文对该专业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探索进行了介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佘德琴 顾绘 孙正国 沈建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园艺业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最为活跃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应用型园艺业人才。在"前校后园,校岗直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利用学校与园区深度合作平台,把人才培养的部分环节和内容放到园区,利用园区的生产性资源进行人才培养,并且把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构建基于生产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打造"双师"队伍、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举措,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台生 张大凯 夏安琼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市场,主动贴近企业,构建并完善了"学校育才、学生成才、企业用才"的"三才"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文件和质量评价制度,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凤云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怡民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介绍了以"岗位需求导向,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