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3)
2023(9213)
2022(7522)
2021(6871)
2020(5355)
2019(11947)
2018(11813)
2017(22448)
2016(11730)
2015(13132)
2014(13299)
2013(13260)
2012(12713)
2011(11860)
2010(12342)
2009(11674)
2008(11299)
2007(10607)
2006(9976)
2005(9111)
作者
(33593)
(29091)
(28483)
(27164)
(18020)
(13734)
(12674)
(11079)
(10963)
(10230)
(10129)
(9293)
(9200)
(8998)
(8746)
(8673)
(8349)
(8062)
(7913)
(7910)
(7405)
(7032)
(6946)
(6938)
(6644)
(6577)
(6215)
(6077)
(5918)
(5704)
学科
(80658)
经济(80509)
(48599)
(34819)
农业(32545)
管理(26185)
业经(22831)
地方(22206)
方法(21607)
中国(18404)
数学(16402)
数学方法(16318)
(16198)
企业(16198)
(13194)
(13086)
农业经济(12480)
地方经济(12296)
(11678)
理论(11129)
发展(10610)
(10592)
(10549)
(9651)
(9598)
(9493)
(9484)
农村(9472)
环境(9198)
及其(9134)
机构
学院(182261)
大学(177451)
(89038)
经济(87386)
管理(67222)
研究(66091)
理学(57292)
理学院(56699)
管理学(55932)
管理学院(55601)
中国(51262)
(45935)
(36650)
(36567)
科学(36112)
农业(34158)
(32306)
中心(30628)
业大(29374)
(28985)
研究所(28749)
财经(28339)
经济学(27656)
(25598)
(25326)
师范(25211)
经济学院(24479)
北京(22776)
(22510)
(22033)
基金
项目(111987)
研究(89586)
科学(88834)
基金(80143)
(67585)
国家(66800)
社会(61863)
科学基金(57326)
社会科(57130)
社会科学(57113)
(45025)
基金项目(42240)
教育(39057)
编号(38160)
(35192)
成果(31359)
自然(31234)
资助(30742)
自然科(30413)
自然科学(30409)
自然科学基金(29880)
(28075)
(27293)
课题(26060)
(25500)
国家社会(25448)
重点(24881)
发展(23497)
(23235)
(23151)
期刊
(119239)
经济(119239)
研究(59515)
(53344)
中国(42599)
农业(36082)
(25917)
科学(24743)
学报(24609)
业经(23368)
管理(22241)
大学(20899)
教育(20065)
学学(19699)
(19512)
金融(19512)
经济研究(16782)
技术(16335)
问题(16261)
(15593)
财经(15191)
农业经济(14781)
农村(14365)
(14365)
(13324)
世界(13304)
经济问题(11908)
技术经济(10930)
社会(10691)
(10634)
共检索到294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芒环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申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充分体现了党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条主线展开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新农村建设战略指导思想的核心,就是改造传统农业,打开"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质变。因此,新农村建设应力图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途径,"多予少取放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而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现代农业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福生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选择外出劳动力占本村总人口的比例作为“人口流动规模”的一个替代变量,外出劳动力预期收入差距、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本村非农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和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四个因素对农村人口流动都有显著影响,但是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系数为负,与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具有相反的意义。笔者对八位“革命前辈”故乡村的调查发现,由于受政治“名人”效应的影响,样本村庄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对人口流动规模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革命前辈”故乡村充分合理地利用这种政治资源,以促进当地社会土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层面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嘉新  
1686年4月28日牛顿向伦敦皇家学会提出了他的惊世之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接着就在欧洲,特别是巴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引力”成了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这部著作总结了运动的基本定律,清晰地表述了质量、加速度、惯性等这样一些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基本概念。经典力学的范式就这样诞生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就这样首先在17世纪的欧洲起动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要建立具有我国国别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中必须重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内容的研究,必须更新社会主义公有制观念;必须建立能克服以往各种价值理论缺陷的新的价值理论;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必须更新研究方法;必须实现经济学研究的本土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尹栾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新文化。农村文化产品消费的整体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提供这些产品的必然性;农村文化产品消费所具有的强大的正外部性效用,决定了政府提供这种产品的必要性。政府在提供农村文化产品时扮演的是双重角色——既是制度供给者,也是产品供给者。但是,二者是有主次的,政府首先应该是制度供给者。政府在完善正式制度供给的同时,要紧密结合源于农民自身的非正式制度,建设起真正属于农民的先进文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灿  
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所有制分析———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思考●刘灿[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成都610074]一、对马克思所有制和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态度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在保持国家所有权不变条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胜  郭冠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理论来源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遗产、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文明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为重点,对这五种理论来源进行了阐述与论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重点论证了"剩余价值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重要的命题;在"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遗产"中,介绍了列宁领导的俄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前东欧试图在计划中注入市场元素的艰辛历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对与西方文化相区别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逢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为了妥善地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形成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和制度因素,其路径依赖的特征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在“三农”问题上,制度的路径依赖性有可能对新农村建设造成的阻力影响,通过分析四川省苍溪县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出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文胜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大了支农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农村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得机遇,未来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近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更热了,许多新闻界的记者朋友说,他们已经在安徽跑了些地方, 找到了些“房也漂亮、路也漂亮”的典型村庄,以为那就是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了。我想这样理解新农村建设可能会有麻烦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录  
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本文根据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结合金堂县的实际情况,对建设金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具体指标、措施和实施步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荣  
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的变迁给传统家庭带来前所未有的的影响。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家庭和社会两个维度来分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家庭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再文  李刚  
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建萍  
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邓小平的农村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指导思想:实现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战略思想:完成从"两个大局"到"两个趋向"的历史跨越;指导方针:实施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归自己的"到"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