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3)
- 2023(8905)
- 2022(7259)
- 2021(6995)
- 2020(5565)
- 2019(12430)
- 2018(12344)
- 2017(23789)
- 2016(12776)
- 2015(14132)
- 2014(14066)
- 2013(13675)
- 2012(12927)
- 2011(11708)
- 2010(12189)
- 2009(11355)
- 2008(11216)
- 2007(10589)
- 2006(9750)
- 2005(8745)
- 学科
- 济(53739)
- 经济(53587)
- 农(49292)
- 业(41060)
- 农业(32788)
- 管理(30346)
- 企(21334)
- 企业(21334)
- 业经(19775)
- 中国(16705)
- 方法(15083)
- 地方(13468)
- 策(12445)
- 农业经济(12438)
- 制(12284)
- 财(11353)
- 数学(11289)
- 发(11182)
- 数学方法(11121)
- 及其(10775)
- 学(10038)
- 政策(9862)
- 村(9624)
- 农村(9605)
- 方针(9447)
- 发展(9370)
- 展(9357)
- 理论(9142)
- 述(8952)
- 阐(8951)
- 机构
- 学院(178727)
- 大学(171493)
- 济(75863)
- 经济(74131)
- 管理(67393)
- 研究(63120)
- 理学(57119)
- 理学院(56539)
- 管理学(55663)
- 管理学院(55318)
- 中国(50891)
- 农(48979)
- 农业(36677)
- 科学(36300)
- 京(35905)
- 财(34746)
- 业大(31171)
- 所(31008)
- 中心(30985)
- 江(30039)
- 研究所(27517)
- 财经(25775)
- 范(25296)
- 师范(25122)
- 经(23398)
- 州(23110)
- 农业大学(22351)
- 省(22321)
- 北京(22297)
- 院(21759)
- 基金
- 项目(112866)
- 研究(90742)
- 科学(89202)
- 基金(79668)
- 家(67686)
- 国家(66881)
- 社会(58835)
- 科学基金(57209)
- 社会科(54122)
- 社会科学(54107)
- 省(45949)
- 基金项目(41550)
- 编号(40435)
- 教育(40350)
- 划(36951)
- 成果(33889)
- 自然(33428)
- 自然科(32587)
- 自然科学(32579)
- 自然科学基金(32020)
- 资助(31227)
- 农(29150)
- 课题(27630)
- 发(26469)
- 部(25471)
- 重点(24844)
- 性(24091)
- 国家社会(23105)
- 创(23073)
- 年(22987)
- 期刊
- 济(99730)
- 经济(99730)
- 农(56139)
- 研究(55964)
- 中国(44991)
- 农业(38000)
- 学报(25659)
- 科学(25202)
- 教育(24597)
- 财(24459)
- 融(23236)
- 金融(23236)
- 业经(22595)
- 大学(21463)
- 管理(21443)
- 学学(20072)
- 业(16791)
- 技术(15529)
- 农业经济(14928)
- 农村(14700)
- 村(14700)
- 问题(13754)
- 经济研究(12933)
- 财经(12427)
- 版(11455)
- 世界(11146)
- 经(10713)
- 社会(10310)
- 经济问题(10228)
- 农村经济(9543)
共检索到290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玲 郭翔宇 唐抗宇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宏观宗旨 微观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荣
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的变迁给传统家庭带来前所未有的的影响。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家庭和社会两个维度来分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家庭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练军 李长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聂玉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袁玉岫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肖战略,今年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设计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经济监督部门,如何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目标服务?对此,本刊特邀东北三省的省长、副省长、审计厅厅长畅所欲言,专题论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立艳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建设和谐农村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坚持改革创新、科技进步理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 重要作用 对策性思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晓华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更直接影响到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所以,重视和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是摆在每一位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士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必要研究最发达县域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生动高扬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特征是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时代特征是促进和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辩证唯物主义新视野。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 哲学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文胜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大了支农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农村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得机遇,未来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区建设 领导作用 合作组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近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更热了,许多新闻界的记者朋友说,他们已经在安徽跑了些地方, 找到了些“房也漂亮、路也漂亮”的典型村庄,以为那就是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了。我想这样理解新农村建设可能会有麻烦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录
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本文根据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结合金堂县的实际情况,对建设金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具体指标、措施和实施步骤。
关键词:
新农村 目标 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平瑛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渔业是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休闲渔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休闲渔业 新农村建设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某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地位仍然薄弱,农民增收依旧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