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6)
2023(11242)
2022(9226)
2021(8779)
2020(6618)
2019(15099)
2018(15055)
2017(26668)
2016(15323)
2015(17188)
2014(17360)
2013(16580)
2012(15878)
2011(14685)
2010(15274)
2009(13786)
2008(13375)
2007(12588)
2006(11619)
2005(10758)
作者
(41587)
(35052)
(34664)
(32812)
(21833)
(16979)
(15692)
(13642)
(13593)
(12666)
(11984)
(11608)
(11211)
(11033)
(10744)
(10677)
(10342)
(10148)
(10093)
(9869)
(9095)
(8835)
(8510)
(8389)
(8214)
(7936)
(7896)
(7716)
(7205)
(7170)
学科
(64891)
经济(64737)
(49406)
(39481)
农业(33142)
管理(28105)
中国(27758)
地方(22861)
业经(21837)
教育(21590)
(17960)
企业(17960)
(16859)
方法(15162)
发展(13882)
(13755)
理论(13241)
(12897)
农业经济(12711)
(12568)
数学(10849)
数学方法(10729)
(10528)
银行(10519)
地方经济(10455)
技术(10452)
(10397)
金融(10396)
(10363)
(10351)
机构
学院(209355)
大学(205877)
(81917)
研究(81560)
经济(79859)
管理(70991)
理学(59299)
中国(58500)
理学院(58476)
管理学(57468)
管理学院(57043)
(52452)
科学(47243)
(46619)
(40932)
(40149)
师范(39918)
农业(39273)
中心(37331)
研究所(36488)
(36354)
(35721)
业大(34375)
教育(34147)
师范大学(31882)
北京(30366)
(28886)
(28355)
(27010)
财经(26316)
基金
项目(129107)
研究(108350)
科学(102216)
基金(86339)
(73173)
国家(72173)
社会(67973)
社会科(62647)
社会科学(62632)
科学基金(60463)
(55050)
教育(54347)
编号(49655)
(45747)
基金项目(45066)
成果(43002)
课题(37393)
(35942)
自然(32816)
资助(32484)
自然科(31942)
自然科学(31939)
(31413)
自然科学基金(31338)
(30607)
重点(30075)
发展(30042)
(29525)
(29484)
(28446)
期刊
(111844)
经济(111844)
研究(75394)
中国(64800)
(59196)
教育(58568)
农业(40287)
学报(29908)
科学(29181)
大学(25313)
业经(25008)
(24402)
(23467)
金融(23467)
管理(23281)
技术(22110)
学学(22068)
(18457)
农业经济(15268)
问题(15195)
职业(14976)
农村(14854)
(14854)
经济研究(14325)
财经(12644)
世界(12120)
(12101)
(11726)
论坛(11726)
图书(11531)
共检索到356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贤忠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的一项攻坚工程,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彭姣婷  杨从明  
发展林业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农民的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也可以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社区林业有利于林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牧业与林业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保护土著居民的文化整体性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来春  刘明君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论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具体可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为最终目的,以扩展农民的工具性自由为重要手段,并将扩展农民个人自由作为社会的承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分布、人力资源状况方面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重点和建设途径,用以指导新农村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富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的素质,要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是关键。阐述了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探讨了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明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在大力发展和提升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可  
发展农产品网上营销,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农产品网上营销是一种必然趋势,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当加强领导;全面普及网络知识,培养专业性人才;建立农村网络平台,整合网络资源;实现农业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生产;解决农业网络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少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针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遵循三项原则,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原则,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结合原则,可持续的农业科技推动原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东风  傅强  
作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针对这一要求,我国农业保险目前在整体上还比较滞后,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要实现我国农业保险的加快发展,就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法制建设、业务经营、政策扶持、社会引导、舆论宣传等方面采取切实举措,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适宜的主、客观环境和条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计承江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责无旁贷地围绕“三农”发挥好杠杆作用,担当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在“新的历史起点”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如何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滞后或乏力的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文胜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大了支农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农村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得机遇,未来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近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更热了,许多新闻界的记者朋友说,他们已经在安徽跑了些地方, 找到了些“房也漂亮、路也漂亮”的典型村庄,以为那就是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了。我想这样理解新农村建设可能会有麻烦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录  
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本文根据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结合金堂县的实际情况,对建设金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具体指标、措施和实施步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生动高扬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特征是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时代特征是促进和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辩证唯物主义新视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