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6)
2023(10597)
2022(8693)
2021(8133)
2020(6209)
2019(13969)
2018(13817)
2017(25604)
2016(13828)
2015(15492)
2014(15526)
2013(15544)
2012(14823)
2011(13800)
2010(14256)
2009(13140)
2008(12892)
2007(12082)
2006(11133)
2005(10301)
作者
(40751)
(34437)
(33899)
(32043)
(21440)
(16620)
(15282)
(13413)
(13193)
(12313)
(11865)
(11421)
(11006)
(10947)
(10570)
(10248)
(9965)
(9957)
(9782)
(9627)
(8817)
(8578)
(8420)
(8221)
(7868)
(7819)
(7773)
(7525)
(7105)
(6933)
学科
(67636)
经济(67479)
(49538)
(41657)
农业(33227)
管理(31514)
中国(24590)
地方(23296)
业经(22359)
(20257)
企业(20257)
方法(16389)
(15965)
(13085)
农业经济(12730)
发展(12270)
(12247)
数学(11841)
数学方法(11758)
(11668)
(11564)
地方经济(10768)
环境(10704)
(10704)
银行(10694)
(10539)
金融(10538)
(10522)
理论(10394)
(9869)
机构
学院(201585)
大学(194909)
(84675)
经济(82752)
研究(76289)
管理(74232)
理学(62142)
理学院(61401)
管理学(60499)
管理学院(60112)
中国(59773)
(53695)
科学(45360)
(43189)
农业(40304)
(38898)
(36372)
中心(35968)
业大(34820)
研究所(34681)
(34177)
(30597)
师范(30369)
北京(27478)
(27424)
(27397)
财经(27108)
(26442)
(24847)
(24472)
基金
项目(127656)
研究(101131)
科学(100071)
基金(88177)
(75783)
国家(74904)
社会(65661)
科学基金(63238)
社会科(60657)
社会科学(60639)
(53354)
基金项目(46699)
编号(44635)
教育(44096)
(42581)
成果(36642)
自然(36098)
(35234)
自然科(35006)
自然科学(35000)
自然科学基金(34355)
资助(33475)
(31034)
课题(31033)
发展(29048)
重点(28678)
(28531)
(27813)
国家社会(26284)
(26272)
期刊
(115249)
经济(115249)
研究(62916)
(60077)
中国(56770)
农业(40838)
学报(30890)
科学(30385)
教育(29115)
业经(25810)
管理(24949)
(24865)
大学(24461)
(23589)
金融(23589)
学学(22532)
(18925)
技术(18508)
问题(15891)
农业经济(15340)
农村(14965)
(14965)
经济研究(14747)
财经(12995)
资源(12954)
图书(12441)
世界(12327)
(12060)
经济问题(11855)
(11281)
共检索到336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珍辉  彭尚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作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量不够,导致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低。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全面阐述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培育新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友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冬  索志林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己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障碍,因此,从政策上、教育上和资金上支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轶楠  
在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诸多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影响至深的根本问题,尽快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无疑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之后才是持久的,才是永远不会变旧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新农村建设是意义深远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注重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外在面貌,更要注重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要求有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做支撑,但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禀赋,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项英辉  李荣彬  
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与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多个相关问题:贫困问题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模式;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与对策“;人口红利”“、教育红利”和“人才红利”;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参与者;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性和部门分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寿峰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和日渐突出的各种问题,显然是多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诸多矛盾所致。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利益争夺、阶层分化、干群冲突、宗族对抗以及其它社会领域,个别方面的矛盾由于冲突特别激烈,已经影响到农村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矛盾,有助于深化农村改革,从根本上找寻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春  黄燕玲  罗盛锋  
从分析中央农村政策和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入手,探讨了西部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因素之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农业集群来指导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观点。然后从农业集群的内涵、特点、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优劣势和意义等角度全面论证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可行性,最后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举希  施杨  
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基础,但相对较高的目标和任务同样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莉  
积极探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也是提高新农村建设绩效的重要保障。结合我国农村存量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较低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制保障、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基础上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多层次教育体系、形成农村人力资源自由性流动机制、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性激励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建国  
新农村建设亟须大力开发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当下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虽然数量庞大,但总体质量较低、面临结构性失衡,这种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尤其西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文章透析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对策:基础是转变农村教育观念,路径是大力发展教育与培训,条件是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保障是优化政策系统支持,由此才能更合理有效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岩桥  
文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制约"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农民知识的贫乏和农村人才的短缺。文章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文章认为,要从市场机制和宏观财政政策两个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同时还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运转灵活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和创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形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灵  
小城镇是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城市和农村的桥梁。近年来 ,我国小城镇建设不仅成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点 ,而且其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农村人才的回流、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等相辅相存、互相影响 ,使农村许多潜人才转为了显人才 ,使农村低层次人才转为了高层次人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童光荣  郭笑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必须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市场化的进程 ,重点培育农村教育资本市场 ,提倡社会共同办教育 ,鼓励民间资本对教育进行投资。知识经济条件下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农村教育市场化。推进农村教育市场化 ,切实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农村教育市场化是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