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8)
- 2023(6639)
- 2022(5173)
- 2021(4840)
- 2020(3670)
- 2019(8140)
- 2018(7870)
- 2017(13946)
- 2016(7752)
- 2015(8500)
- 2014(8475)
- 2013(8098)
- 2012(7403)
- 2011(6769)
- 2010(6837)
- 2009(6180)
- 2008(6140)
- 2007(5784)
- 2006(5308)
- 2005(4431)
- 学科
- 济(27355)
- 经济(27343)
- 管理(20584)
- 业(14957)
- 企(10749)
- 企业(10749)
- 中国(10675)
- 农(10665)
- 地方(9930)
- 业经(7760)
- 农业(7258)
- 方法(7076)
- 资源(6667)
- 环境(6411)
- 发(6208)
- 学(6154)
- 数学(5773)
- 和(5662)
- 数学方法(5612)
- 制(5521)
- 财(5194)
- 教育(4990)
- 理论(4843)
- 地方经济(4375)
- 银(4166)
- 银行(4158)
- 划(4154)
- 行(4037)
- 产业(3924)
- 融(3918)
- 机构
- 学院(104850)
- 大学(101700)
- 研究(38740)
- 管理(35951)
- 济(35238)
- 经济(34021)
- 理学(29659)
- 理学院(29196)
- 中国(28878)
- 管理学(28507)
- 管理学院(28317)
- 科学(26076)
- 京(23379)
- 所(19803)
- 农(19503)
- 中心(18518)
- 研究所(17986)
- 江(17853)
- 范(17050)
- 师范(16890)
- 财(16651)
- 业大(16430)
- 农业(15158)
- 院(14986)
- 北京(14877)
- 州(14832)
- 省(14148)
- 技术(14146)
- 师范大学(13333)
- 财经(12594)
- 基金
- 项目(72967)
- 科学(56072)
- 研究(55079)
- 基金(48896)
- 家(43748)
- 国家(43322)
- 科学基金(36040)
- 社会(32790)
- 社会科(30896)
- 社会科学(30882)
- 省(30764)
- 基金项目(26036)
- 划(25601)
- 教育(25381)
- 编号(24231)
- 自然(22810)
- 自然科(22079)
- 自然科学(22074)
- 自然科学基金(21624)
- 成果(19658)
- 资助(18743)
- 课题(18000)
- 发(17532)
- 重点(16953)
- 创(14968)
- 年(14933)
- 部(14732)
- 创新(13977)
- 项目编号(13766)
- 发展(13689)
共检索到166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昱 丁四保 卢艳丽
实现有效的总量控制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的两大核心目标。本文从我国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现状出发,指出政府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是其两大核心特征。从省域层面将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与其现状指标分配进行对比,发现资源的空间配置与利用效率并不相关,存在着空间失衡,由此必然会导致效率损失,并且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形成理想的区域开发格局。进而探讨实现建设用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思路,实现指标的跨区域交易与建立相应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空间优化配置 矛盾 实现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国伟 李瑶 任克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将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对比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与发展逻辑。从多重政策关系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数字乡村的特征事实与多重矛盾的认识,系统提出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突出治理应用、借力乡村产业、加大技术攻关、注重人才培养等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需求,适时调整发展模式,推动人与自然关系走向更加和谐的新阶段。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战略地位实现历史性提升,制度和法治体系日趋完善,生态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幅提升,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但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主要表现在自然基础性地位与认识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绿色发展要求与粗放发展方式之间的矛盾,生态系统性与治理碎片化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公共性与主体参与不足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要求,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良性互动,牢牢抓住结构绿色优化这个牛鼻子,构建激励共容、多元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振华 袁雪丹 郭敏
2016年10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医疗技术创新,预计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健康服务业在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中将发挥更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卫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立定
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粗放低效利用、投机性需求膨胀并存问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与保护耕地红线的重大难题。文章认为,从引起工业用地供需矛盾的主客观原因分析,以工业用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取向,推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应当重视对工业用地供应及开发利用模式的改革,引入工业房地产发展模式和推进标准厂房租赁制是政策创新的重点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克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卫东 朱华
农村价格政策的现状、矛盾和思路朱卫东,朱华一、现行农村价格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从总体来看,农村物价政策的执行情况基本是好的。1993年,国家先后放开了粮油购销价格,制定了小麦、水稻收购保护价和指导价,提高了棉花收购价格,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最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昀 薛肖飞 杨如安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化趋势,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学校迎来巨大挑战,教师资源的配置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基于陕西省X市农村学前教师资源现状的调研,发现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缺口巨大且结构失调,教师质量参差不齐,相关主体对教师资源配置认识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质量不高,影响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应拓宽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补充渠道,采用多途径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增强相关主体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构建学前教育高效循环监督机制等。
关键词:
农村地区 教师资源配置 学前教育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三
[期刊] 预测
[作者]
韩云 孙林岩
通过承接国际低端制造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模式,是我国在特殊背景下切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正确选择,但因此而造成的资源短缺引发了潜在风险。究其原因,是长期形成的区域资源需求和供应偏好,在路径的惯性作用下,无法靠市场机制逆转所致。只有通过发展支撑产业、改变招商模式和进行区域资源整合等产业政策的调整,实现"诱致性变迁",甚至是"强制性变迁",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克服资源短缺矛盾,促使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战略转变,实现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
关键词:
低端制造业 资源约束 价值链攀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天赐
在目前的高职学生就业市场中,一方面有的高职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有的企业无法招聘到所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输出的高职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专业结构性矛盾。就目前来看,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自主办学、学生专业选择行为与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实现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市场利用效率提升,还需在以上几方面加以调整实现路径突破。
关键词:
高职 学生就业 专业结构性矛盾 自主办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兵 许亚东
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当前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的主要问题在于强制推行社会需求,忽视农民个体需求,未能实现农民的教育主体地位,造成教育社会总目标和个体目标之间的矛盾,教学不能适应农民素质需求,各类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等。需要决定供给,欲满足当前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应以群众路线为原则,吸引农民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以农民需求为核心建立起多元化的农民职业教育改革路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勇 王文娟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判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脉络进行梳理,厘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及内在逻辑,在当下显得尤为必要。现阶段我国人民的需要整体上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层级交叉共存的态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成为阻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剖析和解读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生成轨迹,以及"美好生活需要"内涵的演变来揭示主要矛盾的转化逻辑,并针对矛盾的化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 主要矛盾 矛盾转化 化解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俊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再次针对"三农"问题做出了新的指引与解读,希望在未来几年继续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最大限度提升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深刻认识到中国乡村经济治理的主要矛盾,针对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经济体制、经济治理模式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便在多个视角、多个层面上寻找乡村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乡村经济治理 主要矛盾 创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