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3)
- 2023(14788)
- 2022(12253)
- 2021(11380)
- 2020(9406)
- 2019(21566)
- 2018(21607)
- 2017(41146)
- 2016(22741)
- 2015(25648)
- 2014(25843)
- 2013(25302)
- 2012(23200)
- 2011(20678)
- 2010(20501)
- 2009(18485)
- 2008(17836)
- 2007(15629)
- 2006(13837)
- 2005(11784)
- 学科
- 济(92321)
- 经济(92232)
- 管理(61526)
- 业(56732)
- 企(45169)
- 企业(45169)
- 方法(37532)
- 数学(32250)
- 数学方法(31904)
- 农(27887)
- 地方(27137)
- 中国(26162)
- 业经(21888)
- 学(20209)
- 财(19763)
- 农业(18960)
- 制(15251)
- 环境(15053)
- 理论(15001)
- 和(14913)
- 贸(13909)
- 贸易(13898)
- 技术(13584)
- 地方经济(13568)
- 易(13347)
- 教育(12728)
- 发(12447)
- 银(12234)
- 融(12227)
- 金融(12224)
- 机构
- 大学(310902)
- 学院(310611)
- 管理(123046)
- 济(117280)
- 经济(114414)
- 理学(106291)
- 研究(105225)
- 理学院(105023)
- 管理学(103117)
- 管理学院(102571)
- 中国(76961)
- 科学(67774)
- 京(67512)
- 所(52317)
- 财(51919)
- 农(51788)
- 江(49555)
- 中心(48457)
- 业大(48141)
- 研究所(47995)
- 范(44750)
- 师范(44336)
- 北京(41997)
- 财经(41569)
- 农业(40242)
- 院(39143)
- 州(38561)
- 经(37710)
- 师范大学(35909)
- 技术(34092)
- 基金
- 项目(219663)
- 科学(172169)
- 研究(162944)
- 基金(156236)
- 家(135762)
- 国家(134592)
- 科学基金(115608)
- 社会(100592)
- 社会科(94989)
- 社会科学(94961)
- 省(88633)
- 基金项目(84309)
- 自然(75096)
- 教育(74392)
- 划(73243)
- 自然科(73231)
- 自然科学(73215)
- 自然科学基金(71840)
- 编号(68411)
- 资助(62451)
- 成果(54956)
- 重点(49373)
- 发(48127)
- 课题(47351)
- 部(47204)
- 创(45190)
- 创新(42145)
- 科研(41532)
- 项目编号(40746)
- 国家社会(40272)
- 期刊
- 济(132211)
- 经济(132211)
- 研究(90055)
- 中国(63683)
- 学报(49588)
- 农(47604)
- 科学(45872)
- 管理(43529)
- 教育(41031)
- 财(37763)
- 大学(37342)
- 学学(34487)
- 农业(33182)
- 技术(28450)
- 融(24771)
- 金融(24771)
- 业经(23180)
- 图书(20554)
- 经济研究(19333)
- 财经(18874)
- 问题(17700)
- 资源(17122)
- 业(16694)
- 经(16008)
- 科技(15644)
- 理论(14844)
- 版(14634)
- 现代(14414)
- 技术经济(14295)
- 书馆(14064)
共检索到456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琼 欧名豪 盛业旭 郭杰
在界定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地区生产总值、总人口、建设用地容量、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4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求和最大化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方案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从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看,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增量占比最大,苏中地区建设用地的需求满足度最高,苏北地区建设用地增量占比最小且需求满足度较低。据此得出以下政策建议:苏南地区应在现有建设用地容量空间内仍然允许其总量适度增长,获得较多的建设用地增量以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苏中地区应给予一定量的建设用地总量增长,并积极挖掘现有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苏北地区获得的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殷少美 金晓斌 周寅康 赵姚阳 李纪军
为从理论上科学合理地配置各子区域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以江苏省为例,初步选取了影响区域新增建设用地合理配置的13项指标,为避免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指标综合归并为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城镇发展3个综合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AHP-GEM模型对江苏省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了理论上的配置,结果表明: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值可以分为4个层次:①苏州、无锡和南京,理论上所应分配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占全省总量的比例均大于10%,其中,苏州最多,为18.80%,无锡、南京次之,分别为16.78%和11.20%;②南通和常州,分别为7.93%和7.81%,其比例在7.5%至8%之间;③扬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本文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到指导耕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工作中 ,探索了一种较为简单、可行的计量方法 ,对江苏省三大地区 (苏南、苏中和苏北 )的耕地总量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的耕地总量区域差异 ,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关键词:
耕地总量 比较优势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开宏 陈江龙 陈雯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理论推导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苏南地区在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苏北地区在农地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江苏省目前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分配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将是江苏省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土地资源配置 耕地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湘 姜海 曲福田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土地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等方面出发,构建了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对江苏全省及65个县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指出其区域差异和变化趋势,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从粗放扩张向集约利用转变;②江苏省虽然整体处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前列,但与上海等省(市)相比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③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距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区内,不同县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距也十分明显。文章指出,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用地特征,设计区别性的...
关键词:
区域 土地集约利用 综合评价 统计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陆静丹 赵永乐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文章以江苏省南京市地税系统为例,针对其是否存在人员总量配置矛盾,从人力资源总量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总量供给及总量需求的比较,确定矛盾的真实存在,进而找出产生矛盾的原因。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总量配置 总量供给 总量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逸 陈志刚 周艳 黄贤金
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是中国目前乃至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文章以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为例,采用DEA模型计算了2005和2014年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总体略有下降,尤其是苏中和苏北地区平均分别下降了21.8%和14.7%。进一步对比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发现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过快而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却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明显不协调,苏中苏北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但是由于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中对苏南地区的严重倾斜,苏南地区在维持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过度集中的开发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投入产出效率 优化配置 江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逸 陈志刚 周艳 黄贤金
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是中国目前乃至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文章以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为例,采用DEA模型计算了2005和2014年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总体略有下降,尤其是苏中和苏北地区平均分别下降了21.8%和14.7%。进一步对比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发现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过快而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却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明显不协调,苏中苏北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但是由于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中对苏南地区的严重倾斜,苏南地区在维持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过度集中的开发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建设用地效率提高与区域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平衡,是中国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投入产出效率 优化配置 江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名豪 李武艳 刘向南 谌明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多维概念 ,而目前城市化水平常用的单一评价指标只能从某个方面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化的丰富内涵。以江苏省 1 3个地级市为例 ,通过经济、空间、人口以及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体现城市化内涵的四个方面构造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 1 3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大致分为 5个层次 ,南京、无锡和苏州城市化水平最高 ,常州和镇江居第二层次 ,扬州、南通和泰州属第三层次 ,徐州、盐城和连云港列第四层次 ,淮安和宿迁最低 ,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 ,从南向北...
关键词:
城市化 测度 模糊隶属度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常骞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都在7000亩以上,而国家每年安排该市的农用地转用计划仅1580亩,用地缺口明显。与此同时,不少乡镇仍沿袭着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闲置土地27宗、面积1091亩。对低效闲置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切实提高用地效率,是破解发展用地瓶颈制约的重要途径。低效闲置用地再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近几年,泰兴市在低效闲置土地再开发方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常骞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都在7000亩以上,而国家每年安排该市的农用地转用计划仅1580亩,用地缺口明显。与此同时,不少乡镇仍沿袭着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闲置土地27宗、面积1091亩。对低效闲置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切实提高用地效率,是破解发展用地瓶颈制约的重要途径。低效闲置用地再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近几年,泰兴市在低效闲置土地再开发方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霖 郭杰 殷爽 欧名豪
根据区域建设用地的极限供需状况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有利于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实现和建设用地的精细化管理。以扬州市为实证区域,构建基于资源环境容量约束的建设用地极限供给与经济发展驱动的建设用地极限需求的测度模型,以期为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扬州市建设用地极限供给总规模为162 686.44 hm2,未来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2)扬州市建设用地极限需求规模为158 164.63 hm2,南部地区高于北方;(3)扬州市建设用地极限需求不会突破资源环境容量约束的极限供给上限,其中仪征市和高邮市的极限需求规模超出极限供给规模,市区、江都区和宝应县极限需求规模小于极限供给规模;(4)仪征市与高邮市应根据极限供给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对土地要素的过度依赖;市区和江都区可构建区域的协同一体化发展战略,适当扩张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区域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宝应县应注重耕地保护,予以适度的建设用地指标倾斜,促进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
关键词:
建设用地 供需分析 区域分异 扬州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海 曲福田
研究目的:探寻适合中国土地管理实际需求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将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概念以及三种可能适用于需求预测的土地经济理论数学化、模型化,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建设用地需求与管理压力进一步增大,但适当的土地政策可以避免3-5万hm2的过度性土地损失。研究结论:加快先进分析方法与工具的创新与应用,提升中国土地资源规划管理的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一凡 马骏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技术进步、资源配置等从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测度各因素对江苏省区域要素生产率(TFP)差异的影响大小。本文认为技术水平是造成江苏省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要素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差异的加大,苏北地区要素配置效应拥有最大的进步空间,苏中地区最低,苏南地区的资源配置效应低于苏北,但其对苏南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却远高于苏北,这也是导致苏南苏北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TFP 转换份额 产业生产率 要素重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光宏 崔许锋
文章采用熵权法、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均衡发展模型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耦合度、发展度、耦合发展度、空间均衡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状况同时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关系问题存在尺度敏感性,二者在省域尺度的均衡不代表内部空间的均衡。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研究显示,不同城市均衡性发展阶段、滞后类型不同,因此,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城市和不同发展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非均衡性 耦合发展模型 空间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